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12mm f2.0 vs 12-40mm f2.8


aguitarc wrote:
光是大光圈這觀點我覺...

正統來講室內光源不足多半是交給閃燈彌補
只是現代人求方便都認為「『大光圈』開下去就什麼事情就解決了」這觀念得修正一下
室內拍攝..確實大光圈有他的好,但不是室內+大光圈就打遍天下無敵手(恕刪)


直接講結論,比較不用打那麼多,若造成誤解還請見諒

以正統攝影的角度來看
光源不足時,就是補足不夠的光線,閃燈、反射板都是方法
但是有許多場合是不能或是不方便使用這些方法的
此時使用大光圈鏡頭,只是種權宜的做法
至少是當下能拍,而不是完全不能拍

另外就 m4/3 系統的最重要的外觀特性:輕便性
多帶與相機同大的閃光燈,更是一個矛盾的作法
此時,大光圈鏡頭就是個"權宜衡量下"的做法

---
至於提到的室內案例,要是技巧不好
室內團體照閃光燈直打,也是會出現前排過曝,後排曝光不足的狀況
或是人物清晰但背景完全曝光不足,事後根本認不清是在巴黎還是八里....

任何方法,都是需要其對應的基本技巧
販夫走卒就算手拿倚天劍屠龍刀,也不會因此成為絕世大俠

提出室內配大光圈鏡頭,只是我對於 m4/3 系統特性上,會比閃光燈更合適的建議罷了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對啊..如果在小DC上說大光圈通吃室內那還ok
畢竟景深本來就不淺,可M43已經不算小幅

我沒有說大光圈在室內就一定沒用
但也不是大光圈就室內萬能
這種觀念需要釐清一下..
ZephyrWu wrote:
在很多場合下大光圈不...(恕刪)

garfieldmak wrote:
如題,12-40mm...(恕刪)
上面二位大大我覺得都是明白的人,剛好路過簡單地說幾句 明白的話,沒有什麼誤解的。

好了回歸正題:

我個人有以下的經驗開版的可以參考:

- 有能力全買了,每顆鏡頭都有其獨特性和優缺點^^;
- 12-40買了很大機會成為機身蓋,你會很少機會用其他的定焦鏡,但感覺會失去一定的輕便,但很多時候你會為了一機一鏡而一直用一直用,最後會覺得對其他定焦鏡有所辜負和愧疚;
- 12mm 2.0絕對是你輕便的正解,也不會和其他定焦鏡焦段重覆,如果你喜好定焦鏡、不嫌偶爾換換鏡煩,那麼這顆真的是絕配;

個人的使用感覺結論讓你參考一下:

12-40這種鐘頭真的是一機一鏡又省錢的機身蓋(長插機身、畫質又好、不用太花錢投資過多的定焦鏡),也算是工作好鏡(防塵防滴、等效焦段24-80、光圈恒定2.8);
12mm 2.0適合喜好輕便的人、喜歡定焦鏡的人,相機用於生活隨拍的人,畢竟輕巧又好看,版主手上也有不同焦段的定焦了,針對手上的定焦鏡選擇適合的題材好好發揮也不錯哦^^

samice811 wrote:
12定 與 1240...(恕刪)


我是17定配12-40
但是我最希望的是有高畫質對焦快的14定(等效28)~~~~

curt4583 wrote:
但是我最希望的是有高畫質對焦快的14定(等效28)~~~~


等p家那顆15mm定焦鏡~~

心目中理想的街拍組合E-m10+15mm!!
如果可以的話買 12-40 就好,再怎樣變焦還是比定焦方便。

之前為了買 12-40,將手頭的 14-54II、25mm/f1.4 及 14mm/f2.5 都賣了,短焦定焦鏡只留下 20mm/f1.7。

以前出門常常帶好幾顆鏡頭,現在大部份都是用 12-40 及 20mm/f1.7 來搞定。
我也想呼應上面前輩的說法,
M43的出現不就是為了在輕便跟畫質中取一個平衡?
犧牲一些畫質換來更好的輕便性,
如果用M43還要一堆的鏡頭跟閃光燈,
那我想問:『為什麼不用全幅就好了?』
要畫質有畫質、要鏡頭有鏡頭、要副廠有副廠。

而12-40mm的出現,
感覺又是把M43的輕便再打一巴掌,
鏡頭重量382公克,
相機單機、電池重量四百公克的話,
使用了這個鏡頭就快一公斤了,
那...為什麼還要用M43,
選擇M43不就是要輕便嗎?
想想第一代國際牌的GF1剛推出時,
加上定焦鏡的那種輕薄短小,
不就是吸引大家進入M43的原因?
但現在鏡頭一個比一個龐大後,
M43跟全幅的界限在哪裡?

記得當初看到八卦,
國際牌的12-35mm F2.8一開始是要推出F2.0的,
但在輕便跟畫質考量下,
決定犧牲大光圈,
反而向輕便靠近,
雖然305公克也真的是太重了,
我想再繼續發展下去,
M43世界出現一公斤的鏡頭也不遠了...


eagle25 wrote:
我也想呼應上面前輩的...(恕刪)


12-40 pro 當然和M43定焦鏡群重不少

但要想想全幅等校24-70/2.8或24-70/4 有多重?

12-40 pro定位本身就是給M43系統有高畫質變焦有需求的人

和其他系統高階變焦已輕不少了

而且12-40在畫質上得到大部分人肯定 又有小微距 防塵防滴

將近四百克重量 對於專業需求人來說 真的很輕了

未來 O家300/f4確實有機會破1kg 也是定位的問題


eagle25 wrote:
我也想呼應上面前輩的...(恕刪)


其實自從 Olympus 出了 E-M1 後,我是覺得 Olympus 已經不再把 M4/3 定位在只是輕便而已。

而是讓客戶自己去選擇搭配出適合自己的組合。
謝謝各位的意見!

多番思索後,還是決定...




















組成定焦鏡部隊!!!







再一次謝謝各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