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E-M10 Mark III 拍運動及特寫鏡頭推薦

請教各位使用 O家 相機的大大,

E-M10 III 想用來拍小孩運動及特寫, 適合嗎? 還是要直接換S家的?
請問是否有推薦鏡頭呢? 謝謝.

再請教 -
1. 用auto 模式時, 感覺拍出來的照片都偏暗. 各位有這樣的感覺嗎?
2. E-M10 III 在使用上經常覺得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 對焦就會不清晰, 不知是否我在操作上有瑕疵? or 這是通病? (鏡頭 14-42mm, 1:3.5 - 5.6).

先謝謝各位的指教
2023-05-21 0:49 發佈
c2h1224 wrote:
E-M10 III 想用來拍小孩運動及特寫, 適合嗎? 還是要直接換S家的?
請問是否有推薦鏡頭呢? 謝謝.

我覺得拍運動不管哪一家至少要一管70-200mm f2.8,O家的話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可以到300mm,對於焦段來說算是有優勢,至於你所說的特寫?如果是為了淺景深當然是全片幅比較有優勢,如果是為了淺景深換S家也不錯。

要人推薦相機和鏡頭首先要寫預算,如果預算無限制的話推薦一定很踴躍。你沒寫是哪種運動所以不知道焦段夠不夠,簡單來說如果焦段比淺景深重要買顆鏡頭就可解決,如果淺景深比較重要換全片幅比較快。

你沒寫小孩運動及特寫是要用一顆鏡頭或兩顆鏡頭,如果要買兩顆鏡頭答案可能就不一樣。
Bello Mondo

是的,鏡頭的確更更更重要;

2023-05-21 14:40
andrea5

Bello Mondo 鏡頭每一顆都有特色越生越多[偷笑]

2023-05-22 10:33
c2h1224 wrote:
1. 用auto 模式時, 感覺拍出來的照片都偏暗. 各位有這樣的感覺嗎?
2. E-M10 III 在使用上經常覺得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 對焦就會不清晰, 不知是否我在操作上有瑕疵? or 這是通病? (鏡頭 14-42mm, 1:3.5 - 5.6).


1)測光一般分三種, A)整張相片, B)中央區域, C)點測光, 然後AI就會根據你的設定去猜, 不可以交給AUTO的, 我都是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 看畫面立即加減EV, 複雜光源常錯我直接用M MODE 或按下AE LOCK

2) E-M10 III還是入門機, 光線不好很難苛求, 加上被攝者如果有移動, 也一樣會不清楚, 另外是14-42只是50-100美元級數的KIT鏡, 也很難苛求太多。要升級可以考慮12-35, 有大光圈對焦又快。
Bello Mondo

測光模式各家稍有不同,但基本原理類似,網上搜一下就有解釋如何權重或分區,通常高階機身還有多點指定測光;只是貌似搞得如此複雜不如熟練的M模式,大致測要保留的區塊即可;無反都LV,這門檻真的不算高;

2023-05-21 14:51
1. 用auto 模式時, 感覺拍出來的照片都偏暗. 各位有這樣的感覺嗎?

除非光源條件太好到可以無腦,否則不會去調成P或Auto;你全Auto又小光圈的Kit鏡就怪不得相機了;我不知道你是否曾經用過所謂的”場景模式”,其實即使自動的參數側重點也有分啊,相機非手機,目前應該還不會幫你”自動分類”,沒Ai,不自動HDR,所以拍人拍風景拍狗拍美食的光源重點與快門速度…相機是”分不出來”的!

所以,至少,樓上M兄提到的基本測光模式,說明書上應該都有寫吧,頂多再配合估狗要去了解一下,否則你連正確地發問都辦不到(可能的變因太多),文字敘述會有點繁雜吃力又沒重點,還不見得能對症下藥幫得上忙;

2. E-M10 III 在使用上經常覺得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 對焦就會不清晰, 不知是否我在操作上有瑕疵? or 這是通病? (鏡頭 14-42mm, 1:3.5 - 5.6).

