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Olympus E5將會模組化?

ACON99 wrote:
景深就是不管你科技再怎麼提高
大片幅跟小片幅天生就不一樣的地方


片幅大小戰過很多次了
景深未必越深越好
很多時候拍風景景深要深還必須要縮光圈
攝影的時候有時候景深反而要深還比較好
3CCD也是同樣的道理
全幅和APS根本無法實做

片幅不是越大越好
不然現在應該是120片幅的天下
說穿了只不過是平衡性而已
BamBamBam wrote:
舊鏡頭可以繼續用嗎?


理論上可以
這也是為什麼Olympus沒有出過大過F2.0的光圈的鏡頭
因為3CCD如果用4/3片幅
鏡頭大過光圈2.0就無法成功分色

julien wrote:
HD規格是解析度..和片幅沒有任何關係..很多有FULL HD規格的攝影機..感光元件都只有小指指甲那麼大...


另外一點不一樣的是:相片底片是橫著走的,攝影機底片是由上往下的,雖然用的底片都是135,但攝影機的感光幅面「全幅」實際上面積比較接近APS-C,也就是說,以攝影機而言,APS-C的片幅反而比較接近那個大小…(但是比例可能比較寬)

相片的所謂「全幅」其實對攝影機來說大了些,所以如果是考慮錄影這個功能,其實沒必要特別去想全不全幅這個問題,一來攝影機和相機的全幅不一樣,二來,錄影和攝影的畫面比例也不一樣,其實用相機的「全幅」去套在錄影上的意義不大。
alphones wrote:
另外一點不一樣的是:...(恕刪)



是的..這一點我在103樓也有提到..在電影上的全幅其實是類似aps的大小...
和拍攝相片的規格是不同的..也因此在影片拍攝上並不需要去追求所謂的全幅..
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存在...
ACON99 wrote:
在相同科技下
大片幅對解析度提高有優勢



我想你對拍攝影片的科技有點誤解了...
實際的狀況就是..在相同的科技下..感光原件的片幅越小..對解析度的提高越有優勢...
感光原件越大..就需要越高的科技來達成高解析度影片的拍攝...
所以大片幅能拍攝Full HD影片的機器..比小感光原件拍攝Full HD影片的機器來的晚普及...
這就是在相同科技條件下大感光原件的限制..

如同我之前講的..拍攝影片的解析度高低..難處不在機器本身...
而是在週邊其他東西的規格..同樣解析度下..感光原件越大片..檔案越大..流量越高..
所需要的處理系統要越快速..儲存系統的容量要越大..這些才是影片解析度提高的困難點..

所以以前CANON的EF接環攝影機要做那麼大一台..賣那麼貴..因為當年的科技無法把它做更小更便宜...
而同年代相同解析度的小感光原件機器就可以做很小..差別就是畫質遠遠不如專業的機種...
但是要到相同解析度是一點也不困難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感光原件越大..在高解析度下的畫質優勢越高...
而不是能達到更高的解析度...

Windwaker wrote:


鏡頭大過光圈2.0就無法成功分色(恕刪)

WHY???


十五個字十五個字十五個字
鬼扯

現今相機最高解析度(最高畫素)
不是中片幅的哈蘇 就是馬米亞等等

不是135單眼
也不會是DC

當EOS-1D4可以16Mp 每秒十張連拍
資料量大約 50~100MBYTE/s
AVCHD 的24Mbit/s 根本不是問題

只能說以前做攝影機的廠家不太想讓好貨民生化
能賣貴就賣貴

ACON99 wrote:
資料量大約 50~100MBYTE/s
AVCHD 的24Mbit/s 根本不是問題(恕刪)

1 byte= 8 bits..............
大多數手上有老鏡的人,上135全幅之所以有必要性,是因為他們長年來對鏡頭焦距數字與視角的換算已經有一個慣性,上135全幅他們拍照時才不會混淆,這才是他們重視的事。

對專業的攝影工作來說,全不全幅,同樣是著眼在「我需不需要另外建立一個鏡頭選擇的邏輯」,有點資歷的攝影師,從取景範圍直覺就能反應該用那顆鏡頭,片幅太大太小都會干擾這個長期建立的反射動作,萬一你得在兩種片幅間交換工作,就知道同樣35mm鏡頭,一下視角小,一下視角大,那是很痛苦的事,越資深,這個轉換的過程就越痛苦,上全幅,或者說「沿用相同的片幅」有他的必要性在。

然後回到景深的問題。

ACON99 wrote:
景深就是不管你科技再怎麼提高
大片幅跟小片幅天生就不一樣的地方


想想錄影跟攝影不一樣在那?

拍靜照,一張脫焦重拍就是了,錄影,一個地方脫焦可能就要整段重來,自己拍也就算了,頂多被家人嫌說「你技術真爛」,拿來營業,這是會死人的,一個鏡頭重來有多少東西要重來?拍攝成本要多幾倍?

當然,要堅持不管脫焦的問題也無所謂,但是仔細想一個問題就好:全幅相機,光圈不用大,F2.8就好,找個人隨便前後左右走個兩步,開連拍,不管用什麼方法,總之就是要讓每一張都正確合焦,一失焦就重新再來。

親自試試看,然後,我們再來談錄影時「景深」是否永遠是淺的比較好這個問題。

ACON99 wrote:
也就是單眼相機攝影唯一的獨特之處
其他的東西DV早就做出來很久了


但是這個獨特之處(淺景深),一來讓老手(選擇鏡頭焦距時)不習慣,新手容易出包。

用5D2拍片有很多理由,但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跟全幅攝影機比起來,他實在便宜到靠背,Sony也有一台營業用135片幅3CCD的錄影機,不貴,七位數起跳。

當然,淺景深是有考量的,但是大部份APS-C就可以辦得到了,再淺下去,說實話,用來賽豬公是很爽,真要用來錄影會讓人X到翻掉…

ACON99 wrote:
盧卡斯在拍星戰第一集時早就超越1080P
那就是未來全幅機超越現今HD的雛形


-____________- 老大,那是電影,只要你院線播映設備跟得上,你要用十倍HD的解析度下去拍也行啊。

OK,現在我們就來拍四倍HD的影片,拍完第一件事你會作什麼?轉檔,你得先轉到Full HD 1080P 才能放到電視上,或者分享給其他人,不然就只能在相機上回播,這不是很諷刺嗎?

不用說到未來,相機破千萬畫素多久了,有多少人家裡的螢幕解析度可以讓相片不縮圖就直接全螢幕1:1播放的?那得等到我們桌上的螢幕解像力至少有手機螢幕的水準才辦得到,但是要等到電視跟上來,又不知道是N年後的事了。

全幅機這個「未來」,對電影來說已經是「過去」,對一般人來說,卻很可能是永遠追不上的未來。
hedevil wrote:
WHY???

十五個字十五個字十五個字)


因為4/3片幅的情況下
大於F2就沒有直射光

類似全幅光圈要小於F4才有直射光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