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其實猶豫了很久
主要是最近實在拍太多照片了,整理得好累
但是陸續看了一些PEN-F的測試文章之後
感覺還有一些內容想要補充,或是大家沒提到的
決定還是動手寫一下心得好了XDD
首先,開頭一定要先感謝一下站方管理員辛勤的維護論壇!
因為這次準備了不少內容,考慮了許多分段方式
最後決定用一段一段小故事的方式來呈現比較完整
|
這次文章會拖這麼久才開始動工,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要等朋友從CP+幫我帶限定版的銀PEN-F回來
說是限定,其實就是多了哥德體的F字樣貼紙罷了XD
但是多了這張貼紙,整個就是爽度+100% 啊~哈哈!
![]() |
個人並不是什麼底片機迷,當然也跟頂頂大名的 米谷美久 不熟
所以當看到網路上幾乎每篇文章都一定要介紹一下PEN-F的歷史時
其實都是快速跳過...
文化底蘊這種東西,並不會因為多看了一位設計師的生平就功力大增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跟在下一樣,只關心這部相機到底好不好用,值不值得投資而已XD
如果是非理性的用戶,基本上應該不在我的勸敗範圍內
因為這些人應該早在我的文章完成之前就已經下訂了...

如果是較為理性、精打細算,或預算有限的朋友們
不妨看看這篇文章內個人對於這部相機的心得和想法
再來決定也不遲!
隨著文章進行,會在後面慢慢跟大家介紹PEN-F的操作、性能、優缺點等元素
|
黑色PEN-F(以下簡稱黑PEN),其實很早就入手了
當初有比較過兩種配色的PEN-F,其實都很喜歡
黑PEN 走的是內斂、低調的高質感
需要近距離,或是拿在手上才能感受的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身邊許多朋友都問我,PEN-F和E-M1差別大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
因為要比較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所以個人僅針對初次上手時最直接感受到的差異來介紹
1. 對焦性能: 在17mm F1.8、45mm F1.8、42.5mm F1.2、75mm F1.8這幾顆鏡頭使用上,兩台機子對焦速度差別並不明顯,但是換上Pro鏡(如12-40mm F2.8)之後,PEN-F的對焦速度簡直把E-M1甩了幾條街了啊... 但需要注意的是,Lumix G 42.5mm F1.2這顆鏡頭在PEN-F上似乎會發生快門微震的現象(確定鏡身O.I.S.已關閉),發生的快門區間大概是1/100秒到1/320秒,這個情況在O鏡上並沒有遇到,不知是否是因為PEN-F尚未對P鏡做出優化而致? 在對焦精確度上,PEN-F似乎也有不小進步;第一次帶出門外拍,一天下來拍了600多張,回家使用電腦檢視時,假合焦或是失焦的照片大概不超過15張,這樣的表現已經算是相當厲害了。 但弔詭的是,PEN-F的C-AF能力,官方雖然宣稱有所提昇,實際使用時卻感受不到有什麼進步 特別是錄影時,不管用了哪顆鏡頭,似乎有不少時間都在迷焦狀態中,特別是拍攝移動的物體時 (測試時曾用了17mm F1.8、45mm F1.8、42.5mm F1.2和12-40mm F2.8,表現都不盡理想) 以下附上一段使用17mm F1.8搭配PEN-F錄製的影片提供大家參考。 現階段所有O機裡面,個人認為反而是E-M5 II的錄影表現最好,不過這部份僅是個人短暫測試的感受,樣本數也不多,如果有其他同好有不同的測試結果,也歡迎提供、分享。 |
2. 轉接43鏡對焦速度: 不少O家用戶在面對去年上市的E-M5 II明明表現優異,卻不為所動的原因之一,相信就是因為沒有內建PDAF相位對焦,所以在轉接43鏡時,對焦速度不盡理想。 PEN-F似乎憑藉著對焦系統的提昇,稍微改善了上述的問題;個人使用手上僅剩的43鏡:ZD14-35mm F2.0 SHG。這顆43時代的變焦人像鏡皇,對焦速度應該算是SHG鏡裡面數一數二慢的了,但在裝PEN-F上,雖然不若擁有PDAF的E-M1那樣迅速,但也到了堪用的階段了XD 以下影片就是使用14-35搭配PEN-F的實際拍攝情況 ※錄影過程中倒數第二張畫面模糊是錄影的機身迷焦,並非PEN-F失焦 |
3. 續航力: PEN-F的續航力是讓我最驚豔的部份之一,第一次帶全新的PEN-F出門當天,用新的電池拍攝了大約600張左右,中間有不斷開開關關、瀏覽照片、Wifi傳輸,最後竟然只用掉一格的電量,隔天又接著拍了大約300張左右才閃紅。 換成E-M1的話,平常大概拍攝350~400張左右就會開始閃紅了,在相同的拍攝習慣下,PEN-F的續航力明顯好非常多,即使扣掉E-M1電池可能老化的因素,差異還是非常巨大的。 後面陸續幾次的拍攝,PEN-F的平均拍攝張數都落在500~800之間,基本上出遊一天是幾乎不用換電池的。 |
5. 發色表現: PEN-F的發色和E-M1相當接近,甚至在拍攝人像時表現更好 相較於E-M1,更容易拍出白裡透紅的感覺 當然這個部分會需要透過機身上的一些設定,如曲線、色彩模式等等 況且PEN-F這次多了超作弊的伊登12色相盤的功能 更能省去不少前製、後製的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開始分享實際使用PEN-F拍攝的人像作品,共分為三篇
每一篇裡面都會用運到不同的拍攝手法、或是機身功能
讓大家可以更快了解PEN-F的實拍表現
入手黑PEN的隔天,剛好學弟約了號稱是鄰居的小妹妹Eileen外拍
Eileen就讀的是模特兒相關科系,當時一聽到要給我拍整個超興奮的
為了應景,我們特別找了一間在羅東的超冷門日式建築來拍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天的拍攝一樣在宜蘭,但由於天公不作美,一直下雨
所以就跟朋友挑了間非常有氣氛的餐廳用餐,順邊拍拍照
這次主要鎖定測試復古濾鏡,因為好喜歡它呈現的感覺和色調
攜帶的鏡頭則有25mm F1.4、17mm F1.8和14-35mm F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次使用PEN-F拍攝是和好友Miao一同前往陽明山某間知名的咖啡廳拍攝
兩個閒人的好處就是不用假日去人擠人,當天幾乎就是被我們包場了XD
當天攜帶的鏡頭則有42.5mm F1.2、17mm F1.8、45mm F1.8和14-35mm F2.0
這次拍攝完剛好LR終於釋出支援PEN-F的更新,畫質得以完全解放
相信大家一看就會發現了X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