同上,你的問題描述本身就有問題,然後沒附圖也沒附Exif,這樣很難隔空抓藥作出精準判斷,因為很有可能無關對焦,更有可能的是原廠Auto多偏保守傾向的參數設定,快門太快,光圈又不夠大,所以大都犧牲ISO來取得一張景深夠不模糊沒手震、貌似基本”可用”但畫質感人的照片;

別覺得”奇怪”,若你懂看參數…那就甭提全Auto模式了,即使才半自動的S或A模式,相機也常會給出白癡的參數設定,所以大家稍微熟悉一點的,才幾乎都常用M模式嘛!

無論如何,先從看懂Exif做起吧;參數要能看”懂”,A、S、M要知基本,這樣你才得以活用曝光三角,屆時鏡頭不用問,應該大致也知道該入哪支了;


若只買器材而不看參數,通常還是達不到器材所能提供的極致性能與畫質;雖相機說明書稍嫌枯燥,但真心建議至少重點要有些耐性去研讀一下,先搞清楚最基本,然後再考慮買器材不遲;
mahoro1046

比我的解說全面多了[100分]

2023-05-22 9:33
Bello Mondo

我最常用DC,以前也常教親友用DC;即使傻瓜,最低限度也要去設場景模式的自動;相機大小不同,但基本原理一樣,所以自動模式參數太保守的毛病也多半斤八兩;照片有問題,先看參數設定,大致不差;看了常傻眼;

2023-05-22 10:02
想借問一下 O家的 300mm定焦跟P/L的 200mm定焦
拍棒球或室內籃球實用嗎?
想從大光圈的定焦下手
fromia wrote:
想借問一下 O家的 300mm定焦跟P/L的 200mm定焦
拍棒球或室內籃球實用嗎?
想從大光圈的定焦下手

最大的問題是你的位置在哪?如果你有攝影席確定距離比較好挑鏡頭,棒球通常比較遠O家的 300mm定焦可能可以,可是拍籃球不好拍吧!除非你的位置很遠。

我覺得首選還是O家的話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除非你確定300mm焦段還不夠,那就試試O家的 300mm定焦,距離如果太近只能拍大頭照。

黑貓
OM SYSTEM OM-1 + M.Z.300mm F4.0 PRO手持
600mm ISO500 f/4.0 1/640秒 無裁切


變焦鏡防守範圍比較方便200mm-800mm,一分錢一分貨當然還是定焦鏡畫質好,可是就是方便。

五色鳥
OM SYSTEM OM-1 +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手持
614mm ISO800 f/6.3 1/320秒 無裁切


焦段可以看影片判斷一下24mm-600mm
andrea5

mahoro1046 我也覺得像是豹,眼睛如果沒吃到光不好看,貓不好拍只有幾張抓到眼睛有光的。

2023-05-22 9:54
妖狐藍風

錄影防震很不錯....

2023-05-25 11:41
andrea5 wrote:
最大的問題是你的位置...(恕刪)


以棒球來說,在觀眾席的話300mm 那支鏡頭是否過長?
fromia wrote:
以棒球來說,在觀眾席的話300mm 那支鏡頭是否過長?

這點需要你自己判斷了,上面影片一開場就是24mm拉到600mm的全身照,不知道你想拍的效果如何?這個場地由上往下拍有點像是棒球場,距離要自己判斷了。

如果是在平面可參考這影片


如果是在平面拍特寫可參考這影片


通通是24mm-600mm,你想拍全身照或者半身特寫只能自己判斷焦段了,所以你的拍攝的位置很重要,這點只能你自己判斷了。
fromia wrote:
以棒球來說,在觀眾席...(恕刪)


40-150mm 這顆先用用,焦段不足的話,看有沒有辦法用位移來克服,譬如買前排座位。

還不行,就知道要入手那顆鏡頭了 ...
wahiko

拍運動位置比鏡頭重要

2023-05-22 16:36
謝謝各位說明,需要再多了解相機性能。

主要使用場合爲日常生活,戶外或學校球賽。
請問價格上有下列這顆1/2左右的推薦鏡頭嗎?謝謝。

我覺得首選還是O家的話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mahoro1046

40-150mm F4 PRO, 日後會降的, 但真的要等。如果距離不算遠可以考慮35-100mm F2.8

2023-05-23 0:09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