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nelson wrote:所以leica 25...(恕刪) 我覺得垂直入光應該是說比full frame較為垂直把, 應該不是90度射入MOS.4/3感光元件尺寸是: 17.3x13mm, 所以對角就是 21.64mm如果是90度垂直入光, 那所有鏡頭的後鏡片直徑至少與感光元件的對角長度(21.64mm)相等.但是問題是, standard grade鏡頭(e.g. 14-42mm, 40-150mm)的後鏡片的直徑沒有這麼大.所以4/3系統的鏡頭不一定全是90度垂直入光吧~
wcnnick wrote:我覺得垂直入光應該是...(恕刪) 本來就不可能完全垂直因為"成像"的原理是由A出發的光線, 通過B, 在C重新匯集所以有無限條路可以讓光匯集在C這樣就不可能每條光路都是垂直的, 能做到的只是讓光更接近垂直而已
說到底,我還是很希望Olympus出一棵平價的大光圈定焦鏡啊(萬元以下)...L牌25mm/F1.4實在不是每個人都買的下啊每次用手上那個50mm老鏡慢慢手動對焦,實在是很累...而且室內實在是空間有限,都快退到隔壁桌去了
再有消息: http://43rumors.com/ft-4-two-other-olympus-prime-lenses/確定了焦距:1) 100mm macro2) 14mm (f2.0?)3) 25mm(f2.0?)4) 35mm(f2.0)不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光圈
wcnnick wrote:再有消息: http...3) 25mm(f2.0?)....(恕刪) 等效50mm的大光圈oly實在不應該缺席.話說一有25/2.8,但那是輕便考量的鏡頭,且以50mm等效來說2.8並不算大.二來Pana也出了25/1.4,畢竟價格也非一般人能接受.25/2真的要能出現...只能說快一點吧!!135數位機的等效50mm大光圈代價都不小啊!?(除了N家)
leodevico wrote:135數位機的等效50mm大光圈代價都不小啊!?(除了N家)...(恕刪) N的代價才高吧通常買50/1.4都會推薦Sigma的, 而不會推薦Nikon 50/1.4GSigma畫質更好, 價格還比較便宜
meridian wrote:N的代價才高吧通...(恕刪) 痾...在下說的是"135等效焦距等於50mm"...當然N的135等效焦長為50mm的組合除了D700+N原廠50/1.4或Sigma50/1.4外還有APSC系列的機種搭配35/1.8不是比其他廠較便宜的選擇嗎?而4/3這邊除了Pana25/1.4不說...連sigma24/1.8也較N35/1.8價高吧?所以在下才會說"135數位機的等效50mm大光圈代價都不小啊!?(除了N家)"....以上有錯請指正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