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PEN-F meets E-M1 人像拍攝體驗 (超長文)






PEN-F meets E-M1 人像實拍心得分享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其實猶豫了很久

主要是最近實在拍太多照片了,整理得好累

但是陸續看了一些PEN-F的測試文章之後

感覺還有一些內容想要補充,或是大家沒提到的

決定還是動手寫一下心得好了XDD


首先,開頭一定要先感謝一下站方管理員辛勤的維護論壇!


因為這次準備了不少內容,考慮了許多分段方式

最後決定用一段一段小故事的方式來呈現比較完整


1. 前言

這次文章會拖這麼久才開始動工,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要等朋友從CP+幫我帶限定版的銀PEN-F回來

說是限定,其實就是多了哥德體的F字樣貼紙罷了XD

但是多了這張貼紙,整個就是爽度+100% 啊~哈哈!





個人並不是什麼底片機迷,當然也跟頂頂大名的 米谷美久 不熟

所以當看到網路上幾乎每篇文章都一定要介紹一下PEN-F的歷史時

其實都是快速跳過...

文化底蘊這種東西,並不會因為多看了一位設計師的生平就功力大增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跟在下一樣,只關心這部相機到底好不好用,值不值得投資而已XD


如果是非理性的用戶,基本上應該不在我的勸敗範圍內

因為這些人應該早在我的文章完成之前就已經下訂了...


如果是較為理性、精打細算,或預算有限的朋友們

不妨看看這篇文章內個人對於這部相機的心得和想法

再來決定也不遲!

隨著文章進行,會在後面慢慢跟大家介紹PEN-F的操作、性能、優缺點等元素


2. 外觀與操作篇 - 黑機

黑色PEN-F(以下簡稱黑PEN),其實很早就入手了

當初有比較過兩種配色的PEN-F,其實都很喜歡

黑PEN 走的是內斂、低調的高質感

需要近距離,或是拿在手上才能感受的到








和E-M5 MarkII 相同的十字軸翻轉螢幕,是個人最喜歡的部分之一
直拍時低角度取景終於不用再趴在地上了




這次的蒙皮質感很好,完全承襲了底片機的觸感






電源開關模仿底片機的捲片桿,加上圓型的復古觀景窗,文青度破表呀!
但真的容易不小心就撥到電源導致關機,這點需要稍微注意一下了





轉盤部分這次有了重大改變,取消了以往長駐的場景模式以及組圖功能
在PEN-F上需要使用這些功能時需要先從選單切換到場景/組圖模式
再儲存到轉盤上的四組自定義組合(C1~C4)裡面
這種神邏輯不要說是初學者
就連我這種使用O機超過10年的老用戶都皺眉頭了啊...
雖然四組自定義功能大大提昇了運用靈活性
但要是沒看過說明書的人搞不好會以為場景模式被取消了也說不定XD





快門鈕這次也完全走復古路線,除了可以裝上快門增高鈕
也可以使用Old School的機械快門線呢!(文青度再次破表XD)
特別獨立的曝光補償轉盤也是為了向經典致敬,但過硬的手感真的有點難操作
而且為了這顆轉盤強制取消了原本可以用前後滾輪控制的EV補償
這部份在錄影時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阻力超大的獨立曝光轉盤轉動時非常吃力
導致機身會連帶晃動,在使用體驗上個人覺得反而是扣分的





翻轉螢幕不使用時可以翻過來加強保護
背面的蒙皮和正面一致,對於質感也有加分作用





背面的按鈕配置基本上和E-P5相近
拇指的握把加深,相對容易握取
Fn1熱鍵位置承襲自E-M1,個人非常喜歡
Fn1在這個位置用來設定成HP原位超好用的!


