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快訊]Olympus E-P1台灣實機發表無公佈售價

我喔,想換E3耶XD
拍婚禮E620+大閃燈+1454 實在是非常的不好拿,對焦還是不夠爆力
不過...也要有人跟我換啦...
E620還是很好的
目前已知黑紙白字寫出價格的地方有:
1.Olympus線上購物(日幣計價)
2.Amazon線上購物(美金計價)

假設A=機身 B=14-42 C=17餅乾 D=OVF E=加到3年保

在Olympus線上購物的價格為:
1.A+B+C+D+E = ¥129800 (約台幣44372)
2.A+C+D+E = ¥109800 (約台幣37535)
3.A+B+E = ¥99800 (約台幣34117)

看起來,多了14-42(=B)的價差是¥20000 (約台幣6837)
多了餅乾配OVF(=C+D)的價差是¥30000 (約台幣10256)
推測3年保的單機身是¥79800 (約台幣27280)

看起來還挺貴的,所以接著我們來看Amazon的分析數字。

A+B = $799.99 (約台幣26332)
A+C = $899.99 (約台幣29623)

單購的價格,很妙,14-42跟餅乾的價格一樣
B=$229.99 (約台幣7570)
C=$229.99 (約台幣7570)
D=$99.99 (約台幣3291)
E=$59.99 (約台幣1974)


結論是:
買14-42Kit,Amazon便宜了台幣5811元。
買17餅乾Kit配OVF,Amazon便宜了台幣2646元。


如果你是買14-42Kit組加購餅乾配OVF那Amazon便宜台幣5204元。
如果你是買餅乾Kit加購14-42配OVF那Amazon只便宜1922元...

p.s. 匯率使用1美金=32.915台幣,1日圓=0.34185台幣
centerseed wrote:
我喔,想換E3耶XD...(恕刪)


我想換E-30耶!
www.flickr.com/photos/kaorss/
alexlee36 wrote:
..派美眉..你沒有...(恕刪)

那顆14-42收起的問題就跟Leica M族那些縮頭鏡的感覺一樣吧.
以前的人也是須先把鏡頭拉開到定位才能用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jason206 wrote:
忍不住上來插句話.....(恕刪)


本棟大樓最衷懇
view camera
光圈快門都在鏡頭上
除了移軸功能,機身只是暗箱的時代


Twin Lens Reflex
上觀景下拍攝
反光鏡固定


Range Finder
以連動測距儀對焦之相機
運用鏡片組對焦的開始


Single Len Reflex
機械技術進步,布幕快門比鏡間快又準(相對)
反光鏡反彈技術也成熟


Point & Shoot
"對著拍"即可(隱含早期泛焦後期AF之內涵)
俗稱傻瓜機


於此
Olympus Bridge Camera, 可說是不可換鏡的正宗單反Single Len Reflex
Contax G1/G2, 可說是可換鏡的正宗傻瓜Point & Shoot

.......................................................................................................................

我相信很多人養樂多亞當樂都叫「養樂多」,野狼金勇KTR都叫「野狼」
Scooter早期只是偉士牌機車的一個型號,在台變成所有後來"類似"文車"的泛稱
Note Book早期只是IBM電腦的一個型號,在台變成所有後來"類似"輕便電腦"的泛稱

歷史告訴我們誰先進入市場又成名,該產品就他說了算

"So compact, so light", "Enjoy easy shooting anywhere, anytime" - these were the catchphrases used for the original "Pen" - a compact film camera that made its debut back in 1959. Today's PEN is inspired by the same concepts. What made it all possible was the new Micro Four Thirds System standard. Just as the incredibly small size of the original Pen cameras was based on the revolutionary idea of the half-frame camera, which took pictures at half the size of 35mm film, the new PEN was made possible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 Four Thirds System, which has facilitated a dramatic reduction in camera size. Our goal was to create a camera that is as portable as a pen, just like the original.

"不是輕便相機. 也不是SLR. 這是一台PEN!"




個人意見是別再"SL"了
都SL幾十年了,還沒見過新的TLR新款啊~(也剩學生用顯微鏡和Bolex 16mm還有三頭龍啊)
Reflex沒了就沒了嘛
當年是為了輕便又想觀景才搞出Reflex+五菱鏡這麼小的finder+這麼複雜的機械
Pentax LX/67可以拔掉五菱鏡變腰平也是我心中的帥設計
我真正的意思是...大家都愛大螢幕啊~
把眼睛往鼻孔大的Finder一直塞實在是時代的錯誤啊
堅守Reflex導致Live View很難設計更是"緣木求彈塗魚"等級的不可思議
(如前述當年是為了輕便又想觀景才搞出Reflex+五菱鏡這麼小的finder)
君不見電視攝影師的Finder裡的LCD其實比DSLR機背LCD大小有得拼喔
科技讓我們輕易擁有LCD觀景窗,大小還直逼120中片幅腰平觀景窗,這是幸福
就讓Reflex隨實體快門一起消逝吧~
(韌體快門精準零故障又省成本,熱愛快門聲就來連署請廠商開放下載MP3檔



個人認為InterChangable Compact聽起來還蠻帥的
一縮寫...ICC....


