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目前致力於M4/3上面,但4/3也會繼續下去"

謝謝信竹兄的翻譯
也謝謝alphones兄的邏輯整理
個人私心地希望43系統在M43進步到能發揮ZD鏡80%對焦性能以前可以繼續發展下去
在那一天到來以前
最好能再提出E-X0/E-XX0這樣等級的機身
其實這次E-5的表現超過原本規格帳面上所看到的數字
影像品質確實是43機身有史以來最佳的一臺
但基於個人對機身小型化的偏好
(在相同系統中,如果小型化的機器能和較大型的機器表現不相上下,個人會傾向選擇較小的那款,這點從43、135FF到四物機的選擇上,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若Olympus願意開發E-X0/E-XX0的機身並擁有E-5的影像品質及相去不遠的對焦系統
我的購買意願會更高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elf0724 wrote:
謝謝信竹兄的翻譯也謝...(恕刪)


elf0724大這段話真是於小弟心有戚戚焉
當初會買E620,很大一部份也是基於它的體積和重量(和翻轉螢幕)
43系統的片幅,配上機身這樣的大小,個人覺得是很好的組合
E620配上12-60,70-300,都還在可接受範圍,還是有單眼的FU~
但手上這些鏡頭要搭M43,就....
不知E-***系列,會不會還有傳薪的奇蹟啊

其實我不認為這是自我感覺良好耶...

話說 高畫素能帶來什麼

我看到的依舊是肥大的檔案

平常網路運用或個人相本根本不需要這麼肥大的圖檔

以E5 1200W來說是剛好的

使用小圖檔足以平常使用 大圖檔作為影像輸出也非常足夠

如何發揮出鏡頭最強的能力才是重點

高級鏡頭價格雖高 但是發揮出的能力確實無庸置疑 如L 或Nano系

但是現今的機身真的能發揮出這些鏡頭確實的能力嗎?

ZD鏡價格也不低 E5以減低損耗提供高層級的輸出 我認為是成功的

E5大樓已經可以說明一切 淺景深並不是必然的 拍出的照片能符合自己想表達的情境 才是最美


一點淺見...


不要毒我了 E5+1260 我快守不住想敗了= =

awei0113 wrote:
其實我不認為這是自我...(恕刪)


我覺得其他家面臨的問題剛好跟O相反耶...
他們是需要把舊鏡頭砍掉重練(尤其是變焦鏡)
才能發揮動輒2000萬畫素的相機
O家是鏡頭早就準備好在那等了
到E-5才算有點像樣
不過我還是有點懷疑E-5真的有發揮SHG鏡頭的90%實力嗎?...

e3+12-60....應該還能在撐三年吧!!

等e?或e??出了 在來買e5...

小弟從來沒重過樂透

大家考慮的 應該還是口袋的深度摟!

加油! 不離不棄 就是o家!
真希望 O說 E5只解放ZD鏡頭 60%而已

那這樣子 ZD鏡就真的太靠背了

O家對於E5的思考角度 是對的

解像能力沒有提升 拍出來就算八千萬畫素 一樣只是模糊而已

O家加油

skylinesv wrote:
真希望 O說 E5只解放ZD鏡頭 60%而已
那這樣子 ZD鏡就真的太靠背了...(恕刪)


我目前的感覺是
HG : 95%~100%
SHG : 80%



E5 毒照 看多了 是會 幻想 失去理智的
我的E3就撐著 等到..........
我要爆走的時候

Mooncat wrote:
我目前的感覺是HG ...(恕刪)



由此可見 O的光學實力真的不是蓋的

早早就做出這麼好的鏡頭 在等待好的機身

別家是把機身作好好的 結果鏡頭跟不上機身

O的思維真的跟別人不一樣 甚至相反

選O是對的 開心拍照 用心構圖 放心使用 是O對4/3的宗旨
OLYMPUS 的鏡頭 早早就做好了 (百微 你怎麼還不出現阿...)

機身 其實也不需要一直出

等到 要像E-5這種跨時代(OLYMPUS的時代)的進步

在領悟其箇中精隨的人 還是會買單的

M43 多出幾台....

等到 有突破性的進步

再把它 出到 4/3 上面

E-5 目前 已經很夠用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