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phireker wrote:
能否給個建議?請有E-M1又有全幅的兄弟試著拍兩張一樣角度,構圖,焦距的照片放上來讓我們比較比較不同處,那不是更好嗎?
坦白講並沒有必要,這本身是光學在左右這件事情,簡單的事實就是在同一個地方拍往同一個地方,M43裝上25mm等於FF裝上50mm拍的視角。
可是任何事情都沒那麼單純,廠商宣稱的25mm或者50mm,並不見得真的是那個視角,就算是,也只在對焦於無限遠時才有效,撇開這個因素外,還有鏡頭本身的變形也會讓人很難拍出完全一樣的相片,再者,視角是將鏡頭簡化成單一透鏡時的位置來計算出來的,我們很難得知兩個鏡頭的等效單一透鏡的位置,所以常常調整到自以為一模一樣時,拍出來還是有點小小的透視差異
綜合來看,用m43裝上某個25mm拍出來的畫面確實會跟ff裝某50mm有一丁點的差異,但這都是可被理解,也可能可被調整為相同,然後跟蝦咪XX感無關的東西。
以上供參考。
菲利普船長 wrote:
很多M4/3鏡頭,光...(恕刪)
說大幅衰減是有點誇張啦
但很多M4/3鏡頭最佳畫質是落在F4左右
光圈全開可用就是4/3系統的一大優勢
不像FF大多數鏡頭要縮光圈邊角(甚至是中央)畫質才能改善
像是75mm f1.8 這顆鏡頭最佳畫質甚至是F2.8
4/3(M4/3)鏡頭超過最佳畫質光圈畫質開始衰減
縮越多,衰減幅度越大
要保持中上以上的畫質最好不要縮超過F8
反之FF鏡頭即使超過最佳光圈
縮光圈畫質衰減的幅度慢得多
我想說的是,不要把使用FF系統的習慣套在4/3系統上
然後質疑4/3系統畫質欠佳
puffermaster wrote:
感謝前輩的訊息分享,
上去看了一下, 確實解決了我對於各鏡頭在各光圈下表現的疑惑.
相互比對下也大概能吻合目前個鏡頭銳利度的表現.
我花了一點時間把 各級光圈 / MTF50 的表給抓下來做參考比對用.
這對於手上現有的鏡頭的實力, 和預計購入鏡頭的計畫都很有參考價值!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喔~
http://www.lenstip.com
M43鏡頭成像表現圖表
這....
12-40mm 的表現比 12mm 還要好

有破 80 的
Olympus 60mm、75mm
Panasonic 45mm 好像有
Sigma 60mm
福倫達 25mm
Sigma 那管六張小朋友去
還可以找半張回來

