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採訪]4/3鏡頭復活!Olympus OM-D E-M1旗艦隆重登場

sssmitake wrote:
olympus的好處是,感光元件跟影像處理引擎很快就會下放
可以用更低的價錢取得一樣的畫質跟功能


這是資源少、進步不容易的公司正確的策略:趁性能還有價值時趕快賣

其實Nikon也差不多:一片CMOS裝遍各階机型、對焦系統在頂級被蓋火鍋沒關係,放到下級眾人喝采(最好的51點在D4被1DX 61點蓋過,但用在D7100卻人人叫好;39點在D600/D7000被質疑,但用到5200卻無人不稱讚)

ki_min wrote:
在相位式對焦時有37個對焦點,裝上4/3鏡頭時便會啟動;而對比式對焦由原本的35點擴增至81個對焦點(其中37點位置與對比式對焦點完全相同)。(恕刪)


這邊應是指和相位式對焦位置相同吧?
ki_min wrote:
包包外面還做了一個鏡頭接環,這是一個原尺寸的M4/3金屬接環喔。


不知道硬度如何、背後有沒有一片硬物支撐?(四方型塑膠內部該有片金屬板才是,如果那四顆螺絲是玩真的),否則我想到一些較廉價登山褲、或時尚背包上的金屬釦,正面有形但實際薄得什麼似的,一歪過來觸碰到側邊可是利如刀片;那背包上的接環千萬別有這問題才好(包包難免會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的,如果誤傷人就不好玩了)

jenhoxen wrote:
這邊應是指和相位式對焦位置相同吧?


沒錯!是我筆誤了!謝謝你的指正喔~
ki_min wrote:
相機包內部。大小約可放下一機三鏡


請教版大,E-M1應該沒辦法這樣放進去吧?(如果可以就能帶底座+3鏡了)




自問自答剛看到新聞稿,其中有這麼一段:

3. 相機包 CBG-10
「E-M1」上可在加裝「HLD-7」與Four Thirds鏡頭*10,下收納在包包內。此相機包以實際的Four Thirds相機接環作為裝飾,象徵專屬於E-M1相機。同時銷售的相機包CS-42SF藍、黃色飾條,顯示兩款相機包屬於相同的系統。此相機包的設計,實現拍照與機動性的最佳整合。
*10 適合Four Thirds鏡頭放置達ZUIKO DIGITAL ED 50-200mm f2.8-3.5 SW

所以似乎是可以這樣塞的

FancyJames wrote:
整篇看完之後的第一個...(恕刪)


+1

我也是對包超超有興趣...XD

不過看起來不便宜

至少6000吧

gpjacque wrote:
+1我也是對包超超有...(恕刪)


個人覺得,如果那個預購送MMF-3,變成送包包(或二選一)

銷售搞不好會增加個一、 兩成喔!

Olympus如果夠聰明就要學某$公司搞限量,逼著大家都要預購

等過了一段時間銷售力道減退了,再順勢說為了滿足眾多消費者需求

即日起正式量產包包,無限量供應,還可以回頭賺一筆

不過我想他們的銷售部門應該沒那個腦袋就是
希望12-40 的比現 超越12-35...12-35的抗耀光實在太差了 ~"~
~Welcome to my BLOG~ http://leonsway.blogspot.com
關於12-40/2.8, 請參考Ming Thein的部落格測試(http://blog.mingthein.com/2013/09/13/lens-review-the-olympus-12-40/). 根據Ming Thein, 12-40比12-35好不少, 尤其是抗耀光和低色散方面. 另外他也認為12-40可以取代Olympus 12/2.0.
allenwuallen wrote:
Olympus終於想...(恕刪)

說實話,根本沒想起。
E-M1的ON PDAF CMOS是解決追焦問題才有的,4/3對焦是順便而已。
OLYMPUS那些唯利是圖的高層們才不會關心那些虧本的產品,和為數不多的4/3用戶。
他們跟你講ZD鏡不會停產,也只是說說而已。除了首批貨品,本來鏡頭就是工廠接到訂單才造的,訂貨量不夠也不開機生產。所以對他們來說停產不停產也沒關係,有訂單就做,沒有就不做,直到一兩年後跟你們說:「現在用戶都追求高畫質便利的M.ZD,沒有4/3接環支持的ZD鏡群終於完成歷史任務」然後再搬出數據。

看到4/3鏡頭復活這標題就覺得不舒服,哪裡的復活?4/3鏡頭的最期才是!原生接環機身沒有了,原生PDAF鏡頭的地位也自然沒了(有CDAF還要PDAF?)。加個接環根本不是復活,正如你們不會說OM-SYSTEM復活了。

看看OM-SYSTEM的下場吧,4/3鏡頭也很快被自然淘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