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aro0130 wrote:
1. 裝上EM5測試,發覺對焦上的速度不夠快,很會迷焦。
鏡頭上有個用來決定最短對焦距離的旋鈕,
先判斷被攝物體的距離後,然後按快門時,這旋鈕的右邊有個紅色的標示,
會在對焦途中自動移動表示目前被攝物與照片的比例。
我看被攝物迷焦的時候,這紅色的標示就移過來移過去。
半按快門對焦時,看起來是先放大,再縮回尋找對焦點。
2. 關於1:1的這個比例。
旋鈕推過去後會自動彈回來到0.19-0.4m,但紅色標示會移動到1:1的位置。
但是這時只要自動對焦,紅色旋鈕又移動了,所以1:1只能用MF?
而且被攝物的距離要很近?那這樣如果一開始距離太遠只好自己看鏡頭一邊移動對焦了?
這按鈕不太好轉,我覺得設計的不太好。
3. 試拍的結果。
我拿了硬幣,EM5轉成拍微距的模式(小花),測試拍了幾張,
發覺很會手震,我沒有一張不會糊的。
五軸防手震感覺完全沒用,但我確定我有開。
是否微距鏡一定要上腳架或打閃光燈補光?
1. 那個紅色的浮標是用來顯示對焦的距離沒錯.
但是通常不會去看他, 因為真的對到微距範圍的時候,
不管是手晃還是蟲晃, 等效120mm是很晃的.
大多沒有時間再去管他.
通常這個調整鈕 我直接分成三種
0.19-0.4 = 幾乎睡著可以貼著拍的蟲 或者完全不會動的對像.
0.4-無限遠 = 難靠近, 很容易被嚇跑的蟲, 或拍人
0.19-無限遠 = 懶人模式 但對焦會慢很多.
2. 1:1是要用手動對焦沒錯.
前提也是 ( 幾乎睡著可以貼著拍的蟲 或者完全不會動的對像. )
3. 當光線充足 或者有額外補光的時候,加上不刻意去縮光圈的話,
手持拍攝還是要看個人手穩不穩, 準焦的機會還是很大.
主要應該還是焦段比較長的關係, 所以很容易晃動. 可能需要練習習慣.
不然如果在野外, 蟲其實也不容許你靠那麼近還等你架腳架...
稍有距離的狀況下還是用0.4-無限遠慢慢拍慢慢接近.
靠得夠近他還沒跑, 那就改切 0.19-0.4 還不跑才來試 1:1
( 但是野外常常風一吹草一晃. 就整個糊了. 耐心很重要 )
最後 是說, 0.19 - 0.4 這距離拍的微距
雖然大光圈 2.8 狀態下, 快門夠快比較不會晃,
但是這會造成東西只有一個地方清楚, 其他全部都散開.
( 比方說蝴蝶的頭清楚 但是身體翅膀全部散開 )
要物體整個清楚就必需要縮光圈來拍.
但縮光圈下去你的快門就會慢, 晃動就會明顯了.
此時除非手更穩, 或者現場光線更強. 加上沒風, 然後目標不動, 才能拍好.
所以有些前輩會說拍微距都要上腳架. 大多是這個原因吧.
下面是小弟用這顆鏡頭, 全部都是手持拍攝的.
給您參考一下. (小弟也是新手, E-P3用了2個月, 這顆鏡頭約1個月)
http://www.flickr.com/photos/akirahsu/sets/721576363169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