相對的原本E-P5首創的超好用多功能撥桿被替換成有點半殘的創意撥桿
個人覺得有點多餘,因為這個創意撥桿的功能
竟然只能用來開啟曲線和ART模式下的詳細選單
曲線功能原本用熱鍵設定多種功能搭配轉盤就可以輕鬆開啟,根本不需要特別獨立出來
ART模式的選單也可以用OK按鈕直接開啟,更沒有理由特別用撥桿來啟用......
結果設計人員的神邏輯為了這兩個功能犧牲了原本好用的多功能撥桿和AEL鎖定鍵
少了這個多功能撥桿,意味著十字方向鍵上面的ISO/WB調整都被綁死了
更意味著十字鍵不能改成任意方向選擇對焦點,一定要先按一次左邊才能開始選對焦點
(雖然選單裡面還是可以強制設定,但綁死ISO/WB之後根本沒意義了)
無法用撥桿快速切換滾輪來控制ISO/WB/快門速度/光圈值
對於只會使用自動模式的用戶可能沒有太大影響
但對於習慣使用M模式的用戶來說,則會大大降低拍攝效率
如果有管道可以向原廠反映的話,個人會建議讓用戶可以可以自行決定創意撥桿功能
EX:往左撥切換為ISO/WB控制,往右撥則切換為快門/光圈控制,
曲線功能回歸到以往使用熱鍵的多種功能來開啟,
如此一來就能解放十字方向鍵,回到比較直覺的任意方向直接選擇對焦點
這部份在跟M43同好聊天時也有討論過
但是大家都是說:「你不能用專業機的角度來看文青機啦!」






本次PEN-F的最大賣點,向底片機PEN-F致敬的前轉盤
以往是用來控制快門速度,這次則是變成ART模式轉盤
關於ART轉盤的詳細功能,網路上已經有許多詳細介紹
底下會有實際拍攝範例,這邊就先不多做篇幅。






也許我們真的不能完全用專業取向來看待這台感性大於理性的經典復刻機種
就像許多PEN系列用戶明明知道有操控性更好的OM-D可以選擇
但卻打死不換的道理是一樣的XD




3. PEN-F meets E-M1




身邊許多朋友都問我,PEN-F和E-M1差別大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

因為要比較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所以個人僅針對初次上手時最直接感受到的差異來介紹


1. 對焦性能:

在17mm F1.8、45mm F1.8、42.5mm F1.2、75mm F1.8這幾顆鏡頭使用上,兩台機子對焦速度差別並不明顯,但是換上Pro鏡(如12-40mm F2.8)之後,PEN-F的對焦速度簡直把E-M1甩了幾條街了啊...

但需要注意的是,Lumix G 42.5mm F1.2這顆鏡頭在PEN-F上似乎會發生快門微震的現象(確定鏡身O.I.S.已關閉),發生的快門區間大概是1/100秒到1/320秒,這個情況在O鏡上並沒有遇到,不知是否是因為PEN-F尚未對P鏡做出優化而致?

在對焦精確度上,PEN-F似乎也有不小進步;第一次帶出門外拍,一天下來拍了600多張,回家使用電腦檢視時,假合焦或是失焦的照片大概不超過15張,這樣的表現已經算是相當厲害了。

但弔詭的是,PEN-F的C-AF能力,官方雖然宣稱有所提昇,實際使用時卻感受不到有什麼進步
特別是錄影時,不管用了哪顆鏡頭,似乎有不少時間都在迷焦狀態中,特別是拍攝移動的物體時
(測試時曾用了17mm F1.8、45mm F1.8、42.5mm F1.2和12-40mm F2.8,表現都不盡理想)
以下附上一段使用17mm F1.8搭配PEN-F錄製的影片提供大家參考。

PEN-F 錄影對焦測試(C-AF)

現階段所有O機裡面,個人認為反而是E-M5 II的錄影表現最好,不過這部份僅是個人短暫測試的感受,樣本數也不多,如果有其他同好有不同的測試結果,也歡迎提供、分享。



2. 轉接43鏡對焦速度:

不少O家用戶在面對去年上市的E-M5 II明明表現優異,卻不為所動的原因之一,相信就是因為沒有內建PDAF相位對焦,所以在轉接43鏡時,對焦速度不盡理想。

PEN-F似乎憑藉著對焦系統的提昇,稍微改善了上述的問題;個人使用手上僅剩的43鏡:ZD14-35mm F2.0 SHG。這顆43時代的變焦人像鏡皇,對焦速度應該算是SHG鏡裡面數一數二慢的了,但在裝PEN-F上,雖然不若擁有PDAF的E-M1那樣迅速,但也到了堪用的階段了XD

