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翻譯
----------------------------
奧林匹斯警告說,可能份額退市
東京證券交易所(TSE)奧林巴斯股“監督下”,並警告說,他們可能被摘牌。
此舉來到奧林巴斯表示,將不能夠滿足 11月14日最後期限之前提交其季度盈利報告。
本週早些時候,奧林巴斯高管承認隱藏了幾十年的投資損失。
相機製造商的股票10月14日以來已經失去了其價值幾乎三分之二。
“如果公司沒有法定的截止日期(到12月14日,2011年)後一個月內提交的季度報告,該公司的股票被摘牌,“交易所在一份聲明中說。
與此同時,東京警視廳推出到奧林巴斯的調查可能違反金融法律,據“讀賣新聞”和日本經濟報紙。
英國廣播公司(BBC)接觸時,奧林巴斯不會評論報告。
上週四,其股份交易時的市場,因為一個大量賣單打開。股市一天下跌484日元,下降了17%的漲停。
可疑支付
醜聞上了報紙頭條上個月,當奧林匹斯山,前行政長官邁克爾伍德福德,據稱,該公司已不佔大額支付相關的兼併和收購的財務顧問。
繼續閱讀主要的故事
“
開始報價
奧林巴斯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徹底的清理的“
貝利吉福德
奧林巴斯傳奇的後果
他說,他被解僱時,他質疑這些款項。
奧林巴斯首先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並要求外部的小組,以調查。
然而,週二,奧林巴斯驚呆了金融市場,通過公開承認曾使用這些款項的錢蓋了幾十年的重大投資損失。
奧林巴斯把其高級管理人員的責任,包括前總裁菊川剛。
此後,奧林巴斯股價大幅下跌,週三跌20%和30%的前一天。
董事會改組
上週四早些時候,注意力又回到了伍德福德先生在奧林巴斯的外國股東問他復職。
奧林巴斯股份持有4%,英國基金經理貝利吉福德說:“奧林巴斯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徹底的清理,我們相信邁克爾伍德福德是這項工作的最好的人”。
“我們期望與這一不法行為被解僱的所有董事或僱員,有他們公司斷絕了關係,說:”公司的伊萊恩莫里森。
奧林巴斯最大的外資股東,東南資產管理公司,也呼籲所有剩餘的董事和公司的內部審計板掃出。
東南部擁有約 5%的公司。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bar0106 wrote:
基本上比較有可能的就是把消費相機部門分割賣掉..
像Simens把消費通訊部門賣掉一樣...
不過這無論如何, 都是個大洞, 不止是現在, 也可能會繼續挖深...
看看Benq現在的狀況不就知道了?
當然就外在條件來看, 最有意願且拿得出銀彈廠商, 就是Samsung莫屬了...
除非日本人願意做出"流血也要把高技術產業留下來"的決心..
否則Olympus倒了就罷, 沒倒又有人接手, 對象八成非三星不可....
我是比較悲觀些,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這就是現實面啊..

雖然台灣民族性對韓國很感冒
但礙於嚴苛的現實環境考量..一些業者不得不向韓國低頭
就像大台北公車業者 為了成本考量只好選定韓國大宇以及對岸的車輛
偏偏韓系產品在大洋洲地區又賣得嚇嚇叫
這該怎麼說呢XDD
一些企業家不惜付出一切想要壟斷消費者的市場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地方
其實韓國也不是沒有跟日本合作過
除了三星跟PENTAX有關連性外
現代汽車也跟日本三菱合作生產車輛
只是事業做大了之後..
企業家就好像恩將仇報般 又回去打壓自己原來的師傅..
這就是生意人的道德..
featheringer wrote:
但是現在說的是相機耶...台灣有自己本土而且規模可以跟三星相提並論的品牌嗎?
根本自己就沒有的東西,還能夠這樣看扁已經玩得有聲有色的別人,憑什麼啊喂...
所以應該要怎麼做呢? 如果有人發願成立一家台灣自主研發和自有品牌的相機公司,你會願意出多少力? 台灣人要不就瞧不起別人,要不瞧不起自己,相對來講專心在 "瞧得起自己" 進而思考著 "如何讓自己有那個可以瞧得起的份量" 的人就少了一點,畢竟瞧不起別人很容易,瞧不起自己也沒有太難 (大概是因為有很會自我反省的fu?)。
好幾年前我曾經一時興起去華晶科和普立爾面試過,後來沒去 (我當時大概還搞不懂自己想要什麼),不過即使在打滾好幾年後的現在,諸多想法依然還在模糊的階段,就這點而言夾不死也挺令人佩服,他應該是那種不搞清楚就睡不著的。
featheringer wrote:
pana跟sony是光學起家的嗎?也不是啊,但現在他們沒本事在相機界站有一席之地嗎?
Pana 跟 L 有合作關係,索尼靠併購直接買fast pass免排隊入場,三星也要跟乃頭合作加快速度,不覺得誰有比較厲害,能夠無中生有馬上生出一堆技術 (除非是外星人技轉)。
不過數位化的時代漸漸出現了不一定要全靠光學決勝負的場合,例如 Pana 20mm f1.7靠著那作弊等級的數位修正成為CP值優良的好鏡一顆,O 記的濾鏡得到無恥濾鏡這明貶暗褒的稱號,索尼的環景攝影跟作弊等級的多框降躁 (耐人尋味的是這些是索尼DC上早就有的,我愛用到爛的功能不知為何近來才"上放"到單眼),相較之下O記當年的直射光理念,一下子好像蒼老許多,一堆做得太好的鏡頭,直到E5才算是能解放鏡頭實力。
featheringer wrote:
就算有幾近犯規的整個國家給他們靠,要是自己拿不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還不是白搭?
你講到重點了。韓國政府跟財團目標一致,台灣政府跟財團目標也一致,雖然都會採取幾近犯規的手段,但兩者的目標就很不一樣...這一點我就真的很佩服韓國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