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就是出膠殼 就能便宜點
搞不好叫EMju(μ)-1
只是快門速度 還能多慢
連拍還能多慢
螢幕還能多慢
比較難想像
頂多就is拿掉吧 體積就能更小了

不過 m43的危機並不是縮小化到多小
而是如何維持畫質與體積的均衡比例
當畫質標準上升
特別是aps-c的入門機基本性能大幅提升(並且縮小化)
m43如果還停在之前的比例 競爭力必定不太充足

目前Pentax K-x 及待發SAMSUNG NX-10的機身性能
已經向中階機靠攏
光是用體積細小 吸引力有限
(APS-C無反光鏡版的機身也可以拼到很緊緻
,且APS-C入門機的價錢也再探底)
特別是看過流出圖 Samsung的機身 鏡頭並不比Ep1 大多少
機身重量因塑料關係 還比較輕
標配鏡頭與餅乾鏡也不大 真得是m43系統的一大勁敵

Anskar wrote:
轉自 unwire....(恕刪)
訪談中提到:
據我們專業的工程師指出,現時 EP-1 還有再細小的空間,明年的 m4/3 機身發展可以更加小巧,其他重點如:機身的 LCD 像素及對焦等等會有更進一步提升。
這就是民怨的地方,
既然是如此,就該改良好後用在E-P2上(因為小川先生也說原本E-P2是明年春季上市)
而非短視近利想再撈一筆(雖然小弟還是被撈中

便宜的機身是玩不過松下的,GF1在新機蜜月期時就已降到單機身1萬4,套組兩萬初)
電子技術是松下的強項,所以才能夠性能及價格優於O家
O家深受前輩們喜歡的,是對影像品質堅持的心(雖然小弟這個菜鳥感受不太到)
除非像松下這樣放棄4/3,傾力發展M4/3,再來分等級
(可是也從沒看松下分說誰是高階誰是入門,消費者自己會去分吧,
不然就會有E-P1是中階機這種玩笑話,更會好奇那入門機是多麼陽春

不過看O家最近動作,一面倒向M43,該不會暗地裡也有棄保效應
小弟是覺得資源有限,兩邊都要顧到....難
更何況還有4/3以外的競爭者,而且競爭力都不遜於松下
文章中說M-APS不是在同一條線的競爭對手...會不會太樂觀

否則4/3也不會有現在的窘境
個人是感覺發展不出3CCD,4/3會成為極小眾
這也不是搭載富士CCD就能挽回的頹勢
一家公司要有堅持的信念,自然會有更多死忠的擁護者
產品要符合消費者期望及需求,名聲自然就好了起來
可能是小弟太菜,認識O家不夠深,
這些日子實在感受不到O家對攝影的堅持
或許是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所以未來的發展如何不重要,一台機子買來也不是要擔心未來好不好賣
3CCD搞不出來,我們再來換7D或是等5D3阿,M43不長進,那我們就用GXR阿
沒有包袱心就可以看的更廣,雖然現在手上4/3鏡頭就有七顆,加上兩顆老鏡跟兩顆M4/3就是7-11

不過這不會是我不跳其他家的原因,
"用O機一樣可以拍出好照片"這套理論也不能說服我
雖然小弟賺錢是龜速,但還是喜歡追求及享用最新科技
真正讓我留在O家的:
是一群在O家認識的好攝團,還有低調到不行的老師
雖然外拍時,小弟都不是挺認真的

最可惜的是沒跟到這次瘋狂日月潭之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