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傳聞 Olympus 及Panasonic將於9月發表Whole Frame DSLR

如果只做4:3, 3:2, 16:9 的比例, 感光元件做 18.86mm x 13.0mm 比原來的長一點點就夠了吧. 這樣成本也增加不多.

直拍轉相機比按按鍵進選單快與方便很多. 不轉相機直拍在上腳架時才比較實用, 但增加很多成本.

這樣遮光罩的形狀也影響不大了.
dv9689 wrote:
如果只做4:3, 3:2, 16:9 的比例, 感光元件做 18.86mm x 13.0mm 比原來的長一點點就夠了吧. 這樣成本也增加不多....(恕刪)


同樣的 wafer,會少 14% 產能。另外,反光鏡等機構要重新設計,而且要比較大 .......
潛水 ........
audionote wrote:
看了一下,這種概念只是用較大的正方形CCD蓋住整個成相圈而已。
較大的CCD一定會有較寬的轉換視角
...(恕刪)


若構圖為正方形,那邊長只有 15.3mm x 15.3mm,轉換率為 2.35
潛水 ........
canape wrote:
不過 如果選用16:9 應該也會挑戰鏡頭 邊角的畫質 ....


想想原來 4:3 比例
畫質可能最糟的地方
就是四個邊角

再看看鏡頭成像區域是一個圓
從圓心開始往外,畫質會變糟
但是 16:9 跟 4:3 的邊邊角落,距離圓心的距離是相同的
所以除非一開始這鏡頭的設計成像就是 4:3 矩形
不然正常的鏡頭應該畫質是相同的

所以 16:9 跟 4:3 針對這種狀況有什麼不一樣
答案是“沒什麼不一樣”
畫質最糟的地方同樣也是四個邊角,而且畫質跟 4:3, 3:2, 1:1 一模一樣

我只想到, 買新機身要測 CCD/CMOS 壞點的時候, 變成 每種比例以及正拍翻轉 都要測(4*2), 因為都有用到不同的區塊.

不過 OM 都用 Pixel-mapping, 壞點的問題也就還好, 就怕有壞一整塊的...


約略算一下:

若對角線都是21.64
則16:9 用到最寬的寬度是18.86 mm
則要橫握直拍的正方型是18.86*18.86 面積355.7

1:1 格式時
15.3*15.3 面積234.09 CCD使用率0.658

4:3 格式時
17.3*13 面積224.9 CCD使用率0.632 <-- 原4/3系統

3:2 格式時
18*12 面積216 CCD使用率0.607

16:9 格式時
18.86*10.602 面積199.95 CCD使用率0.562

因對角線各格式都是21.64
而DSLR鏡頭的等效焦距都是以對角線相對於底片的43.26算
所以嚴格說各格式的等效焦距都要*2
16:9雖廣一點,但高度小很多。
正方形的唷
感光元件變大 感覺真的在進步
但我想到要是這樣
我最先想到 這樣在拍攝時 在構圖上 真是一大挑戰壓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