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值得思考一下->E5

祂和她的愛情 wrote:
這張是 Z...(恕刪)


您貼這種照片其實意義不大,因為運動場上運動員不可能照攝影師的指揮跑位。小弟以前用DC的時候也常常用陷阱對焦拍賽車,但這種方式只適用在物距固定的場景。如果今天是拍足球或棒球,就算攝影師的MF功力很好,他能拍到的精采畫面還是會輸給用AF的攝影師。
C-AF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推測主體的運動,並且持續維持合焦狀態,這對於需要大量拍攝的攝影師來說,工作上的負擔會大大減少。對於一般玩家強力的C-AF或許可有可無,但是對於專業的體育攝影師卻很重要。
alphones wrote:
如果只是靠對焦點也是...(恕刪)


C-AF的能力好壞,跟對焦點的數量確實沒有絕對關係。因為很多專業攝影師在追焦時還是會只選一點或一區的對焦點,因此大量對焦點的好處是構圖自由度更高。
N跟C之所以能夠在專業市場吃得開,絕對跟長期累積的資訊有關。因為C-AF要強,除了要能夠在連拍的間隔中,利用反光鏡下來的瞬間,重新確認主體合焦狀態,更要隨時預測主體的運動方向跟速度,驅動鏡頭去進行預測合焦。如果預測的方向跟速度不對,拍回來的照片還是不會準焦。
我想 ... 如果某個用家真的很喜歡 ZD 的發色, 真的願意花很多錢收藏 ZD, 譬如說 :

1. 7-14/F4
2. 14-35/F2
3. 35-100/F2
4. 150/F2
5. 50-200 SWD
6. 14-54 II
7. 12-60 SWD
8. 8mm Fish Eye
9. 50/F2

這些隨便加一加大概超過 30 萬吧, 那各位覺得, 他還會希望這樣的器材只能拍一定程度的動態題材, 然後還要養第二套不同牌子的高性能配備嗎 ? 我是買他們來配我的旗艦機身耶 !!!

如果今天 Olympus 的旗艦就是這種定位, 那真的很令人訝異, 尤其是在這麼多年後 E-5 出來之際.

E-1 出來電子性能差我想沒人會有意見, 磨個幾年 E-3 的確也看到明顯成長, 但 E-5 呢 ? 我等著看更詳細的報告 !

我想人都是會成長, 對喜愛攝影的題材也會逐漸多元, 如果旗艦器材經過多年的粹練仍無法 "能文能舞", 那真的要好好思考這個系統的整體價值. 想當初為了堅持某種理念而打掉重練的 ZD 43, 沒想到如今會走到這樣尷尬的地步
cpliu60 wrote:
我想人都是會成長, 對喜愛攝影的題材也會逐漸多元, 如果旗艦器材經過多年的粹練仍無法 "能文能舞", 那真的要好好思考這個系統的整體價值. 想當初為了堅持某種理念而打掉重練的 ZD 43, 沒想到如今會走到這樣尷尬的地步


43走到這邊也差不多是盡頭了
得到的結論就是完傳統DSLR的架構怎麼玩都不打不贏Canon/Nikon
看看同樣有大片幅的Pentax/SONY就知道了
去年也是和O一樣不到10%的市場
基本上應該不會有人買新的43的系統了
不是買APS就是m4/3

除塵/Liveview創意人家可以學習
但是雜訊和對焦還是挨打
E5的出現不過是對Olympus一路走來的玩家有個交代
好歹除了一台防塵防滴,勉強可以和D300s/7D競爭的可錄影DSLR
這可是4/3第一台可錄影的DSLR,也算是世界初?.....

看看隔壁的P家就知道了,小片幅縮短後鏡距
拿掉反光鏡,逼著C/N拿出電子技術出來競爭
不到一年就拿下10%的佔有率
相比O家多年的E系統
就知道要玩傳統DSLR是玩不贏CN的
大家一起打電子技術混戰EVIL才是王道
話說當年CN也是用這招把德國一票的相機都玩到破產....

至於ZD鏡
如果Olympus模組化的方案很成功的話
應該可以轉接m4/3啟用相位對焦
就像是L鏡接到APS鏡頭上面一樣
雖然體積大但是還是有人願意買單的....
nagasitori wrote:
您貼這種照片其實意義...(恕刪)



運動攝影 陷阱對焦也是很重要:今天要拍一位跳高運動員飛過橫桿:
先把焦點調在運動員可能越過橫桿的某一點;
等運動員來到時:再按下快門

而不是從頭一直c-af 運動員到飛過橫桿時:才按下快門

尤其是長焦距望遠鏡頭:視野那麼小

祂和她的愛情 wrote:
運動攝影 陷阱對焦也是很重要


我想要說的只是

沒有人否定他的重要性

但並不適用所有的情況(應該不用舉例了)

讓我想到曾看過別人討論

A:XXX的AF好慢好爛
B:用MF不就解決問題了

是醬嗎
Dirty Deep Done Dirt Cheap
輕易發生的骯髒行為 wrote:
我想要說的只是沒有人...(恕刪)


E-5 在這些功能上:也不是很廢

仍然有達到一定的水準...

我今天 要嘛就是雙系統雙禨流!!


除了FF 全幅外+就是4/3

直接跳過APS...

也只有擁有2套系統:才能滿足
eychung wrote:
話說
Canon 剩粉嫩
Nikon 剩機身手感
Sony 剩帳面數字
Pentax 剩執行長
Olympus 剩相機後面的腦袋..(恕刪)


誰來個大統一啊?
祂和她的愛情 wrote:
...(恕刪)


如果讓小弟來拍,小弟一定是用C-AF從都跟到尾。運動場上突發的狀況太多了,這就是專業機需要高速、高精度C-AF的原因。如果只用陷阱對焦等一個點,錯過突發事件的風險太高。
職業攝影師是靠賣照片吃飯的,錯過任何一個精采鏡頭,對他們來說都是巨大損失。小弟平常用的焦段就是300mm~800mm,只要機身的AF性能夠強,長焦鏡跟焦並沒有您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nagasitori wrote:
如果讓小弟來拍,小弟...(恕刪)



你知道 足球比賽裡:雙方加起來總共有幾個球員嘛?


你要C-AF哪個球員?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