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E-M5好驚人阿!!!


BlackXX wrote:
今天EM5預購這麼多不是因為高ISO真的比別人好.也不是外型長的復古.它賣的也不便宜


我4/1拿到第一批, 而且在4/1前三天才發現有這台機子
會買完全就是因為它的外型耶
其他功能完全沒做功課 XD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ightemplar/
BlackXX wrote:
片幅跟iso有什麼好吵的
當初4/3訂下這片幅就已經決定先天較別人不良了
不論景深等其他光學
片幅較小本來在於雜訊上的處理就會比APSC甚至全幅還難
況且創立這片幅的品牌居然對電子還比較不在行....

但回頭想想 版主開板的時候的"好驚人"的意思是什麼?
對我來說~從前4/3系統在雜訊..哪台敢大膽的跟APSC甚至全幅來比較..
我的想法是~好驚人~居然4/3開始能跟APSC的較大片幅比較了
終於有能用的iso 1600了

從前在4/3發表時 雜訊及畫素問題就一直處於劣勢
但我相信大家慢慢的會接受這塊只有全幅1/4大小的片幅
電子技術進步很快..我用數位相機不過10出頭年..但他的進步對我來說是突飛猛進
但光學技術的進步可是慢多了..
Olympus當初在4/3鏡頭的設計時..先把光學的部分建立起來..每顆都可圈可點..
到了現在開始慢慢追高ISO的部分

但你能想像在10年後感光元件會進步到什麼程度嗎?
進步到各廠ISO 25600可用的時候??? 再去吵128000的時候4/3片幅的雜訊還是比較多嗎?
回頭想想 到底ISO要進步到什麼程度才夠...低ISO的畫質是不是也很重要....
或許有人覺得ISO是一台相機最重要的...但請看看EM5的其他特點

今天EM5預購這麼多不是因為高ISO真的比別人好.也不是外型長的復古.它賣的也不便宜
它結合了很多實用的功能
非常有效用的防手震..能有信賴感的防水防塵..表現不錯的EVF
請綜觀這些再來評論他的好壞..




應該要比低ISO阿
E-5的低ISO是可以跟D3S與1D IV相比的!
良好的條件下還能贏人才是真實力!
E-M5低ISO也是緊追在E-5之後

並不是低ISO下每台都會很優,其實還是可以比出高下的!



Hightemplar wrote:
我4/1拿到第一批,...(恕刪)


這表示大大的銀彈充足...
雖然我也是第一時間預購..不過我至少看了一下它的規格...XD
相機是拿來拍照的吧?
基本上不會拿台4-5萬甚至10幾萬的相機當裝飾
到處炫耀你多有錢...
那就趕緊拍些美美的照片PO上來
分相拍照心得OR參數設定
其它的爭論都是無意義的
因為各自有喜好與偏見
自己生的長的再醜也會覺得可愛
不是嗎?

samice811 wrote:
應該要比低ISO阿E...(恕刪)


比低iso, E-M5非常吃虧喔

因為它是200起跳

大太陽下想用大光圈拍就爆快門啦, 只能上減光鏡
https://www.flickr.com/photos/hightemplar/

Hightemplar wrote:
比低iso, E-M...(恕刪)


所以KIT光圈只有3.5起跳

希望未來能來個韌體更新,Lo 1.0擴展
MasaruRi wrote:
假如你描述的這些相機...(恕刪)


Masaru大


我想,E-M5為何這次會如此受到關注,預訂會破紀錄,就像很多版友也說過的「畫質與可用ISO的提升」、「五軸防手震」、「外型」、「動態攝影果凍問題的解決」、「EVF嵌入機身的便利性」...等。
這些新技術或功能的增加下,其大小 121×89.6×41.9mm( 含電池重約425g),相較E-P3 122.0mm×69.1mm×34.3mm(含電池重約369g)或 E-PM1 109.5mm×63.7mm×34.0mm(含電池重約265g),在大小或重量沒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就能做到如此的功能與技術提升,不就是讓人值得鼓勵與驚艷嗎?
E-M5目前被攻擊的ISO或片幅問題,已是老調重談,也只能拿這些問題來猛攻4/3片幅,在被說得如此不堪之下,4/3都還能有這樣的進步與表現,那條件如此優於4/3的APS-C不是更應該要感到羞愧才是~

攝影是很簡單與愉快的享受,為何都一定要甚麼片幅贏甚麼片幅,何廠牌優於何廠牌?

以貶低它牌來塑造自己所持有品牌的優越感?

