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應該是韓國製造的吧,國內德寶跟康柏光學都有賣過,可以加三菱鏡跟目鏡後,成為一隻價格低,成像不錯的單筒望遠鏡.以下這些是用SLR+負片請店家沖掃的,參考看看!010203040506有興趣的話可以PM我.
原廠300mm f2.8 價格實在太高,在買不起的狀況下,我們拍鳥 用 轉接環加上Nikkor 300mm f4除了光線不好, f4 的光圈不太夠用 加上要快速用手動對焦之外,這顆算是撿到的9成新鏡頭,成像還算不錯。不過,沒有自動對焦速度還是慢一截如果真能有300mm f2.8 那就太好了呢:)附上手動對焦的小鳥圖。
王小寧 wrote:70-300雖然光圈...就直上600mm吧(恕刪) 個人是覺得,300、400定焦小砲,500/4 中砲或4.5輕量中砲,600/4大砲,S800或300-800,在體積重量(攜帶性)、焦長、尋標方便性、價格...各有優缺點,端看自己的選擇。拍鳥比較重視對焦速度跟銳利(即使距離較遠,初級飛羽、次級飛羽...等層次要能分辨,還有一些細節、神態...),O家在這方面的選擇"暫時"是比C/N少一點。不過器材只是器材,S50-500,甚至手動鏡、單筒,也是有人拍得很不錯。剛開始看到「打鳥」一詞時,總覺得似乎有點刺耳,不過久了也就習慣了,器材只是器材,用詞只是用詞。底片機時代,黑面琵鷺不到一百隻的時代,賞鳥的人多,拍鳥的人少,認識的人中就只那麼一兩個;數位時代,黑面琵鷺超過三百隻的時代(似乎保育有了一點成果,只是可惜現在西海岸滿滿都是破壞海岸生態的防波塊),拍鳥的人多了,我想,拍鳥不只是拍鳥,關心台灣自然生態的人也會更多^^,只希望不要因為要拍鳥,而發生像某處的大杓鷸往更外海棲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