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的m4/3消息...


CUBE0125 wrote:
43系統的市場已經夠小眾了
底下又要再次瓜分
會不會最後反而兩面都不討好?


M43 的目的
1. 吸引 DC 用家,想追求畫質又不想要 DSLR 大體積的
2. 吸引 DSLR 用家,不想犧牲畫質太多,又想要輕便體積的

所以 M43 其實沒有搶走 43 的市場
反而暢銷的話可以幫助 43 鏡頭的市場唷~
因為 M43 可以透過轉接環使用 43 鏡頭,而且光圈、對焦照樣可調整....

至於 43 的未來
還是有蠻多人喜歡光學觀景窗的
M43 的暢銷應該可以降低感光元件的成本
而且會有很多共通的技術可互補使用....

真期待Olympus會有什麼新的技術突破
我只期得m43可以提供一個高畫質的dc,這樣的話可以吸引一堆對普通dc畫質不滿又嫌dslr太大的人過來,開闢另一個藍海,況且olympus又沒有dv的包袱,大可將錄影這一區塊做強一點形成特色,再加上萬用的轉接環,如果能拿leica的m鏡來拍1080p的hdv,不曉得會是什麼情景。
幾位大大說的都很有道理
但是似乎都沒回答到我的問題

換個方式問好了
兩個系統間要有不可取代性才有各自獨立的必要吧
M43相對於43有體積、重量的不可取代性(優勢)
但是反過來
43相對於M43的不可取代性(優勢)在哪裡?
難道就只為了保留光學觀景窗???

會有此疑問
是因為我目前接受到訊息
M43比上43
畫質沒比較差
對焦更快
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機身等級、鏡頭群只要廠商願意出就有 所以不是"系統本身"問題)
優點似乎是一面倒(???)
如果43沒有比M43好的地方
那為何要保留43系統?



CUBE0125 wrote:
對焦更快


M43 目前的對焦速度,沒有比 4/3 還要快唷~
M4/3比上4/3

>畫質沒比較差

如果都是用同一塊感光元件,同樣的演算法,畫質應該是一樣的。

>對焦更快

Live View I-AF的對焦速度很快,但還是沒有用觀景窗的對焦點對焦來得快,對焦精度目前還是雙十字對焦精準。

>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當機身越小,越不利於長焦段攝影及手感,機身越輕,手持的穩定度就會下降。

外觀先決,看起來不夠份量,專業攝影師不愛(可能會被客戶說不專業@@),所以只能當備機。

有連拍及追焦需求,還是4/3比較合適。

M4/3發展定焦鏡或廣角鏡頭有其優勢,但鏡頭群的開發也需要一段時間。

或許未來4/3會被4/3取代,難保APS或FF沒有這個問題(相機革命?有如底片走向數位).....?

這些煩惱等事情發生了再來考慮也不遲。
VICCHEN2006 wrote:
M4/3比上4/3&...(恕刪)

所以43只剩對焦比較快這個優點?

至於機身體積重量應該不是問題
畢竟M43要做重做大不難(43要做輕做小應該比較難XD)

ps.
至於我先前認為m43對焦更快的說法
是參考p家板一些大大對於G1和E620的比較
或許是我誤會了(?)
以下引用幾位大大的說法(如果不妥 請告知刪除 謝謝)

肥蜜蜂:
G1的對焦,是有名的快,我用過G1一陣子,也在試用會試過E-620,真的要沒負擔的拍照,那就選G1吧!
對焦超快、LCD不太lag,雖然是電子觀景窗,但是明亮有立體感,我想看過的人都很難忘記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1014476&p=2

stevenkc888:
Live view對焦:
無論光線明暗,E620 用Live view拍攝時對焦都是...前移>後退>前移一點>開反光鏡>拍攝OK
G1如高檔DC一樣一部到位,而且速度比DC快,用過G1的 Live view就不會想用E620的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1014938&p=6


VICCHEN2006:
Panasonic G1真的不錯,有一次看到G1在室內拍攝,LV對焦真的很快!曾經有一度不想等Olympus的M4/3機器,直接敗G1....
後來因為有鏡頭的包袱,所以買了Olympus E-620,不過還是非常推薦入門者買G1,實用的翻轉LCD和快速的LV對焦、簡易的操作,可以帶給你更多的攝影樂趣。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1014938&p=3

所以結論應該是
E620用"觀景窗"對焦還是比G1(LV/電子觀景窗)快
但是如果只比LV 就是G1比較快
是這樣嗎?

所以結論應該是
E620用"觀景窗"對焦還是比G1(LV/電子觀景窗)快
是這樣嗎?(恕刪)


是的,無論是對焦速度或精準度,E-620用"觀景窗"對焦,半按快門幾乎馬上就合焦(遇到低反差或很暗的地方還是會拉風箱迷焦),G1(LV/電子觀景窗)還是要有對比對焦的動作(雖然時間很短,還是有點差距)。

我當初也是在G1和E-620之間選擇,最後我選了E-620,主要是因為有鏡頭的包袱,還是習慣用"觀景窗"對焦,機身防手震,所有的鏡頭都適用,而且E-620的I-AF速度也還不錯,應付一般的攝影足夠了(拍一些靜物或是請別人幫你拍照)。如果沒有品牌迷思或鏡頭包袱,G1也是很好的選擇(比DC還要快速的LV對焦,更好的畫質,可依需求更換鏡頭,老人小孩都會用),這兩台機器都可以讓你輕鬆的體驗攝影的樂趣。

我還是期待Olympus的M4/3啦....

最近有要辦網聚,我會帶E-620去,歡迎來交流體驗。
CUBE0125 wrote:
所以43只剩對焦比較快這個優點?


光學觀景窗也是許多人偏愛的
相位差對焦目前比較快
4/3 目前鏡頭多很多,M4/3 雖然也都可以接,不過目前高階的鏡頭都不能自動對焦

另外,對於直射入光....我不確定 Olympus 在 M43 是否會堅持下去....
Leica 不肯妥協的結果,就是被 Panasonic 拒絕掛名....(或者說Leica主動拒絕掛名)

CUBE0125 wrote:
所以結論應該是
E620用"觀景窗"對焦還是比G1(LV/電子觀景窗)快
但是如果只比LV 就是G1比較快
是這樣嗎?


只比 LV ,目前的確是這樣 E620輸 G1
但是 E-620 如果採用 G1 的對焦模組呢?
在對比對焦上,4/3 跟 M43 應該是可以有相同技術的
但是 M43 就不太可能採用 4/3 的相位差對焦....
不然就必須要等新的對焦機構發明才行
可是有新的對焦機構,4/3 同樣也可以裝吧!
4/3無法被m4/3取代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畫質與機身性能上。

4/3拿掉了反光鏡,縮短了鏡後距就是為了要將機身縮小,如果又為了手感而放大機身,不是件很矛盾的事情嗎?


要比較m4/3與4/3,首先要探究的是相位af與對比af的差異。
相位af最大的弱點在於追焦性能趕不上對比af,也就是說在某些用途上,例如打鳥或運動攝影,m4/3就無法取代4/3。

再者是鏡後距的縮短,也造成了邊角畫質的損失
這點可以很明顯在m4/3的標準鏡頭上看出,而Leica也因為對m4/3的畫質不滿,不讓Panasonic推出的鏡頭掛上Leica的mark。

只能說... m4/3與4/3各有其優缺點,根據自己的需求與用途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系統,就足夠了吧
http://kivava.blogspot.com
M4/3系統比4/3系統多了2個電子接點,也沒有反光鏡,4/3應該沒有辦法達到M4/3那樣快速的I-AF(或許也沒有必要?)。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