以下影片就是使用14-35搭配PEN-F的實際拍攝情況
※錄影過程中倒數第二張畫面模糊是錄影的機身迷焦,並非PEN-F失焦

PEN-F + 43鏡 對焦速度測試




3. 續航力:

PEN-F的續航力是讓我最驚豔的部份之一,第一次帶全新的PEN-F出門當天,用新的電池拍攝了大約600張左右,中間有不斷開開關關、瀏覽照片、Wifi傳輸,最後竟然只用掉一格的電量,隔天又接著拍了大約300張左右才閃紅。

換成E-M1的話,平常大概拍攝350~400張左右就會開始閃紅了,在相同的拍攝習慣下,PEN-F的續航力明顯好非常多,即使扣掉E-M1電池可能老化的因素,差異還是非常巨大的。

後面陸續幾次的拍攝,PEN-F的平均拍攝張數都落在500~800之間,基本上出遊一天是幾乎不用換電池的。



4. 畫質&噪訊表現:

PEN-F和E-M1低ISO時的畫質基本上是不相上下的,不過PEN-F的兩千萬像素感光元件終究還是佔了些優勢,能夠提供多一些細節。

但值得注意的是,O機在陰暗處拍攝時暗部的顆粒感在PEN-F上的進步幅度並不明顯。
ISO 500以下:無明顯差距
ISO 500~1000:PEN-F幾乎無雜訊,明顯勝出
ISO 1000~1600:PEN-F雜訊開始增加,但仍比E-M1好一些
ISO 1600以上:暫時沒有遇到ISO需要開這麼高的情況,尚未能比較

以下先分享幾張不同ISO使用PEN-F拍攝的照片提供大家參考

ISO 200

ISO 320

ISO 400

ISO 500

ISO 640

ISO 800




5. 發色表現:

PEN-F的發色和E-M1相當接近,甚至在拍攝人像時表現更好
相較於E-M1,更容易拍出白裡透紅的感覺
當然這個部分會需要透過機身上的一些設定,如曲線、色彩模式等等
況且PEN-F這次多了超作弊的伊登12色相盤的功能
更能省去不少前製、後製的時間。




4. 外觀分享篇 - 黑機



PEN-F的外型經典,平常帶出門就算不拍照,也能成為很好的隨身配件
以下就先跟大家分享一些實際請朋友使用PEN-F的側拍照片
這些照片都是使用E-M1拍攝的,剛好可以讓大家順便比較兩台機子的發色




5. 外觀分享篇 - 銀機



介紹完黑PEN之後,接下來就要換另外一位主角 銀色PEN-F(以下簡稱銀PEN)登場

有別於黑PEN的低調內斂,銀PEN則是把經典復刻的浪漫發揮到了極致
只要看過一眼,就很難不愛上它
也難怪上市初期許多地方的銀PEN都被預購一空
這次文章會拖這麼久才開始動工,也是為了等朋友從日本帶銀PEN回來





習慣E-M1的用戶可能會在使用PEN-F時覺得少了些安全感

因此可以選擇加裝原廠推出的金屬握把
不過這組握把的手感可能為了遷就ART轉盤的關係,只做了半截
對於男生來說,手指會蠻容易就卡在握把和前方的ART轉盤之間
所以用戶可能就需要在兩者之間作評估了XD



加上握把之後的PEN-F其實塊頭也不小了...XD




接著分享前些日子帶著銀PEN出去玩,請好友Miao當道具的側拍照片XDD

一樣是使用E-M1來拍攝,方便大家參考兩機差異。




6. 人像實拍 - Part1

以下開始分享實際使用PEN-F拍攝的人像作品,共分為三篇

每一篇裡面都會用運到不同的拍攝手法、或是機身功能

讓大家可以更快了解PEN-F的實拍表現

入手黑PEN的隔天,剛好學弟約了號稱是鄰居的小妹妹Eileen外拍

Eileen就讀的是模特兒相關科系,當時一聽到要給我拍整個超興奮的

為了應景,我們特別找了一間在羅東的超冷門日式建築來拍攝


這天帶了Lumix G 42.5mm F1.2、MZD17mm F1.8和ZD14-35mm F2.0三顆鏡頭

同行的兩位43同好見面一定要先合照一下的啦~!
但不是本尊合照,是愛妻們合照XDD
兩個可憐蟲被我的14-35毒到無法自我,最後都跟著跳坑了,哈哈。





42.5mm F1.8 1/30" ISO 200

42.5mm F1.2這顆鏡頭是跟黑PEN差不多時間入手的,當然要先拿出來拍看看啦!