甚麼片福、大小都不重要,重要的不就是好好掌握你的相機,拍出你喜歡的照片,不是嗎?


ryanpoiu wrote:
大概是因為在這世界上...(恕刪)


那我們年紀應該相當,國中時父親送我一臺 PENTAX ME~
那時多用櫻花軟片 100 或 400,也較常用ISO 1600 / 3200 拍天體(那顆粒真是粗的很,不像現在高 ISO 縮縮圖就比較感覺沒那麼嚴重)。
不過我還搶了第一批,除外型外,更看上它功能與畫質的提升~
我覺得是因為標題下得太聳動"...好驚人阿!!!",所以才會有人提出疑問。
現在大家都喜歡用誇飾法來修辭,語不驚人死不休。

不過我之前看類似DPreviw等網站,看ISO表現時,不是也用100%下的截圖來比較嗎?
原本只是單純討論ISO,怎麼會又談到外型及其他功能呢?
大家都很會拉丫.....
MasaruRi wrote:
假如你描述的這些相機,他的凸很大是向 Canon 機械機時代致敬,那引起的騷動可能是不一樣的...
假如 E-M5 只在造型上花功夫,而忽略相機本質上的功能,那我同意你說的,但...... 是嗎!?

向舊時代致敬的作品其實沒什麼不好,很多相機廠都這樣做(你也可以說他蝕老本),現在的相機(尤其你手上這幾部)現代感太重(塑料感、圓滑)說真的跟舊時代機身質感上差很大,用過機械機就知道我在說什麼。雖說 E-M5 還是無法重現當時質感(小缺憾)但他仍有那個影子在,對於曾經用過 OM 機的我或其他人,或是來不及參與那個時代的人(只看過爸爸拿),他是一種特殊情感,這不是 ISO 有多高、動態範圍可以多大、價錢多便宜等等可以衡量的。也許你會覺得空洞,但人本來就有情感在,所以也許你等 Canon 的無反光鏡機,可能還比較有愛(Canon 出有軍艦部的 AE-1 數位版說不定你還是會乖乖去買,因為有愛)。

喜歡在戶外拍照的人都知道,用 LCD 取景是一件多折磨人的事情,E-M5 的軍艦部用來內建 EVF,其實仍有它的意義在,當然可以外接,但有內建不是更好用,戶外我想用 EVF 取景又想用外閃補光,你覺得外接搞起來會多麻煩??

M4/3 並非一味的做小,而是體積與畫質上的一個平衡,雖然 E-M5 有軍艦部,但實際上他仍是很嬌小的機身,我想這點並沒有違背 M4/3 的精神。


應該會像你說得引起騷動
不過那跟我沒關係

我比較注重實際上的使用
就像有的人說笑時會揶揄N家的紅色三角是紅內褲
或是C家人常戲稱L鏡是綁紅色像皮筋一樣
難道N家的人就會介意拿紅內褲拍照?
或是有人會認為鏡頭綁了紅色像皮筋就能拍出好照片?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還是會欣賞一台本質內涵好的相機
而不是光以外表作論斷

~~~

E-M5當然不是只在造型上花功夫
不然我也不會對它有興趣
不過
如果一台相機有充實的內涵
結果買它的人就像前面說的是為了那塊復古造型去買的
那不是挺本末倒置的諷刺嗎?

~~~

向舊時代的作品致敬很好
只是舊時代也有很多旁軸沒有凸那一塊
不能因為有沒有凸就當做有沒有致敬的基準
而是要看整體性的

~~~

如果說OM機的時代對沒參與過的人有特殊情感的話
我只能說那對於我們這種有參與過那個時代的人其實更有的特殊情感
(不過我們家三代拿的那台是美樂達啦...)
我相信01上面有不少我這種大叔級的...
或是更資深的前輩們
我們曾親身參與過那個年代的感情
絕對比沒參與過的人多和深厚

不過所謂的特殊情感
如果只能依附在機體有沒有凸一塊的表像而不是內涵
那還真是挺虛無的

反過來說
如果今天出的是沒凸一塊的仿旁軸機復古造型數位機身
你就會覺得它沒意義稱不上一台好相機嘛?
應該沒這麼膚淺吧

~~~

我超喜歡在戶外拍照的
不過沒有用LED取景的困擾
因為我用的是光學觀景窗...

EVIL做個外接電子觀景窗也不是什麼希奇的事了
而且O記很早就開始這樣做了
說難用嘛?
應該也不會真的難用到哪去吧
甚至於O家外接式的電子觀景窗還可以垂直觀景
讓取景的角度更有變化

要說有什麼缺點
就是得多花一點錢去買
所以預算形的買家可能就會縮手吧
不過對我來說這不算問題
所以我自然會希望可以有自由選擇外不外接的平整版本囉

~~~

E-M5雖然嬌小
但是以攜帶性來說
事實上還是比不上也是O家的E-P系列
所以如果能有一台E-p類型的體積E-M5內涵的機體
難道你會只因為沒凸一塊而覺得不好?
應該也不至於吧





ryotung wrote:
那我們年紀應該相當,國中時父親送我一臺 PENTAX ME~
那時多用櫻花軟片 100 或 400,也較常用ISO 1600 / 3200 拍天體(那顆粒真是粗的很,不像現在高 ISO 縮縮圖就比較感覺沒那麼嚴重)。
不過我還搶了第一批,除外型外,更看上它功能與畫質的提升~...(恕刪)



喔喔~(握手)


說得好也搶得好
除了外形之外
更該看上的
更應該被欣賞的
是那功能與畫質的提升阿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