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d wrote:O家只要不夠亮,對比不夠強,AF就整個糊掉,C-AF更是試都不用試,就算是旗艦機也是一樣。對焦快要靠環境條件好?真是蠻丟人的... 這個我測試過了,沒這麼誇張,AF感應度調小,就算是半夜路燈照不到的全黑機車排氣管都能快速合上焦,而E-3就算AF感應度調小,對焦範圍應該還是比550D大,而且一樣是全部雙十字。E-3上這套對焦系統確實還沒有完全優化,但那也是跟其他的旗艦比,C-AF是很廢,但S-AF沒弱到這個程度。
祂和她的愛情 wrote:天啊?我還以為我一直是在跟O家用戶在對話? 我就是純的4/3用戶,但是說實在的,我也覺得不管是陷阱對焦、泛焦或靠機身C-AF,基本上就是應付的情況各自不同,這幾種技巧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互補,不是取代的。陷阱對焦說穿了就是種「守株待兔」的作法,比方說,當你真的想拍攝進球的那一瞬間守門員的動作,而且也只想拍這個動作,用陷阱對焦是比較保險,因為再強的C-AF也可能有出錯的時候,而且這種狀況,C-AF並不會比較好使。但是拍舞台或展場時,陷阱對焦是很困難的,因為所有的人都在移動,而且,萬一舞台上根本沒有適合的對焦參考點,怎麼設陷阱?找不到設陷阱的地方、又不用C-AF?那就只能直接泛焦拍,但歹勢,想凝結表演者動作,快門要快,但4/3的ISO拉高不好看,閃燈打不到,4/3的唯一選擇是光圈全開,長焦大光圈下,就算是4/3保證也是景深不足。所以結論就是,4/3在這種場景,真的是只能拍照當興趣,一個有強大C-AF的系統,跟沒有的系統,就差在這裡,可是偏偏這種場合,現場最多的專業攝影工作者,就是記者,也就是最有動機購買超高等級鏡頭的客戶,但為了這個原因,4/3系統等於失去誘因。所以才一直說4/3是機身跟不上鏡頭:4/3系統的設計原本就應該是鎖定這個客群,而銀環炮的體積重量跟畫質,對於三不五時得背好幾管在身上的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就壞在對焦系統還是不夠強大,問題是,沒有焦,你鏡頭畫質再好體積再小都沒用,沒拍到就是死。所以4/3一直只能賣給有興趣的人,很有興趣會買E-30加1260及50200,超級有興趣錢也不缺的,會買E-3加銀環,但就是要拿來工作的人很少會買,對記者來說,鏡頭很迷人但對焦不行,所以拍動態不行,對商攝來說,片幅小了一些,畫面不夠純淨,像素過低,結果拍靜態也還是不行。於是4/3變成了一個市場認同其理念、但無法苟同其實際產品,對於業餘來說非常強大,但對各種專業而言都存在著致命缺陷,一個買新貨超不划算,但二手非常超值的系統。所以,很難賣。
alphones wrote:所以,很難賣。 哇~分析得真是一針見血。希望Panasonic能解決對焦的問題,我還沒親手玩過,但看到影片展示P家的C-AF和觸控對焦好像很靈敏,P家的電子技術修圖又非常強,如果搞定小片福和對焦的問題,再把色彩管理那關打通,也許可以繼承M4/3的大統出去打天下了。現在看來P家早好幾步放棄4/3好像是先見之明...連O家自己都做到要死不活了。
alphones wrote:於是4/3變成了一個市場認同其理念、但無法苟同其實際產品,對於業餘來說非常強大,但對各種專業而言都存在著致命缺陷,一個買新貨超不划算,但二手非常超值的系統。所以,很難賣。 中肯!O迷眾多的世界初論壇,對E-5鼓掌叫好的比例大概是比較高的,然而一談到購買E5時,很多人還是表示「等降價再說」、「等二手機」~若大家都在等降價、等二手,那新機誰來買呢?恐怕只有熱情超過一定程度的人才會在第一時間購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