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t330 wrote:
回覆給workduck:
的確可以透過photoshop裡Filter -> Noise -> Dust & Scratches(Radius:1 pixels Threshold:0 levels)將這些白點去個乾淨,但是透過這種後製的方式去處理對某些龜毛的拍攝族群會有「不純淨」的感覺,會使用O牌的龜毛玩家應該也不在少數......言歸正傳,這種狀況壓根兒就是不應該出現的,這個才是重點。
小弟曾說過 "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前一代的CMOS 的最偉大缺點是高ISO電子雜訊高,可大家還是甘之如飴,要嘛就避開這種情形,要嘛就轉黑白或用軟體除噪。接受缺點或將缺點轉成助力。
這一代CMOS系統我是一台都沒有用過,也養不起多台O家的DSLR(題外話)
我可能無法完全體會您的心情。
可是這個問題我覺得可解決方案
(1)軟體除噪
(2)避開發生因素
(3)啥都不用作,洗出實體照片看看有無這個問題
(4)等待原廠出新版的韌體
若小弟我是您的話,我會接受事實(畢竟這是我選的系統) 等待原廠出新版的韌體處理
並洗出實體照片給他人觀看 --->明顯可見 (1)軟體除噪 (2)避開發生因素
--->若看不出 拍照時就盡量避開發生因素
當然,若您認為這是OLYMPUS原廠賣出相機時並未告知消費者這個問題,有欺瞞消費者之嫌疑,那麼牽扯的層面又很廣大嚕,因為市面上有不少台DSLR都可以這樣挑毛病。
這只是小弟些許淺薄的看法。
後面補上一句....
開啟NR,照片還是經過機身處理過。
以前小弟用E300拍照時,總覺得直出JPG 才是王道,才是真實的......
現在 只要不要後製太過嚴重(可以清楚看出銳利過頭..或是其他),好構圖、看起來舒服,我覺得就是好照片。
alphones wrote:
提供早先到日本旅遊時...(恕刪)
根據樓主所列, ISO100 2.5s 不在以下狀況之列:
ISO100 快門速度3.2~6秒
ISO200 快門速度2~3.2秒
ISO400 快門速度1~4秒
ISO800 快門速度2~3.2秒
---
如果曝光越久, 不會使已產生的噪訊反而消失,
由 6s 無燥, 3.2s 反而有噪, 合理推測,
也許 8s 以下有某種新機能, 無須等待的 "快速降噪" 功能,
8s 以上則是一般普遍的慢速降噪處理.
--
不然還真看不出來,下圖為100%裁切的圖,有幾顆小白點隱約出現在背景上.

但是這張室內的照片就連1:1也沒有看到小白點,不過室內的照片同時間只拍了5-6張,所以沒有熱噪點,不像上面
的象山101是連續拍幾小時的狀況.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不算大,因為很少夜拍,拍完後也只是在電腦上看全張(=原圖縮小狀況),所以有這些小噪點,幾乎沒有影響,不過這個問題會影響大家的奇蒙子,大概也只能避開特定的秒數區段,或是等OLYMPUS提供出不限定秒數的除熱噪點功能設定才可解了!
能夠有同好技術交流,發現問題並尋找答案的感覺很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