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快訊】Olympus宣布將出售影像業務! 原因直指智慧型手機發展導致市場萎縮

stanmkl wrote:
m43大部分鏡頭比F(恕刪)


我自己也是O家粉絲, 一路從E-330到E-M1 玩了數十個O家機身一定有 ,
但鏡頭都只是基本款,要求並不多

但是新手想入O家看到現在這些高單價的機身, 我想應該都會卻步, 查了現在市價
基本入門款 E-PL10 單機身要價2萬元左右 ,
FUJIFILM X-A5 15-45mm 微單一機一鏡2萬都還有找 (多出來的錢還可買原電1~2顆)
機器雖然各有優劣,但新手不會想那麼多.....新手會怎麼選??

像我是沒有多少鏡頭包袱的O粉,想換機.....
E-M1 Mark III 旗艦要價 5萬5左右 ,FUJIFILM X-T4 旗艦單機身5萬還有有找
這5000元價差, 有些人覺得不多了, 但是當你花了5萬元後,要在拿5000元出來就是割肉
(這5000元還可以去買2顆以上的原電!)

講了那麼多, 只是質疑.....或許O家訂價策略是個問題點?
當沒有人搶M43市場時你可以自己獨大 ,把自己產品優質化然後去提高產品的價格,
但是現在M43還有P家在搶食, 想要入門M43很多人當然會先選P家 ,
必竟很多人想要的只是實用而不是高貴質感路線!
拍的到好照片比照片拍的好重要多了!!!
8年O粉歷程
E-PL5 --> E-P5 --> EM5MK2 --> Pen-F --> E-M1MK2
其實看到O家發展,會變成這樣真的是自找的
市占明明還贏過Pana/Ricoh-Pentax卻先死

2015年初EM5MK2發表,2016年初Pen-F發表
2016年底發表EM1MK2
2015-2016年的O家看起來是很有希望的,那時候12-100的手持6-8秒驚艷多少人

但O家在2017-2018完全停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直到2019年初才有EM1X,但是方塊機的專業用家族群有限
2019年底EM5MK3整整晚了一年以上才發表,更別提在2019年中EM1MK2大更新就足以打趴EM5MK3
2020年初EM1MK3上市,但也差不多是EM1X的規格
正常發表腳步應該是2018年初就要上EM5MK3,然後過幾個月更新放給EM1MK2
2019年初出EM1MK3,EM1x直接不用出,真的要的人自己會去買EM1配垂直手把...
然後市場最重要的入門和中階機,EPL一直換皮
永遠都是1600萬畫素感光元件,至少該像P家GX9用上IMX269吧
鏡頭的發表也是非常緩慢,pro鏡一顆比一顆大和貴
看看隔壁Panasonic,松萊鏡的重量大小和焦段實用度吧
多少43時代經典焦段是由P家完成的

目前是不打算出清跳家,手上的器材打算就用到壞吧@@
至少再用個5-6年不是問題(想想5年前還在用E-P5拿到現在也不算過時)
obicome wrote:
但是新手想入O家看到現在這些高單價的機身, 我想應該都會卻步, 查了現在市價
基本入門款 E-PL10 單機身要價2萬元左右 ,
FUJIFILM X-A5 15-45mm 微單一機一鏡2萬都還有找 (多出來的錢還可買原電1~2顆)
機器雖然各有優劣,但新手不會想那麼多.....新手會怎麼選??


m43最大優勢在於鏡頭群,
比apsc要輕便有輕便,要畫質要不會輸太多

但新手就沒辦法一下子知道這麼多,
除非是有資深的朋友跟他解釋
(好像有朋友在選m43還是apsc無反,我就成功說服他買了m43)

然後市場上的新手們只能從各種表面資訊去選擇,自然地走向了F家去.......哀
台灣水貨商好像已經不想進松下的M43鏡頭來賣了

感覺松下公司貨跟水貨價差不大
尤其機身的贈品價值高
買公司貨比較划算
水貨商不進也合理
RogerF200 wrote:
家粉絲, 一路從E-330到E-M1 玩了數十個O家機身一定有 ,


