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 wrote:原圖裁切加上紅色線, 指出本該是白色但卻被AI 算成灰色的區塊 這個現象我的解讀是HALO,也就是在銳利度上加料所產生的結果(PS裡面USM開很強就會這樣),正常來說應該是A73的那個那個HALO在跟焦師用的監視器上面叫做PEAK(現在無反相機的PEAK很難用,這種PEAK才好用),只要那個HALO很明顯就是準焦,這也是以前ENG黑白EVF使用的手法
andrea5 wrote:不會以後每張都要處理時間 因為沒有OM-1, 還借您的圖嘗試一下修圖後的結果會是如何看起來花點時間修RAW 還是能榨多出比起JPEG更多的細節沒處理的機身直出直接裁切1200X800拿噪點照片來處理後, 裁切1200X800
Wahaha214 wrote:這個現象我的解讀是HALO...(恕刪) 這些銳化後的HALO在現代的手機影像很常見沒錯OM-1大概也是看手機市占率越來越高,直接把相同作法導入TruePic X影像處理器來處理的確也可以看到大多數效果都很棒,至少相比過去舊時代相機的JPEG而言是大幅改善噪點但老實說還是沒突破M43片幅天限,拿FF來比純淨度其實沒意義, 容易看出後製的弊端下一代FF我想如果導入相同的概念,那JPEG直接ISO10萬也能有相同純淨度吧
DENOISE測試結果,軟體全都用預設值沒調整銳利度亮度和彩度雜訊最高的是原圖某家的AI DENOISE完全誤判,必須用AI CLEAR才行,但是出來的效果是最好的因為原始圖的雜訊太高處理過後背景會有不自然色塊,感光元件面積的物理限制一覽無遺,CELL越大越好是不變的道理,不過25600的ISO雜訊是這樣也很厲害了
MUS wrote:因為沒有OM-1, (恕刪) Wahaha214 wrote:DENOISE測試結(恕刪) 其實某家的Denoise AI用力除效果也還行,在過去很難想像M4/3的高ISO這麼堪用。當然ISO25600要做到降躁沒不自然色塊還有不少改進演算法的空間,如果不在意像素減少,縮圖後再來處理一定更理想。附上PSD檔切磋切磋(使用LR轉檔後結合Nik Dfine2和Denoise AI降躁)感謝andrea5大提供RAW讓大家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