• 13

一年的回顧,我還是對Olympus有信心~

我是外行人,以下是不才小弟的觀察與看法:

論望遠,大片幅系統把畫面裁切後同樣能得到如4/3系統X2的視角,其實4/3也沒有甚麼優勢

論廣角,相對於大片幅系統,4/3系統得用更短焦距的鏡頭來達成,這點非常不利,因為焦距非常短的情況下,要修正光學性能更加麻煩且成本,甚至得動用數位修正才行。所以4/3超廣角鏡頭貴上許多

論體積,以入門機身來說,現在APSC系統的入門DSLR/DSLT也都很輕巧。以高階機身來說,各家都很大又重,E5也小/輕不到哪裡。論高階鏡頭鏡頭,各家都一樣,一定又大又重又貴。4/3系統只有一般鏡頭的才能算是小巧了一點。單眼,差別只是大,跟很大的差別。

論淺景深,不用比了。但為了補償這劣勢,鏡頭光圈得做更大>>更貴、更重。

論對焦性能,還落後其他家一些

論高感光雜訊表現,目前也是落後其他家一些。

論耐候性,Olympus DSLR倒是不錯

論鏡頭素質,Olympus鏡頭表現較一致,相對來說比較不會有很爛的鏡頭。但這也表現在整體價格上

論鏡頭群,4/3幾乎沒有副廠鏡可用
weione wrote:
12800或以上的ISO值不是大部分專業攝影師(夜拍的狗仔周刊攝影師除外)需要的ISO值~,...(恕刪)


我不是"專業攝影師"因此我很需要....
E-510我只能接受到ISO200所以我把它賣了....
怨啊....

weione wrote:
哈,看了一年的筆戰,...(恕刪)


我相信這個是褸主的個人喜好取捨吧, 不過有部份真係太同意

1. 淺景深 - 的確可以, 但亦會對畫質有負面影响, 效能亦會減底同時, 電力消耗亦會曾加, 如果是於 E5 使用還好, 不過若然於 evil 機上就有更多問題.

2. ISO值 - E5 ISO 的確進步了, 但這是正常的, 不境與 E3 相差有 3 年之久, 但與 epl1 只是相若, 而且跟 60D, K5 亦有明顯一段距離, 褸主可以去 dpreivew 看一看, 不過 43 本身就不是玩高 ISO 的機器, 即使比不上對手, 我覺亦可以接受.

3. 對焦點 - 這點好睇用家須要, 一般攝影的確無須太多 AF POINT, 不過當用大光圈及拍攝高速移動目標下更多對焦點亦是有必要.

4. 更多藝術濾鏡 - 如果 O 家太過著力這一環我覺很危險, 因為其他品牌要加上 art filter 並不是難事, 而且線上 art filter 有點不實際.

5. 更多防水的機身與鏡頭 - 那麼 O 記除 E 5 外要推出更多防水機身, 特別是 pen 機.

6. 鏡頭的發色跟銳利度一直做的很好~沒有什麼好建議的,除了多點定焦鏡外 - 這點的確係 O 家之寶劍, 不過未來 2-3 年 O 家主力還會放在 EVIL 機上, 但 mzd 質數比起 zd 鏡頭還差不少.
yzubeggar wrote:
論望遠,大片幅系統把畫面裁切後同樣能得到如4/3系統X2的視角,其實4/3也沒有甚麼優勢


我也是外行人,這樣說算對嗎??

那我用全片幅 18mm 廣角拍攝,裁切成4/3 50mm端的畫面在放大.... 這樣會勝過4/3的畫面嗎??

請指點
Leica/Fujifilm/Pentax/Ricoh/Sony/Contax/Rollei

yzubeggar wrote:
我是外行人,以下是不...(恕刪)


這麼說似乎又欠缺客觀..
論耐候性,Olympus DSLR倒是不錯
-->Olympus 在戶外耐候性這一方面的表現一向搶眼

論鏡頭素質,Olympus鏡頭表現較一致,相對來說比較不會有很爛的鏡頭。但這也表現在整體價格上
-->在鏡頭素質方面, O家的光學能力在日系鏡之中算是數一數二的, 相較於DSLR的主流,C.N家的光學能力只能算普通. 不過也因為O家光學實力強勁.上乘的鏡頭素質也相對的反映在鏡頭的售價之上..


論鏡頭群,4/3幾乎沒有副廠鏡可用
-->因為市占率低, 確實可用之副廠鏡頭有限

另外筆者沒談論到色彩的演繹能力...O家在這方面的表現相當獨到...
在jpg直出下的色彩討喜..是對於懶得後製的人是一大福音..