Changable Compact?

CC......
7nt wrote:
Pentax LX/67可以拔掉五菱鏡變腰平也是我心中的帥設計...
讓Reflex隨實體快門一起消逝吧~....
(恕刪)


與前面搞不清楚定義,發言又那...瞇武斷的文章相比
這篇算是提綱契領幫大家做了一個整理


不過7nt大文中到底是不想要五稜鏡還是不想要反光鏡
好像沒有說的很清楚

反光鏡+可拆卸五稜鏡這樣的結構
不只LX
從Nikon大F、哈蘇、祿萊等
都有這個設計
其實還蠻普遍的

若僅討論功能性
低角度場合用腰平取景是很方便
但是討論爽度與實用性
就牽涉到片幅問題了
135太小,腰平看起來跟120完全無法比較
而事實上6X6 120系統的五稜鏡
幾乎都是選配
(6X45則還是標配,如可拆換的C645)

至於Reflex與實體快門存廢的議題
若攝影的目的僅是擷取影像
這也許是很好的方向
但是就人類五感體驗的需求來說 (機械錶、黑膠、紙張書寫....)
我覺得這是無法e化的

就我個人經驗
透過交換鏡頭經由reflex lens反射出來optic的影像
感覺還是比單純透過OVF的影像來的迷人
(我說的已經是比較高級的如Leica的三用finder或905SWC這類的取景器)
EVF就更不用說了

不否認技術會進步
但是要揚棄這些東西
關鍵不在技術面,而是使用族群習慣的改變

至於是否要另有viewfinder
與LCD大小無直接關係
事實上我還比較欣賞G1有EVF
畢竟不是什麼情況下LCD都很好用







alexlee36 wrote:
..只是14-42mm那顆.為了縮小體積的那個設計是不錯..
..但要從包包裡拿出來搶拍時.就便的不方便了..
..還得壓著unlock才能轉開鏡頭.果然沒辦法兩全其美..
..(恕刪)...(恕刪)


確定是您弄錯了...可以直接轉出來不需要壓unlock....
alexlee36 wrote:
..大隻佬出現了.....(恕刪)


幸會兩名帥哥...其實那天包包裡就放著GH1還有25/1.4..
原想說拿出來比大小...礙於太多人會"拍誰"

我也覺得上一句話怪怪的...不過那的確是大砲,旁邊還有一個加農砲


可惜忘了拿一顆電影鏡Carl Zeiss Jena DDR Tevidon 25mm f1.4 出來試試
這顆在GH1四邊會有暗角,因為感光元件較大的關係
原想帶去試試EP1,不然浪費了我花了4000鏡頭+2000轉接環含改鏡
不過話說回來P家的EZ變焦真的好用,選到了M+EZ...暗角就沒了
但畫數畫質就下降了...有一好沒倆好
SLR的隧道視感
RF(.72以上)的"無視差"視感
中判腰平的"畫面感"
(還有最麻煩的大底機,很有"作畫感")
各有操作的優勢和趣味

淺見以為LCD構圖方式最接近中判腰平的feel
(當然景深預觀的微妙氣味今日規格的live view LCD還是做不到)
(尤其是手動對焦從矇到清楚那一瞬間的"甜在心"感受)
我自己是都各有喜歡之處
同樣是去上班,平常捷運,遲到叫計程車,有複雜行程騎機車,甚至單車都各有活在當下的趣味


對新的"PEN"我欣賞它不鄉愿的設計邏輯
我自以為的推導邏輯是這樣:
因為「live view LCD」的觀景方式是前述多種中接受度最高的一套
所以自然可以取消反光鏡和五菱鏡
於是兼得無反光鏡之體積縮小,鏡組後距縮小等"傳統光學設計"上的"便宜"優勢
(來卡m系光學優勢參照)
而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
o家回溯廠牌的歷史傳承,以類似的外型設計融合今日技術和以消費者為思考的行銷定位
出現的這樣一台帥氣的新定位機種

我佩服他們的PM小組的guts,或許在上級交付m4/3的新核心開發任務後,能夠給出這樣一個project
公司也執行了
話題也起了
這真是一整個帥氣


未來大賣與否,qc.畫質或高iso等表現如何等等,並不會影響我對這台相機的現在看法
(我如果要買一台三陽國民車WOWOW,我是不會刁它高轉速表現,置物空間表現,之類的)

對我而言,這是2009最有梗的相機。



喔不,不只,是APS-C以來我個人最欣賞的相機設計!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