無聊看了電商賣場
OLYMPUS PEN E-PL10 + 14-42mm EZ KIT .......... 24990元
Panasonic DC-GF10K 12-32mm ............................12390元

要不是O家現在有活動的話 .......... 一樣的M43系統
大概是買一套 E-PL10 價格就可以買到兩套 GF10
這要新手怎麼選呢?
拍的到好照片比照片拍的好重要多了!!!
回應Wahaha 大大

小弟長年用松下相機

對焦模式通常只用單點AF tracking ,假合焦改善很多!
多年前經歷過43停止開發的時代,沒想到這次是olympus直接說不玩了
我自己的心得是: 可惜了,但不意外
手邊現在已是多牌相機(皆是二手貨),不想批評感光元件,因為我想那是olympus的特色,但幾點心得提出來
1. 價格偏高,相同等級的相機我不會考慮olympus,特別是我看到e-m1x的價錢後, 我第一個問題, 這是要賣給誰?
2. 鏡頭越做越大,還記得我使用m43的初衷是,帶得出門的相機,結果現在鏡頭越做越大顆,特別是pro鏡,完全不會有購買的慾望,我只想用我的20mm餅乾鏡,雖然對焦慢一點,但至少拍地開心不垂頭
3. 行銷不足。不說canon有時會舉辦攝影馬拉松,那olympus呢? 多年來我只記得宮崎葵有過代言過相機, and then?
說來說去, 總之就是沒有作出符合市場的需求, 那被市場淘汰也不意外, 手機的開發我覺得就腳步跟市場跟得很緊,olympus不玩了,可惜,但不意外,但我還是會繼續把手邊的e-m10ii用到壽終正寢
https://www.youtube.com/@egaegakimo
FF無反也開始有IBIS,第一個不妙;各大咖紛紛加入FF無反戰局,棺材上最後一根釘子;

一樣以萬元做單位的消費,FF無反的優勢很容易被看見,既然除了手機之外還要麻煩多帶一台可換鏡,那不如一次到"頂"算了,而且整體花費不見得比較高(即使焦段涵蓋範圍會比較小);M43從GF2開始用起,那是對當時DC畫質不滿意,高階單反又太大不方便隨身的折衷方案;後來APS-C無反也開始發展上市,也大都有買來試試;有蠻長一段時間在實驗抉擇方便攜帶的小無反,兩者間互有拉距,是後來M43陣營多出了一些高階變焦鏡才佔了上風,可以PK掉富士索尼的APS-C,不過還是替代不了C家APS-C的單反與無反,因為它們還是有與FF相互支援的優勢(尤其新一代的32MP) ;很抱歉這麼講,假如有人拿槍抵著我的頭逼我只留一個系統...恐怕還是秒答FF;這是M43一直必須面對的"困境",當整體市場更萎縮加上FF無反滿天飛的時候,要再撐下去就很難了;至今Oly棄守...惋惜但不驚訝;
RogerF200 wrote:
感覺松下公司貨跟水貨(恕刪)


不知台灣情況怎樣,我香港人。

幾年前曾經想個 Panasonic 的 GM (忘了什麼型號)的 kit 組送女王,到處都沒有貨,店家說 Panasonic 的機海策略每半年到一年就改款,跌價太快,都沒人想買,就自然沒人入貨,不論水貨或公司貨。

這情況比 Pentax /Ricoh 還要差
naviblue wrote:
8年O粉歷程E-PL5(恕刪)


沒錯,之前EM5III,延後很久才推出,推出後居然只是em1II的縮小版,然後em1III是em1x的縮小版,就覺得這家公司好像哪裡怪怪的了,所以本來很想換機也就此打住了。
相簿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hris7549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