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阿法 wrote:
120機被也有全片幅...(恕刪)
現實上的觀察的確一堆人心裡想著"全幅才是王道"
經驗上要是提醒這些人它們奉為王道的"Full"不過是小不啦嘰的24x36mm,大抵上多是兩種反應:
(1)根本不認識APS與135以外的系統.
(2)要求吐槽的人先買台中片幅機背才有資格來吐槽這問題.
陰謀論一點來看,我認為問題出在當年打出"Full Frame/Size"這口號的那間廠商並沒有生產大於135片幅的產品.
所以教育使用者天空的極限只有到此似乎是比較明智的做法,告訴大家這個大小就已經Full了,沒有更大的了唷~

新世紀風扇 wrote:
讚啦~~~~ 可惜...(恕刪)
我覺得那個ZD 7-14的透視很頭痛
所以決定等M4/3的7-14..
rtsi wrote:
應該是這樣說, 廣角...(恕刪)
那麼這種情況之下,除了光路長度不同,失光不同,邊緣畫質不同之外,對於畫面透視感是否會有差異?
引用站內文章
雖然圖片不見了,但是他提到
用canon APS10mm(等效FF 16mm)與FF 16mm拍出來的
透視感幾乎相同,當然超廣角鏡是比較容易變形
鏡頭都會有針狀與桶狀變形問題,所以圖有有小變化
同構圖下APS可以拍出與FF差不多的照片
只是FF景深較淺
以上是相同像距、相同等效焦長、不同片幅所得的結論
針對前面ASRAAM前輩所說的,對於4/3的7-14透視很頭痛,想等M43的7-14
則是"相同片幅、相同等效焦長、不同像距"透視感的差異
針對這個部份,有人做過實驗了嗎?蠻想看看的...
akihindo wrote:
那麼這種情況之下,除...(恕刪)
Canon EF-S 10-22mm f/3.5-4.5 USM 的鏡頭尾端與 APS-C 反光鏡之間有增加鏡片組,
10-22mm : http://www.canon.com/camera-museum/camera/lens/ef/data/ef-s/ef_s10~22_35~45_usm.html?p=2
16-35mm : http://www.canon.com/camera-museum/camera/lens/ef/data/wide_zoom/ef_16~35_28l_ii_usm.html?p=2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