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nelson wrote:
台灣比較有歷史的祭典,
如樓主這篇青山王祭的暗訪都屬於宗教祭典科儀的一部分
本身就有禁忌及該遵循的祭儀,
不可隨便加油加料
事實上就有不少地方政府以"嘉年華"的形式
推銷各地的祭點活動,
但卻引來許多不懂以及不尊重當地習俗禁忌的獵奇觀光客
造成許多衝突與當地人的反彈
如剛結束的賽夏族矮靈祭就發生過遊客大鬧祭典的事
甚至西拉雅族用來慰祭亡靈的孝海祭
竟被政府拿來做為祈福儀式
這些都是因為不懂祭典背後意義才會發生的光怪陸離事件
台灣的傳統文化有其獨特性,
不應該拿國外的模式硬套在自己身上
如果想對台灣傳統民俗活動更進一步了解的話
台灣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文史團體提供這類祭典導覽解說,
透過這類解說並在現場觀看儀式的進行過程
將可了解台灣民俗祭儀的有趣與珍貴之處
謝謝把現在的情況做深入的解釋,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 我們去參加日本的祭典活動, 是不是也要照著人家的儀式和禁忌來行動? 從大家放上來的相片, 可以看到很多寺廟或是祭典活動旁都有一排排的特殊設計的店家, 相信去過的人都知道我所做的敍述... 想到我們的九份也有相類似的場面和效果, 不一定要等到祭典當天, 好的規劃和設計, 平常就可以帶來觀光人潮.
我很呀異台灣的政府可以擅改人家的祭典成為祈福儀式, 或者說應該要加可以加的油或是添可以添的料, 不是故亂添加! 我們當然有我們的傳統文化特性, 相信用心的政府單位可以想出一些好的方法來增加觀光. 嘉年華或遊行不是不可以辦, 有很多方式, 例如可以和正式祭典活動時間完全分開, 其中可以結合介紹和教育民眾這個活動的意義, 尤其是外國遊客, 我相信大部分的外國觀光客如果願意來參加這種活動, 也願意學習和配合.
美國有名的印第安那500英哩大賽車, 其遊行活動是在決賽前一天中午舉行. 為什麼不是同一天? 因為遊行活動是適合全家大小一同觀賞, 然後晚上才是成人的瘋狂遊街, 到了第二天的決賽日才是進場參觀比賽, 也許這是以前出過很多問題而改良出來的行程, 我們也可以再加以改良, 不需要因噎廢食, 除非我們不需要觀光產業, 不過還是要政府選用人才來做, 不然錯得太離譜也不好... 空間有限, 不然還可以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改進方法...
其實光是從幾個重大節慶和祭典下手, 包括春節, 端午和中秋, 就有夠政府忙的了... 在美國一堆的報章旅遊雜誌看到新加坡的廣告宣傳舞龍舞獅和中式美食, 甚致於還出現孫悟空, 我都在懷疑台灣的觀光局在做什麼? 在時代廣場出現幾次昂貴的廣告影片, 連抬頭的路人都不知道有幾個? 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