而O家的缺點方面個人覺得為:
1. 沒有一套有效的市場行銷策略(這點C,S家都做得很成功)
2. 著重於光學能力及發色, 但對於其他硬體的升級如牛步...(當其他家入門機的46萬畫素LCD已為普市規格的情況下, O家卻依舊停留在23萬畫素).

O家並沒有如此不堪, 端看自己的需求...我相信會留在O家的人不外乎
1. 迷人的發色...
2. 超音波除塵
3. 機身防震
4. 可靠的機身及鏡頭穩定度.


再來大概就沒了吧...要論規格及周邊支援度, O家不知道要退到哪裡去了..
青菜蘿蔔各擇其所好..視規格為王道的玩家一定也視O家相機為敝屣

只能說如果O家再這麼不注重市場需求...也許有一天就這麼消失了..


註: 因為個人接觸攝影也才不過5.6年, 還是很嫩的新手,所以對於各家的鏡頭素質瞭解也有限.
以下是一位鏡頭及影像鑑測的專家說的, 請參考下列路徑: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52804295


wesleychen520 wrote:
這麼說似乎又欠缺客觀..
論耐候性,Olympus DSLR倒是不錯
-->Olympus 在戶外耐候性這一方面的表現一向搶眼

論鏡頭素質,Olympus鏡頭表現較一致,相對來說比較不會有很爛的鏡頭。但這也表現在整體價格上
-->在鏡頭素質方面, O家的光學能力在日系鏡之中算是數一數二的, 相較於DSLR的主流,C.N家的光學能力只能算普通. 不過也因為O家光學實力強勁.上乘的鏡頭素質也相對的反映在鏡頭的售價之上..


論鏡頭群,4/3幾乎沒有副廠鏡可用
-->因為市占率低, 確實可用之副廠鏡頭有限

另外筆者沒談論到色彩的演繹能力...O家在這方面的表現相當獨到...
在jpg直出下的色彩討喜..是對於懶得後製的人是一大福音..

而O家的缺點方面個人覺得為:
1. 沒有一套有效的市場行銷策略(這點C,S家都做得很成功)
2. 著重於光學能力及發色, 但對於其他硬體的升級如牛步...(當其他家入門機的46萬畫素LCD已為普市規格的情況下, O家卻依舊停留在23萬畫素).

O家並沒有如此不堪, 端看自己的需求...我相信會留在O家的人不外乎
1. 迷人的發色...
2. 超音波除塵
3. 機身防震
4. 可靠的機身及鏡頭穩定度.


再來大概就沒了吧...要論規格及周邊支援度, O家不知道要退到哪裡去了..
青菜蘿蔔各擇其所好..視規格為王道的玩家一定也視O家相機為敝屣

只能說如果O家再這麼不注重市場需求...也許有一天就這麼消失了..


註: 因為個人接觸攝影也才不過5.6年, 還是很嫩的新手,所以對於各家的鏡頭素質瞭解也有限.
以下是一位鏡頭及影像鑑測的專家說的, 請參考下列路徑: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52804295


我不是專家我只是會按快門看了你的文章感覺
O家器材被你講的好像很專業的人士才會懂得它的好才會使用

奇怪很多世界級攝影大師怎不用O家器材??

報社媒體怎麼清一色N家跟C家??
ISO1600畫質領先群雄? 打敗所有廠?

看DPreview的測試, K5, D7000, 7D, E5

E5在ISO800和ISO1600是很乾淨但細節都不見了

最明顯就是女王頭的頭髮和王冠上的珠粒

當然樓主對畫質的定義可能和我不同

DPreview測試

K5 ISO800


E5 ISO800


K5 ISO1600


E5 ISO1600


樓主說討論景深, ISO和對焦點"這些討論對真正攝影這件事情來說根本是可笑到極點了"

但似乎又割捨不下啊

當然當然...大家都希望自己支持的相機廠牌能夠越來越強咩....有建議也是好的

至於有網友回應操控感...我想任何相機只要用久了, 自然會操作的很順

突然接觸別牌的相機任誰都會綁手綁腳吧?

當然發色和藝術濾鏡這是O家無可替代的特點, 是許多人愛不釋手的原因囉!
老實說類似樓主這種文章,

我4.5年前在其他攝影網站就常看到O友發這種文了.

只是沒想到4.5年後....
m4/3其實算是很成功的,從日本的版圖來看
m4/3陣營已經有15%的市場
加上SONY NEX有將近23%的市場
是有本錢威脅到Nikon/Canon的

但是4/3這個系統應該已經很難繼續玩下去
唯一的可能是Olympus傳統的DSLR E30等級的還可以出個一兩台
遲早都會和m4/3合流....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