42.5mm F1.8 1/40" ISO 200

當時雖然有拍RAW,但因為LR遲遲還未提供更新無法讀取
所以最後全部都用JPG出圖,細節可能會比RAW稍差一些




17mm F1.8 1/400" ISO 400

17mm F2.0 1/160" ISO 400

17mm F2.0 1/50" ISO 640

作為O家最多人擁有的定焦鏡之一;17mm F1.8的發色總是讓人放心
雖然畫質稍差,但還是很喜歡帶它出門




23mm F2.0 1/60" ISO 640

昏暗的室內,14-35的對焦顯得比較吃力一些
使用LED持續光源補光,同時手動校正白平衡是必要的
許多只會用自動測光、自動白平衡的用戶
遇到這種又黃又昏暗的場景通常就GG了




17mm F1.8 1/125" ISO 200

PEN系列終於也有一台可以方便自拍的機種了(E-PL7的真心不太好用)




17mm F2.8 1/160" ISO 200

這張使用ART轉盤的COLOR Mode(伊登12色環)拍攝
紅色+1,橘色-1,其他所有顏色-3
就能輕易拍出以往需要透過電腦後製才能獲得的戲劇性色調




16mm F2.8 1/125" ISO 200

ART模式的"淡化及加光色調"效果也很適合日式人像




17mm F2.8 1/160" ISO 200

ART模式的"復古"濾鏡非常好用,能夠輕鬆拍出超有Feel的照片
而且這次ART模式底下的所有濾鏡都能自訂白平衡、ISO、WB、曲線等設定
完全解放用戶的創作需求,大大增加攝影的趣味性以及實用性




當天的天氣很糟,灰濛濛一片

只好藉由COLOR Mode加上曲線調整來改善整體色彩及對比
COLOR Mode最厲害的地方是竟然可以直接寫入RAW檔,真的是太過分了XDD

42.5mm F1.2 1/640" ISO 250

42.5mm F1.2 1/640" ISO 250

42.5mm F1.2 1/320" ISO 250




以下幾張為Nature模式拍攝,整體表現相當自然

19mm F2.0 1/400" ISO 250

42.5mm F1.6 1/500" ISO 400

42.5mm F1.6 1/500" ISO 400

42.5mm F1.6 1/320" ISO 400

42.5mm F1.6 1/250" ISO 400



7. 人像實拍 - Part2

第二天的拍攝一樣在宜蘭,但由於天公不作美,一直下雨

所以就跟朋友挑了間非常有氣氛的餐廳用餐,順邊拍拍照

這次主要鎖定測試復古濾鏡,因為好喜歡它呈現的感覺和色調

攜帶的鏡頭則有25mm F1.4、17mm F1.8和14-35mm F2.0


前兩張先用自動白平衡的復古濾鏡來拍攝,色調比較偏紅

17mm F2.0 1/1000" ISO 500

17mm F2.0 1/1600" ISO 500




改成手動白平衡,把色溫調低一點,看起來比較舒服

17mm F2.0 1/400" ISO 320

17mm F2.0 1/500" ISO 320

17mm F2.0 1/200" ISO 320

25mm F2.0 1/250" ISO 320




使用MONO模式拍起來也很有感覺呢!

25mm F1.4 1/60" ISO 500

25mm F1.4 1/80" ISO 800




餐廳二樓的小陽台拍起來感覺也很不錯

25mm F1.4 1/80" ISO 200

25mm F1.4 1/125" ISO 200

25mm F1.4 1/50" ISO 200




餐廳人員很貼心地帶我們去參觀頂樓的空中花園

灰矇矇的天氣使用復古濾鏡整個就是救援成功啊!
瞬間就有置身巴黎街頭的感覺了XD

25mm F1.4 1/250" ISO 200

25mm F1.4 1/320" ISO 200

25mm F1.4 1/200" ISO 200

25mm F1.4 1/250" ISO 200

25mm F1.4 1/250" ISO 200




一樓通往二樓的旋轉樓梯拍起來也很讚,但實際爬的時候有點恐怖XD

個人發現使用復古濾鏡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不用管白平衡了
就算餐廳的燈千紅萬紫,拍起來都一樣很有Feel呢!

