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花小熊 wrote:
這幾天在日本出...(恕刪)
@. @"
有幾個層面上的問題,在展示區如果只是試用,還真的不太可能知道機器性能在哪邊,包含僅僅簡單開箱文也能未必了解,這個和什麼牌子相機無關,單純自己的經驗,以前我也會去三創試用,或是有產品試用會的時候也去,而且去的很勤勞,早期相機王有penf試用的時候,我也會去試,但實際N個產品買下來用一陣子,都和單純N個產品試用上有很大落差,畢竟實戰及長期使用,和單純試用還是不同,沒辦法真的很清楚實力在哪。
另外A9配428GM+2倍鏡和EM1X配300pro,兩套我都有在使用,所以其實這兩家的優缺點或是幾斤兩重,不敢說100%,但至少實戰和使用上都已經很熟悉了,包含一些很細部的設定,針對不同主題拍攝方式都有影響的設定方式,都有很深入的了解了。
A9真正發揮他的實力是在近期韌體更新後,改善了對焦演算法,和加入新的實時對焦後,最近我才又把它拿出來常用,現在他比較像一台完整的旗艦機了,對焦咬的更準,對焦演算法更聰明了一些,也超越他的售價價值。
兩台機子,重疊的用戶並不太重複,原因在於價錢、體積重量、畫質差距,分的其實蠻明顯的。
如果只有10幾萬預算的人,就真的不用花時間去研究A9,因為配個428含2倍鏡,還得找個夠穩夠大隻的腳架配好的油壓雲台,你不燒個快50萬買不起來這整套 (全新的來說);體積重量的部份,只要你扛的動,A9會是很好的選擇,畢竟他還是整體比傳統DSLR全幅輕上許多,只要消費的起、扛的動的人,他還是會選擇全幅,即使你跟他們說aps-c或m43的哪裡好,也是無法憾動他們的想法,畢竟大底寬容度就好的一個優勢,還是蠻多人的優先選擇原因。
如果M43用戶,已經有數隻pro鏡,EM1X=M43的終極選擇,目前他還是對焦最好,和已經有導入ai對焦的產品指標,未來的任一旗艦機如果沒有這項特色,很快就會被淘汰掉,把對焦交給相機,構圖交給人,專注在攝影上,會有更好的拍攝成果,不需要分心太多在吹毛求疵在產品設定上,會是一項趨勢,且已經在發生了。EM1X 未來會導入更多模組,就會讓攝影是一種享受,而不是痛苦的在比器材、花太多時間在吹毛求疵

我是覺得它(EM1X)打的還蠻平均的
-需要整體重量比較輕的
-需要不常使用腳架的
-需要耐候條件很好的
-需要較深景深的
-需要內建景深合成的
-需要內建ND的
-需要長曝不要長時間除噪的
-需要操控性好的
-需要對焦強的
-需要連拍張數多的
-需要高解析度拍靜物的
-唯一能非常穩定手持拍攝長焦的組合
-回溯拍攝功能
...... 等等之類的,照顧的算是很全面、平均,如果把綜合優點都併入價格計算,他並不算是貴就是了。(一開始去試用時也是覺得貴,等到真的入手到現在使用好一陣子,反而不覺得他貴,還挺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