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沒人在意的Rumors ? OMD相位對焦 & m43專用 speedbooster


stevenc0726 wrote:
如果鏡頭與被攝物距離...(恕刪)


沒錯景深會有改變, APS-C可以直逼FF的景深. 國外有詳細測試過了~
我覺得M43版本的SPEED BOOSTER 好像市場定位比較不明, 因為只是把老鏡升級成APS-C的視角,
目前是有LEICA R的版本和 CONTAX C/Y版本.
可是環的價格都快可以買台水貨NEX低端不帶鏡頭的相機了,
那不如直接買部相機, 買個普通轉接環, 就可以接R鏡或C/Y鏡得到APS-C視角了.

況且 R鏡 或 C/Y鏡 的精華就在於全幅上的威力.
ACON99 wrote:
重點都放錯了 1....(恕刪)
其實你提的這兩項,仍都要用鏡頭體積交換..
讓我們在同景深的基礎上假設一下:
1. 用 m43 轉接 FF 50mm/f1.2,假設轉接環很完美,crop factor 達到 1.0 好了
2. 直接做一顆 m43 原生 25mm/f0.6 的鏡頭.
後者的對焦性能一定較強,加上數位修正輔助,體積還可能控制得小一點.
甚至後者的話題性還強上不只一籌,就算掛三倍價,買原生鏡的人都還比買 speed booster 的多...

如果我是 Olym/Pana 的產品研發人員,沒理由不做原生鏡,反而弄個轉接環讓別人賺鏡頭錢..

akira911 wrote:
三者在同距離拍攝下,景深一樣嗎??
其實就算轉接環沒有任何鏡片,同距離拍攝下,FF 85/f1.4 的景深也會跟 m43 85/f1.4 完全相同.
簡單說,FF 85/f1.4 拍一張,裁切中央約 1/4 面積,這個就等於 m43 85/f1.4 拍到的。
這個裁切的動作只會造成視角的差異,並不會對景深有任何影響。
但也因為裁切的關係,m43 為了在同樣距離下達成相同構圖,只能用 42.5mm 去拍出 FF 85mm 的構圖
感覺像是矯正鏡,且多一片不知會不會影響畫質。
如果要解放老鏡,有錢的弄台FF,
經濟點的,還是買nex較快。

tyf000 wrote:
如果我是 Olym/Pana 的產品研發人員,沒理由不做原生鏡,反而弄個轉接環讓別人賺鏡頭錢....(恕刪)


前面有有提到,Olympus/Pana都曾有過類似的點子,不知為何無疾而終.
如果將這樣聚焦鏡片內建在新的原生鏡頭中, 比方說25mm x0.7 =17.5mm...
就可以有現在DG25的立體感 加上 方便的等效35mm視角. 這不是很棒嗎?

當然啦,現在只能說在發夢. 在不投資雙系統的情況下, 弄個大陸的Lens turbo + OM鏡頭,依然是有相當的可玩性的.
richard_huangtw wrote:
前面有有提到,Olympus/Pana都曾有過類似的點子,不知為何無疾而終.
如果將這樣聚焦鏡片內建在新的原生鏡頭中, 比方說25mm x0.7 =17.5mm...
就可以有現在DG25的立體感 加上 方便的等效35mm視角. 這不是很棒嗎?
問題還是出在體積啊
鏡頭內建 x0.7 聚焦後,最後必須達到 m4/3 的成像圈。
這代表若拿掉 x0.7 聚焦鏡片,此鏡頭的成像圈直徑會是 m4/3 的 1.4 倍大 (已經大過 APSC 了)

richard_huangtw wrote:
如果將這樣聚焦鏡片內建在新的原生鏡頭中, 比方說25mm x0.7 =17.5mm...
就可以有現在DG25的立體感 加上 方便的等效35mm視角. 這不是很棒嗎?


其實「傳說中」是有這樣的鏡頭的…就是4/3的人像鏡皇「ZD 35100 F2」,這管銀環前鏡組幾乎就是不折不扣的全幅70200恆定F2.8設計,就靠後方「內建Olympus加強版Speed Booster」減焦為0.5之後成為35100 F2…

當然,這樣的鏡頭問題在那也就很清楚了:它的售價,比N家或C家70200 F2.8加上一個Speed Booster的售價還高。體積,也比70200 F2.8加上Speed Booster的體積大一些些…

stevenc0726 wrote:
可是環的價格都快可以買台水貨NEX低端不帶鏡頭的相機了,
那不如直接買部相機, 買個普通轉接環, 就可以接R鏡或C/Y鏡得到APS-C視角了


這個轉接環…對於「照相機」來說其實有點雞肋…

但是,M4/3跟NEX接環不是只有相機…大上一檔光圈,對攝影機來說是有意義的,更不用說「相對」而言便宜到靠北的手動全幅鏡頭例如Leica R…
alphones wrote:
其實「傳說中」是有這...(恕刪)

有問題
70-200mm f2.8 + 0.5X speed booster = 70-200mm f1.4...
縮短焦距跟corp factor 抵消....

不知道你是哪一版的小白還是小黑來比較?
現在最新版的小白小黑
光是鏡片數就比較多了
其中狂用ED鏡片好像不要錢似的
看起來設計一點也不像35-100mm f2
MFT圖也不對
裝了speed booster
MTF不會是平坦的一直線....
剛好這三隻望遠變焦鏡
MTF都是他馬的直線型

只有看過老蔡司超大光圈標準鏡
用雙高斯中望遠+鏡後減距....

tyf000 wrote:
其實你提的這兩項,仍都要用鏡頭體積交換..
讓我們在同景深的基礎上假設一下:
1. 用 m43 轉接 FF 50mm/f1.2,假設轉接環很完美,crop factor 達到 1.0 好了
2. 直接做一顆 m43 原生 25mm/f0.6 的鏡頭.
後者的對焦性能一定較強,加上數位修正輔助,體積還可能控制得小一點.
甚至後者的話題性還強上不只一籌,就算掛三倍價,買原生鏡的人都還比買 speed booster 的多...

如果我是 Olym/Pana 的產品研發人員,沒理由不做原生鏡,反而弄個轉接環讓別人賺鏡頭錢.(恕刪)

你的幻想25mm f0.6 跟現實已有產品比較?
我隨便拿一顆50mm f1.2 + 0.7X speed booster 都變成 35mm f0.85
甚至拿已有35mm f1.4 都變成 24.5mm f0.98!

現有產品才有話題阿....(全開光圈畫質不詳XD)


ACON99 wrote:
你的幻想25mm f0.6 跟現實已有產品比較?
我隨便拿一顆50mm f1.2 + 0.7X speed booster 都變成 35mm f0.85
甚至拿已有35mm f1.4 都變成 24.5mm f0.98!

你都能拿 50mm f1.2 + 0.7X speed booster 變成 35mm f0.85
別人就不能用 50mm f1.2 + 0.7X speed booster + 0.7X speed booster 變成 25mm f0.6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