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O家八成是連M4/3也要放棄了吧...

tiamo999 wrote:
果然還是有默默的獲利者啊.....Orz
我也想收一支50-200 I啊


50-200 真是拍生態的好鏡

可是散景有點醜,比不上 40-150 I (我誠實地說好了,是非常醜....)

現在會頭痛以后出門要帶哪支比較好....


E-3 接12-60 對焦都會彈三下,各位也是會這樣嗎?
就第一下很快的到對焦點附近
再很迅速的兩下
感覺做了三次確認動作

450 wrote:
E-3 接12-60 對焦都會彈三下,各位也是會這樣嗎?
就第一下很快的到對焦點附近
再很迅速的兩下
感覺做了三次確認動作

我用E-3時只要目標對比不是明顯都是這樣...
E-30好像好一點點點,其它的是更明顯(E-620和E-5沒試過)。
我現在對"對比不是很明顯"都超敏感的,
一眼就能看出甚麼景會拉風箱,甚麼景可能一次對不到...

同樣的景550D一次行程刷一下到位是怎麼辦到的啊?
以目前的狀態 O可能會落得兩頭空

4/3 已經把舊客戶嚇跑了 , 目前苦撐著
M4/3 規格價格比不上其他家, 加上4/3的狀況免不了嚇到一些想進O家M4/3的用戶

拜託奧林巴斯振作一點好嗎.........
excd wrote:
同樣的景550D一次行程刷一下到位是怎麼辦到的啊?


我印象中有人提過
Canon 的相位差對焦系統只計算一次
而 Nikon/Olympus 則會做第二次確認動作

不過這是五、六年前的印象了,那時候我是拿著 300D 趴趴走....


可是我覺得 300D+18-55 對焦比 E-1+14-54 還要慢耶~ (而且蠻明顯的差距)

450 wrote:
我印象中有人提過
Canon 的相位差對焦系統只計算一次
而 Nikon/Olympus 則會做第二次確認動作


Olympus近期的對焦系統其實是真的比較囉嗦,特別是E-3之後的新對焦系統,在比較昏暗的地方,確實會有彈三下的狀況,動作流程類似這樣

推動到合焦點 -> 前移 -> 後移 -> 最後確認 (就定位)

所以之後那三動應該是在對比或亮度低的狀況下,用來確保合焦精確度的,但,過去在E-3上使用SWD鏡頭,如果拍攝的主體亮度較暗,那麼,從按下快門,到開始驅動鏡頭,之間會有個明顯停留的短暫時間差,然後每一次修正時,這個時間差都會存在,所以拖慢了整個對焦進行的時間,更嚴重的問題是,後面這三動,有時反而會讓原本已經對準的焦點跑掉。

不過這次鏡頭改版後,對焦運作的流程是沒什麼不同,但是驅動鏡頭的前置時間差大幅降低,而後面三動的微調程序,感覺上出力變小許多,所以振動比起更新前感覺要小得多,整個對焦到微調的運作,比之前細膩平滑許多。

我倒是在想,Olympus其實應該考慮提供一個選項,讓用的人自己選擇每次對焦時要用比較囉嗦的「精確對焦」或是以速度為主的「一次對焦」才對…
我繼續等。等什?
等其他家的EVIL都出了。

到時候ZD鏡+轉接環撿便宜。

若那時轉接環等等還不降價,那我認了.......

A55暫時忍住了~差一點把一腳跨到S家去了~

M4/3至少有P家。至於O家怎樣,我已不大想去在意有的沒的消息了,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

佑仔 wrote:
我看開了。
就繼續E-P1接ZD鏡跟M環...
反正O家的直出跟發色讓我離不開...
E-P1的大小跟造型讓我很喜歡....(恕刪)
450 wrote:
可是我覺得 300D+18-55 對焦比 E-1+14-54 還要慢耶~ (而且蠻明顯的差距)


其實... 300D+18-55 跟 E-1+14-54 的"上市價"....

也是蠻明顯的差距啊....




只是誠實一點罷了,對事不對人。   
Luisc wrote:
反正現在就邊等、邊注意了........開始也注意別家的東西了 LOL...(恕刪)


注意別家的東西+1
綠奶茶奇異筆 wrote:
其實... 300D+18-55 跟 E-1+14-54 的"上市價"....
也是蠻明顯的差距啊....



機身大約差一倍
鏡頭的確差很多倍
Luisc wrote:
"在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的戰國時代中,我終於離開了OLYMPUS"...(恕刪)

用錯辭了, 應該要用:
"在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的戰國時代中,我默默的離開了OLYMPUS"
因為用O家就是要低調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