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im大大的構圖功力及後製技巧 應該是攝影師沒問題因為小弟將來有機會拍婚紗還滿想拍成這種風格的現在相機還有照片都極力要求高像素 畫面越清晰越好但是im大的照片 卻在畫面解析度與復古顆粒中有著微妙的平衡這種後製的用心 讓小弟最後還是想說:讚!!!
很後悔回應這篇文章...我有反對後製嗎?我文中寫的夠清楚了吧!我有惡意批評嗎?我都說明是自己的愚見看法了,難道01只能讚美而不能說其它的嗎?我也在01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多多給我有建設性的批評,我又沒說樓主拍的不好,只是說後製有點過當而已,這也不行?我也沒說攝影師不能後製,我自己也常後製啊!我的後製也希望有人指正才會進步,如果這裡只能報喜不報憂,那我就向各位說抱歉,下不為例了~~再會!
拍的不錯!!可惜小弟不能評分為什麼拿OLYMPUS的相機就不適合後製?為什麼後製了就無法代表這台相機的特性?OLYMPUS顏色是很棒沒錯但是一個攝影師的想法往往也包含了對顏色的想像照片的調性也同時傳達了攝影師的意念而不僅僅是照片中的主題日本有一堆遊走於商業攝影與藝術攝影兩界的攝影家們因為不走純商業所以仍有很多人不採用數位機背(就算需要,客戶也會租給他用)家裡都有設置彩色負片暗房但從來沒人質疑他們"那你用pentax,哈蘇, mamiya有何差別?"妙的是即使這些愛用"光學+化學後製"的攝影家們將各種相機,鏡頭,底片之間的差異界線如此的模糊之後仍然有不少的粉絲熱切的想知道這些心目中的大師用的是什麼相機並且想著有錢就要買一台一樣的相機所以後製照片真的貶低了相機的自我特性嗎???小弟認為不會因為每台相機特殊的操作感,功能,外觀仍然對於取材有影響力攝影家們因為考慮自己的習慣,或是經驗累積最終選擇了一台適合自己的相機(或是好幾台)粉絲們也因為認同並模仿攝影家的想法想買那台相機相機的個性,形象仍然明顯的存在而光學後製是在相機的個性之外,再形塑一個攝影家自身的風格這兩者不衝突吧?現在大多數人都喜歡數位的方便但其實和底片時代是一樣的道理而且數位的好處就在於可以隨時改變你的使用方式1.你想嘗試正片一拍定生死的快感就用jpg(其實jpg比正片需要更精確的判斷)針對相機作測試報告時也很實用2.但如果想要控制屬於自己的調性,又沒有彩色暗房可以玩底片就多多利用數位相機設定,再加上電腦後製(jpg或raw都可)3.純粹想要讓照片更好,也可以善加利用後製畢竟相機沒有完美的,完美的條件在每個人腦子裡,廠商沒辦法設計好給你後製或不後製也無法代表一個攝影師功力的高低因為後製不是無敵在拍攝的當下,就必須考慮到需要保留給後製的條件所以說靠後製會降低攝影技巧這種說法小弟實在無法認同因為曝光前需要考慮的其實更多更多小弟用O家三年多常用到後製但也無心轉換系統因為我覺得不後製的O家像正片後製起來潛力更無窮有如負片高反差,減感調都難不倒一樣的效果O家可以直接拍jpg更動curve或反差某家卻還要用raw作基本調整再輸出jpg丟到PS作數個圖層所以說後製有模糊了EP1的個性嗎?答案在大家心裡都很清楚
寶來旺 wrote:很後悔回應這篇文章....(恕刪) 誤會了沒人說你惡意批評也沒人說不得批評EP1大家會反問大概是因為你透露了"原汁原味比較好,後製可惜了這台好相機"的意味畢竟原po不是發表測試報告掛著EP1的名字無非只是想讓大家知道EP1可以拿來拍啥照片放毒兼勸敗罷了至於後製是否過當,大家有各自的標準吧ps我沒有買EP1也不想替EP1講什麼好話,有什麼好壞大家都很清楚了只是針對後製的觀念發表意見
skullofsilver wrote:誤會了沒人說你惡意批...(恕刪) 贊成! 寶兄您言重了~ 其實沒有人反對後製只是每個人對後製的口味不同罷了像小弟雖然沒有好相機拍照 但是也很喜歡玩後製因為當我再把一張照片進行後製程序的時候 才會真正仔細的去觀察照片不然通常拍完照就是"儲存"而已 而且小弟常後製照片太超過 所以很羨慕Im大 可以調的這麼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