Kyogo wrote:
King, 我不能接...(恕刪)
很簡單,因為常常有人講的一嘴好攝影理論
卻完全忽略實際使用上的問題
我因為唸的科系還有工作關係認識很多的攝影人
以攝影為職業的人通常買工作是用全幅機或是數位機背
但是工作之餘拿的機器也是M4/3或是APSC size的DC來用
有很多時候拿全幅機是為了對客戶有交代,因為大台"形象"對外行人來說看起來比較專業
而記者更沒有在乎畫質,他們在乎的是可靠的對焦系統跟連拍速度
像就我所知有些報社還是讓記者用7D在跑新聞,有些媒體甚至是拿類單眼在拍
而用機背的,通常是修圖要以毛細孔為單位或是要做牆面的輸出而不得不用
他們拿一般相機就拍的不好嗎?
而很多不是以攝影為職業的人,不停地在買器材追畫質
就像是我遇過好幾位大哥大姊 手上拿著D4 或是1Dx或是其他個位數的機身
包包裡有大三元,但是不知道定焦鏡跟變焦鏡的分別
然後嘴巴問的問題是為何在M模式為什麼不能改EV值
但是以實際面考量 比較新的M4/3在高ISO已經離全幅機沒有太遠
唯一的弱勢就是同光圈景深看起來沒這麼淺,拍人看起來不夠糖水味
或著說沒有立體感
但是以大部分的使用者而言,是要人帶景或是生活紀錄用的
如果光圈開這太大,去100個國家拍 看起來差別也不大
再來,畫質跟解析度.............
就算M4/3真的如這些沒有實際使用的人說的這麼不堪
一定要全幅機拍畫質才會好
畫質真的會有明顯差異 也要把圖開到100%才看的出來
但是我想99%的使用者在拍完回家會想看有沒有準焦開到100%來看外
其他時間應該不會如此的優閒檢視細節
所以畫質是否真的比一張照片的構圖好外重要呢
喇賽了這麼多其實就是
相機性能在強大,畫質再好.....但是因為太重而無法隨身攜帶一點用都沒有
很多美好的風景就在這個時候流失
M4/3算是在畫質跟體積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我就是拍的不怎麼樣只想單純想記錄眼睛看到的一切
因為很多風景可能過一次就沒有了.......
開版大放心的衝吧!!!!!!
高先生 wrote:
很簡單,因為常常有人...(恕刪)
真好!看了,真舒服~
因為我也有板大的困擾
我手上有Canon 7D (之前是40D)
我老婆手上有Sony NEX-5R(還是5T阿?自己都搞不清楚.嘿嘿)
還有一台Olympus E-PL1 (老婆用的現用Sony nex-5r,但EPL1也還是不想賣)
還有一台玩水可用的Fujifilm XP50
老實說
背那些重裝真的很"辛苦"..我還只是APSC不是FF
但手感 準度 真的方便...但這一切是相機要在手上的時後喔!
同期拿40D時 那時真的大部分在PC螢幕 就是比 EPL1好
EPL1必需是"很好的白天"才有比較好看的相片感覺.....
我真的是很不會拍照說理論的人,純粹忙拍~盲拍,刪掉不好看的留下好看的....
後來7D更不用說了...更準!色調上我比較喜歡40D.但自動白平衡是7D比40D好...
當然這也是要相機已經在手上時..不然EPL1的機動性真的很高,5秒內包包拿出來真的很方便
但EPL1真的是白天機
但在NEX-5R出現時...使用時...發生了巨大變化...
就是..室內拍..夜間拍..燈光不夠時拍,好像和7D差不多耶!甚至更好..
(因拍照習慣與需求我近來慣用T18-270 vc pzd)(純粹用我這木眼看,我個人的感覺)
日間拍照,要的感覺,要的神韻,還是7D比較勝出..但以方便性加上去NEX-5R不一定輸...
且NEX-5R有wifi傳輸和可自拍的翻轉..這都是我老婆想要的功能...
依然背7D出門真的需要一些辛苦..但能拍喜歡的照片..還是值得..
EM1看起來更好更厲害了..
若是一樣能很不相上下(操作便利和手感,速度,準度)也可拍出我用7D拍出來我喜歡的照片(好饒舌啊)
他的重量..可以不讓我辛苦背..我就衝了..因為我真的是"生活照"居多,我不是拍照比賽的!
是拍我自己看喜歡的...老實說一堆部落客的風格.很漂亮.但說"畫質"不一定有所謂的"畫質"吧
1.可是EP5(更正)是我比較喜歡的"大小"..然EP5(更正)一定沒有EM1的手感...又EM1還是太大了些些些些(自我安慰)
2.老實說又有canon 100D再困擾我阿...
(實在太習慣CANON的元素,100D真的很不大也很小台但還是比EM1大吧)
3.我身邊還是有nex-5r 和 EPL1
這是我沒衝EM1的3點原因....(也怕被罵亂花錢...女人不懂啊)..但好想衝喔
另外我看別人開箱照時, 無聊時也會去別人測機拍攝的地點, 拍同樣的照回來比較. 我認為這是最貼近實際的比較.
最近看人在新竹巨城用最新熱門的全幅機夜拍聖誕樹, 某天路過也拍了一張, 同時也從flickr找些別人拍的, 有手機拍的, m43拍的, 全幅機拍的, apsc拍的. 就當作是monkey test, 給各位看看吧...
我這隻老monkey用E-M1的兄弟機E-P5拍的擺第一,

其它的, 為尊重他人, 我只給連結, 各位自行連過去參考.
http://www.flickr.com/photos/20958187@N00/11497100185
http://www.flickr.com/photos/81958333@N04/11062886823
http://www.flickr.com/photos/ccy1021/8239955804
http://www.flickr.com/photos/63640142@N08/8308973787
http://www.flickr.com/photos/47041098@N00/8297961426
http://www.flickr.com/photos/13203911@N07/11008958334
http://www.flickr.com/photos/97632142@N04/11498052986/
http://www.flickr.com/photos/14908716@N06/11162364576/
http://www.flickr.com/photos/14908716@N06/8354037482/
http://www.flickr.com/photos/19359045@N02/11623909414
http://www.flickr.com/photos/30405679@N04/112042296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30405679@N04/11084805165/
雖然這些照片有好有壞, 但不見得高檔機就一定有好結果(手機拍得還不是最差的). 拍攝方法也大不同, 有人是上腳架, 有人是拉高ISO, 有人是手持硬撐, 但這些都是生活隨拍的, 比較貼近日常會使用的方式. 且敢擺上flickr, 應該是還算滿意的作品. 大家就當作猴戲, 無聊時看一下.
看flickr的圖, 再分析它的設定參數, 如光圈, 快門, ISO等, 可學到不少東西.
另外還希望這些monkey照可以幫樓主找到些方向.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