17mm F1.8 1/80" ISO 500




以下兩張分別是使用Nature模式和COLOR MODE拍攝的

雖然使用Nature模式拍起來已經很不錯了,但使用了COLOR MODE來調整色調

加一點綠色,減一點紅色,再拉高一下暗部的曲線,照片更有味道了!

這樣的體驗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然而在PEN-F出現後,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了

17mm F1.8 1/125" ISO 500

25mm F1.4 1/100" ISO 500




吃過飯後,因為下雨沒地方去,就跟MD跑去參觀攝影同好的新居

參觀完後,發現時間還很早,突然想到之前拍照時燈架和柔光傘都還在車上
於是瞬間變成豪宅開箱了XDD
更剛好的是,之前拍照用的白色床單組剛送洗回來
直接就拿去他們客房鋪上去拍照了,哈哈哈

17mm F1.8 1/60" ISO 500

17mm F1.8 1/250" ISO 500

17mm F1.8 1/250" ISO 500

17mm F1.8 1/250" ISO 500

17mm F1.8 1/125" ISO 500

客房其實只有一盞小小的燈,亮度遠遠不夠
所以架了兩盞閃燈和一組SMD燈來拍攝,順便平衡色溫




拍到一半突發奇想,嘗試用復古濾鏡拍看看

結果感覺也很不錯呢!

17mm F1.8 1/200" ISO 500

17mm F1.8 1/250" ISO 500

17mm F1.8 1/125" ISO 500




8. 人像實拍 - Part3

第三次使用PEN-F拍攝是和好友Miao一同前往陽明山某間知名的咖啡廳拍攝

兩個閒人的好處就是不用假日去人擠人,當天幾乎就是被我們包場了XD

當天攜帶的鏡頭則有42.5mm F1.2、17mm F1.8、45mm F1.8和14-35mm F2.0

這次拍攝完剛好LR終於釋出支援PEN-F的更新,畫質得以完全解放

相信大家一看就會發現了XD


這次終於稍微放晴了,雖然山上雲霧環繞看不到太陽

但已經比前陣子每天下雨好太多了!

23mm F2.0 1/50" ISO 500

24mm F2.0 1/40" ISO 400

23mm F2.0 1/50" ISO 500




42.5mm F1.4 1/200" ISO 200

來張MONO濾鏡拍個意境




我們用餐的這間房間以前據說是老闆的房間

後來改裝成公主房,提供客人用餐、拍照

42.5mm F1.2 1/125" ISO 200

42.5mm F1.2 1/160" ISO 200

42.5mm F1.4 1/100" ISO 200

15mm F2.0 1/50" ISO 200

42.5mm F1.2 1/60" ISO 200

21mm F2.0 1/50" ISO 320

23mm F2.0 1/160" ISO 500





人像模式(No.1)拍起來會稍微偏紅,還是Nature模式(No.2、3)拍起來比較自然

而且這邊可以看出PEN-F拍攝人像時,膚色比起E-M1更加透亮
看起來應該是有下過一番功夫才是!

No.1
42.5mm F1.4 1/200" ISO 200

No.2
42.5mm F1.2 1/125" ISO 200

No.3
28mm F2.0 1/100" ISO 320


不免俗一定要來幾張復古濾鏡的啦~!

28mm F2.0 1/80" ISO 320

28mm F2.0 1/80" ISO 320

17mm F1.8 1/160" ISO 320

17mm F1.8 1/160" ISO 320




拍著拍著,我們點的午餐送來了

光看樣子就知道不好吃,哈哈
Miao則是安慰我,出來玩嘛,不要太講究XD

32mm F2.0 1/400" ISO 320

32mm F2.0 1/400" ISO 320

33mm F2.0 1/250" ISO 320

一定要嘟嘴表示不滿一下的!




