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好文分享】關於O家的『灰階』

donalone wrote:
又仔細讀了一遍這篇短...(恕刪)


呵呵,再想清楚點唷!
不知道有沒有看過一句話
拍黑的東西要-EV,拍白的東西要+EV.
你就知道正確的是啥了.
https://www.facebook.com/WUPhotographystudio/
今天心血來潮做了一下實驗,各位看看囉!

灰階:Normal。EV:0


灰階:Low Key。EV:0


灰階:Normal。EV:-1
www.flickr.com/photos/kaorss/
我覺得K大作的這篇測試幫助很大耶!!
K大也真是熱心! 讓我們不用看那些文字遊戲
直接看圖比較快啦
學習如何問一個"好問題"是身為現代人應該俱備的知識
bscmotor wrote:
我覺得K大作的這篇測...(恕刪)


謝謝。O家的"灰階"的確是很好用的功能,只要善用就更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www.flickr.com/photos/kaorss/
真的謝謝K大熱心的用圖比較,

這樣一看就非常明白high key跟low key的用法了

一直都使用Olympus系統的我,對於灰階的設定總是一知半解

看了網友的測試文,心裡還是覺得不踏實,測試還是得自己來做

趁著今晚無事,來測試一下灰階設置對直出jpg的影響

使用機身:E3 測試鏡頭:12-60

機身設定 ISO 800; M模式 ;快門1/13 ; 光圈 f8

1. 灰階設定:標準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2. 灰階設定:自動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3. 灰階設定:亮鍵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4. 灰階設定:暗鍵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光以圖片來看會發現相較於標準設置,灰階設定自動時很明顯的將暗部拉亮,同時亮部也有些微的增加,圖片的對比明顯降低

對照一下直方圖,我猜自動功能的設置應該是拉進高光跟低光的差距,使得動態範圍看起來增大

標準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自動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再來看標準與亮鍵的比較

標準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亮鍵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我們會發現圖片的暗部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但亮部很明顯的往右邊移動,亮鍵的目的應該是在於加強亮部



最後看標準跟暗鍵的比較

標準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暗鍵
寄件者 上傳投遞箱


我們會發現與標準比較,直方圖的暗部變大了! 亮部沒什麼改變,暗鍵的功用應該在於強調低光部份



有機會應該再到戶外測試亮暗鍵的使用變化!下集待續
http://www.wretch.cc/blog/newagefanlee
樓主的那篇文章好像之前版上也有人貼過,只是還是看不懂.....
感謝二位的測試,有圖有真相啊,簡單明瞭。謝謝。
感謝kaorss兄和風扇兄的實際測試
對瞭解Olympus相機裏的「灰階」這項設定很有幫助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olympuse520/page19.asp
其實參考dpreview這篇就很清楚了

簡單來說,假設以標準為基礎的話
亮鍵主要是將中間亮度的部分向上拉,讓整個畫面的亮度偏高
但跟+EV意義不同,亮鍵只是曲線的改變而已
暗鍵則相反,是將中間的部分向下拉,讓整個畫面較暗

在M模式下由於光圈快門鎖定,所以亮暗鍵只有在曲線上不同
但在其他模式下,亮鍵曝光略多,暗鍵則略少,讓整個畫面的亮度變化更明顯

自動則是相當於"高動態範圍模式"
不過動態範圍的提升有限就是了

我是挺喜歡這幾個功能的啦 :p
平常沒事就設在標準,
想讓整張照片亮度提高的話可以用亮鍵拉高中間亮度(拍人比較白晰?)
拍深色的東西時用暗鍵也比較不會測光出問題導致其他地方死白
對於反差比較大的地方則可利用自動模式保有暗部細節 (印象中曝光會略少以保有高光細節)
喜歡JPG直出的人應該很實用,不用再回家後製
kaorss wrote:
今天心血來潮做了一下實驗,各位看看囉!...(恕刪)


所以我就說樓主一開始引用的文章就,不是一篇正確的文章,使用方法跟時機都搞錯了(還好繞了一大圈還是底下有幾位網友的回覆正確)

借用樓主kaorss的實驗證明一下

從結果來看你們可以看到

因為灰階設定是類似曲線功能的調整,與曝光補償-EV拍出來是不同的結果

"假設衛生紙是白雪,中間黑色的東西是房子,誰能告訴我拍雪景不能用Low Key的理由,白中有黑可是上個時代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Low Key 可以把黑的東西拍的夠黑,許多時刻戶外拍風景時可以多利用此功能就能輕鬆拍出鮮明的照片,對比會更鮮明(主要原因是對暗部曲線動手腳),不會有單純-EV畫面灰掉的感覺,旁邊的衛生紙還是夠白,只是使用low key時,相機的自動測光判斷也會趨於保守的少曝一些,很多時候還是得由我們告訴相機,這不是我們要的答案,需要再加亮。


當你覺得這個"曲線"這個道理很複雜時,去向懂Photoshop的人請教一下曲線功能,再回頭翻相機說明書,這問題就會容易理解許多,這是影像輸出的技巧,而非那些你聽了也不會懂的測光技巧。

Q:了解後製曲線功能對拍照有沒有幫助或影響?

A:有的,因為你會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要拍的時候多曝一些,之後靠曲線拉黑,或是拍的時候少曝一些,事後靠曲線拉白,用以保留影像細節。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