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補償存在相機測光系統作動的前提下,因為依照相機的測光系統得到的光圈跟快門,跟使用者眼睛看到的感覺跟想要的不太一樣,所以在上面 +/-,提供攝影者可以介入去改變測光系統測出的數值。在 M 模式,因為光圈跟快門都由攝影者決定,所有條件都是由人來決定,相機的測光系統基本上是沒有作動的,所以沒有曝光補償(去改變測光系統偵測的光圈跟快門值)的必要。
再仔細看 Nikon FE 的 manual,P.32提到: 「Compensation is possible by adjusting the shutter speed or the aperture by the indicated amount; also, compensation is possible by adjusting the exposure compensation ring provided for this purpose.」 (曝光補償可以透過調整快門速度或光圈,或是也可以透過調整曝光補償環達到同樣的效果。)
「Exposure compensation on the FE ranges in half stops from EV +2 to EV -2. However, when the ASA film-speed dial is set at ASA 3200 or 4000, the compensation ranges down to EV -1; at ASA 12, up to EV +1.」(FE 機身上的曝光補償範圍可以從 EV +2 到 EV -2,但是,當底片 ISO 撥桿設定在 3200 或 4000 時,曝光補償範圍則被限制最多為 EV -1,ISO 為 12 時,曝光補償範圍則為 EV +1)---我想後來 Nikon 數位機身的 Auto ISO 也是這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