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請恕我改變了以往介紹新機的寫法,關於E-520,在euyoung's soliloquy中有篇乘載夢想的靈巧雙翼,裡頭就已經非常完整的將E-520從頭到尾介紹一遍,作者的文筆、觀點、攝影觀念和技巧都屬上乘,是值得推薦一看的blog。
這邊只講講我之所以會選E-520的心得。

自從P6000的機身性能無法滿足我之後,身邊有在接觸攝影的朋友與01上的網友,或多或少知道其實我對Nikon D60是有興趣的,我也一度鎖定它來成為我人生中的第一台DSLR,身為N家迷不支持D60似乎說不過去。
同為入門機,D60比起前輩D40/D40x,多了CCD防塵機構和空氣導流裝置、D3下放的Expeed影像處理器,比上,和D80相比,更精準的白平衡、更可用的高ISO、更銳利的jpge直出,怎麼看都該選D60。
到至此之前為止,我的心都還在D60身上。

然而,自從看過euyoung's soliloquy這個blog之後,因為被Olympus與Ricoh的發色給吸引,所以也開始注意並研究起Olympus的DSLR。
這時,也讓我重新認識Four Thirds System(4/3系統)。

在4/3系統的設計理念下,我能享有DSLR的高畫質與高性能的同時,也能保有我一直很注意的輕巧體積與重量,這也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除此之外,與同等級的D60和450D相比,有著更多的實用功能與人性化設計,實在找不到不選擇它的理由。雖說4/3片幅在先天的限制下,高ISO的表現比起ASP-C來說還要約低個一級,但個人認為仍瑕不掩瑜。
雖說才剛發表的E-620,整體規格方面比起E-520進步頗多,TruePic III+ 影像處理系統、7點自動對焦系統(中央5點為雙十字)、暗部對焦能力提昇、可翻轉LCD、6種藝術濾鏡功能以及多種影像尺寸功能、每秒4張連拍、按鍵發光設計等,都是不小的進步。
不過考慮到自己的預算與攝影的需求後,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入手E-520,真的是一個划算的投資。

這邊先說另一個小故事。
今天大賣場閒逛時,在經過相機的專櫃也特別向店員借了Nikon D60和Canon 1000D與450D來試玩了一下後發現,手感方面E-520是最適合自己的(以我的手而言),450D的手感也是不錯,可惜我並不喜歡Canon的發色。
D60和1000D怎麼拿怎麼握就是不舒服,其實還滿令我訝異的。
因為我一直聽聞Nikon在手感方面一直都表現的不錯,N家的DSLR我沒試過,但我手上的P6000手感真的不賴,沒想到今天試了D60後,就是讓我一整個不順手,而1000D也是,再從我包包拿出我的E-520現場比較,真的好握的多,只能說,E-520比較合我的手吧!?
呵!難道上天早就暗示我將會踏入O記的世界嗎 (笑)

入手Olympus E-520這幾天以來,的確讓我有不小的挫折感。
我自己認為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
1、和DC相比,DSLR的功能變多變雜了。
雖然更高的機身性能能讓你追求更高層次的攝影品質,但總需要時間來適應。
2、使用OVF的拍攝習慣和使用LCD或EVF不同。
相信任誰像我一樣DC用久了,都已習慣LCD或是EVF來取景拍攝,而升級至DSLR後,就得用OVF來取景了。
我個人認為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是,當使用LCD或是EVF來取景,在你做一些參數設定時(如EV、WB、色調等),LCD或EVF能即時(同步)看到相對的變化,讓你當下就能看出照片的成果將會是如何。
而在我這幾天使用DSLR的心得,OVF就沒有這方面的特點,都得必須按下快門之後,才能從LCD上看見拍攝的成果,這是我從DC升級至DSLR之後最不適應的,但也漸漸適應中。
換個方向來想,用OVF拍攝久了,經驗也相對累積不少,以後就較能精準的控制當時想要的參數設定了吧!
我相信這是DC轉DSLR的必經之路。

開始使用E-520之後,我承認它是很有個性的一台DSLR。
希望我能儘快讓自己和E-520合為一體,享受駕馭它而所帶來的攝影樂趣。
============================同場加映============================

其實在入手E-520前,已先幫它購買了一支 Velbon Sherpa 443Q 專業三腳架。
Velbon這個品牌的三腳架在台灣的攝影器材店是比較難找得到,不過還是有一定的口碑與愛用者,像我就是無意間發現到它的。

話說有天我在露天拍賣在找尋心目中理想的D60時,在某個賣場看到這支三腳架,因為對三腳架沒有研究,所以也不認識它,但看到它所賣的價錢和是全新公司貨的誘因,我先上網做了一下相關的功課,發現以將近全新品價格的1/2,就能買到全新公司貨的Sherpa 443Q,不下手實在太對不起自己了,所以就馬上下標帶走。

會看上它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當然還有它的特點:
1、附上QHD-51Q球狀自由雲台,能更輕鬆靈活的調整各種拍攝角度。
2、超低角度拍攝,將中柱卸下後,可將三隻腳架的角度拉到最開,最低可達20.5cm。
3、鋁合金腳管,管徑23mm,質輕堅固,載重量可達1.5kg(搭配QHD-51Q球狀自由雲台時)。

以上這些功能是我目前先前買相機附送的腳架所沒有的,有了Sherpa 443這個新朋友後,在夜拍、室內或是其它需要用到它的地方,將能提供我更穩固、更信賴的拍攝感。

更多實拍請至我的 Flickr
♥ 文章同步發表於我的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