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ZD 75-300mm & M.ZD 40-150mm 發表!!


alphones wrote:
O真的死也不肯出定焦大光圈鏡,從4/3到M43都如此......看


有啊,Olympus ZD定焦三神獸:50 F2、150 F2、300 F2.8.....(默)

別提了,M4/3上市我就在肖想14mm跟12mm,碗都敲爛了…

Victor0907 wrote:
我倒覺得Olympus先出長焦鏡,從商業考量上其實並不笨啊!75-300mm這支拿來拍生態影片,應該會是不錯的選擇,即使要上腳架,帶支負重800g以內的輕型腳架也就夠了。


其實這又回到一個尷尬的問題:M4/3目前到底是以那一個客群為攻略重點?是講究輕便的生活隨拍或街拍的族群,還是徹底展現4/3片幅的優勢,鎖定生態及微距的族群?

出這鏡頭是不笨,對M4/3是有利,只是不知道Olympus有沒有發現,拿4/3已經有的焦段,搶的不是別家的市場,就是你4/3的市場,M4/3跟4/3如今不是互補,反而變成互相在拉扯。

Pana是沒差啦,反正單眼原本也賣沒幾台…愛怎麼出就怎麼出,把原先4/3上來不及出的夭折設計拿來M4/3復活都無所謂,但Olympus跟著Pana的屁股走這招我就真的是想不通了…
alphones wrote:
但Olympus跟著Pana的屁股走這招我就真的是想不通了...(恕刪)


Olympus並不是都跟著Panasonic走啊!餅乾鏡就是O的17mm先出,P看見反應不錯20mm馬上跟進,結果後發者反而佔有優勢。

如果O和P間繼續維持著這種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從17mm、9-18mm到14-150mm的例子,我怎麼看都是誰先出誰吃虧,我要是O我也不願先出。兩家要劃分市場不是不行,但誰要出熱門鏡,誰要出冷門鏡?又是一個不容易擺平的問題。

市場本來就是不停在變,M43鎖定的族群,在 Sony的NEX出來前和出來後會有不同考量,我覺得是很合理的事。至於43和M43的區隔,重點應該還在於Olympus能不能在技術面上拉開兩者的差距,否則單純只從市場面下手,O不做的P也會做。
Victor0907 wrote:
Olympus並不是...
否則單純只從市場面下手,O不做的P也會做。(恕刪)


O/P家現有的變焦段,P家在去年初就規劃發佈了
就怕O家眼裡只有市場,而且還是M43這個小市場
所以P要出甚麼,就也要有相同...怕整碗被P家捧去
吃了M43的甜頭,殊不知最強的敵人再後頭,最大還沒出...
如果O家積極將銀環M43化
來個14-35/F2.8 35-100/F4...
不只P家作不出來,還會挽留不少人在M43
大隻佬 wrote:
不只P家作不出來,還會挽留不少人在M43...(恕刪)


這樣講也未免太小看Panasonic的光學實力了吧!他們能做7-14mm F4,為何另兩管就不行?何況,Panasonic後面還有一個Leica。
比較期待 14/F2這種啦....70-300? 追焦再怎麼強 要跟小黑小白比嗎
M43就是要發揮自己的強項丫 我自己手上的14-150就已經很夠遠了....
M43在長焦鏡頭的體積優勢我是不否認啦
只是對一般普羅大眾來說
長焦鏡頭出勤的機率究竟有多高
看看自己防潮箱裡的鏡頭就知道
會有多少人因為這兩管捨NEX就M43我是不知道
但是目前看起來倒是不少人因為20mm F1.7而選擇GF1
大光圈定焦是O迷長久以來的心聲(痛)
為何唯獨O家聽不見
選擇繼續走自己的路
我真的很好奇...
引用媒體發布消息的內容

"Olympus新鏡擁有快速對焦,搭載High-speed Imager AF (MSC),快速且安靜無聲的對焦方式,以利動態影片拍攝。"

這應該才是這管鏡的主要賣點吧!
強敵環伺之下,O家和P家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在那邊磨呢?(P家我認為在m4/3這一塊還比O家有誠意)
要是互相忌憚對方出什麼鏡,那聯盟我看不出有什麼意義。

現在的NEX和A33,擺明就是要來打入門單眼跟M 4/3

另外,這還不包括其他家的EVIL系統還沒出...............

M4/3的配件價格(尤其是轉接環)、鏡頭價格相對的就是一個貴。
鏡頭規格(比如大光圈定焦)也不如入門單眼有多樣選擇。

那只剩體積方便攜帶了...........

我支持O家,買了E-P1,不過要給消費者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吧!

不要很多東西留一手、慢一步。真的,我們支持者就只能嘆嗎
spplkk2003 wrote:
P家我認為在m4/3這一塊還比O家有誠意...(恕刪)


O家4/3幾乎停擺(100mm給我生出來!),連現在力推的M4/3都被認為誠意沒P足

所以OLYMPUS還剩些啥?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