餐廳養了幾隻貓咪,每隻看起來都超慵懶的

完全不會怕生(任人擺佈)XD

19mm F2.0 1/50" ISO 500

19mm F2.0 1/50" ISO 500

42.5mm F1.4 1/320" ISO 250

23mm F2.0 1/500" ISO 200

21mm F2.0 1/500" ISO 200

42.5mm F1.4 1/500" ISO 250

42.5mm F1.4 1/500" ISO 250

母貓很愛撒嬌,一旦摸她就不能停下來

不然她還會跟你生氣呢XDD




來玩一下濾鏡模式

淡化及加光色調模式

14mm F2.0 1/800" ISO 250

柔光模式
14mm F2.0 1/1600" ISO 250

復古濾鏡
33mm F2.0 1/250" ISO 320




14-35mm F2.0裝在PEN-F上面雖然對焦速度還能接受

但是假合焦的頻率蠻高的,如果43鏡使用頻繁,建議還是交給E-M1吧!

19mm F2.0 1/200" ISO 250

18mm F2.0 1/200" ISO 250

16mm F2.0 1/200" ISO 250

31mm F2.0 1/250" ISO 250




很喜歡14-35mm F2.0在逆光下的表現

細節會比MZD鏡來的優異一些

16mm F2.0 1/50" ISO 640

16mm F2.0 1/125" ISO 640



9. 結語及總評


作為Olympus 八十週年所推出的復刻紀念機種

PEN-F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光是極俱設計感的外型就足以吸引眾人目光了
性能部分,個人認為是堪當大任,高ISO的表現也比E-M1向上提昇了一級
特別是發色的部份,是最讓我喜歡的
但說到缺點,確實也不少,像是半調子設計的金屬握把、
設計邏輯有點問題的創意撥桿、超難轉的EV轉盤、
還有許多人提到沒有防撥水的功能等等。

個人覺得如果是專業導向的話,PEN-F的操控性
未必能勝過像是E-M1或是GH4這樣的旗艦機種
但若是作為文青機、生活機、出遊機的話,PEN-F確實可以扮演好它的角色
因此用戶在往後選購新機種時,建議還是考量自己平常使用的範圍
評估PEN-F是否適合自己喔!

這篇文章前前後後大概花了快兩個月的時間才完成
主要就是想讓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台機子
而非網路上一堆只會吹捧的文章
因為了解,你/妳才會更愛自己的相機
希望大家會喜歡這篇文章,更希望能幫助大家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是建議,一樣歡迎留言、分享喔!


2016-04-23 5:47 發佈

影者 wrote:
PEN-F meets...(恕刪)


這....也太精采了吧
超認真撰寫的心得文章!
感謝分享,五分奉上!
漫步是為了感受世界, 拍攝是為了回應當下, 篩選照片是對話內心, 保存是為了留給未來的自己。
內容非常精彩, 人像漂亮


影者 wrote:
PEN-F meets...(恕刪)
I confide in my strength without boasting of it
樓主很刻意的硬要找幾個不太像缺點的缺點來鋪陳, 還是掩飾不住內心對PEN-F的讚賞(吹捧). 這PEN-F最大的缺點就那個價格啊! 還有那首購禮的贈品有人收到沒?

我個人還蠻喜歡那個ev轉盤,回饋感超明顯,在只使用evf時很方便。

影者 wrote:
O機在陰暗處拍攝時暗部的顆粒感在PEN-F上的進步幅度並不明顯。

這好像不能叫做一種進步退步, 需要這個就是換個轉jpeg的工具.

影者 wrote:
COLOR Mode最厲害的地方是竟然可以直接寫入RAW檔,真的是太過分了XDD

這個是啥意思? 從哪裡可以看出它有這樣的特異功能?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精彩,有幾張白平衡加點粉紅會更完美
影者 wrote:
PEN-F meets...(恕刪)
雖然不是O家,但樓主po文真的很精采,五分奉上。


拍得好美


影者 wrote:
PEN-F meets...(恕刪)

影者 wrote:
PEN-F meets...(恕刪)


版主拍得美美,感覺好棒>"<

這台一樣是好機子呀,而且超有經典的FU

人像拍攝咱果然需要多學習呢
PEN-F看起來好像古董機,發色也滿不錯的,雖然比較喜歡EM1的握持感,這幾年相機廠都在比誰比較復古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