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E-M1 人像大樓

想當年,剛踏入單眼時,因學長的推薦買入了Minolta D5D。
後來就一直留在alpha系統,D5D之後換了A55、A65、A77,
我一直很喜歡CCD防手震的想法:接上任一鏡頭都有防手震。
但自前背著A77 + 副廠大三元、雙腳架及糧食 (總重9kg)上象山及觀音山拍夜景後,
就再也受不了那樣的重量了。

於是,開始尋找輕型化的相機。其實,因為用Alpha系統的關系,當然會想到NEX。
NEX我也用過三台,NEX-C3、NEX-5N、NEX-6。5N 跟6 ,也都是不錯的相機。

但是SONY有個市場操作手法我不喜歡,就是高階的 6跟7沒觸螢營幕,
但是中階的5系列卻有觸控螢幕,
因為我是先玩過5N,所以很習慣在小型化相機用觸控來做一些設定。
另外,還有一點是NEX的操作流暢度、及手感一直不如Alpha 。

綜合上述,便開始展開跳到M43的想法。因為要講求操控性,
所以我跳M43的第一台相機是CP很高的Panasonic G6,
但G6的畫質讓我很不能接受,Panasonic 高ISO的雜點也很數位感,
畫質也讓我有一種M43比不上APS-C的感覺
拍沒半年就賣掉了,然後就看到E-M1了。

其實,E-M1原本只是購入玩玩看,沒想而一試成主顧,
除了價格以外,E-M1是我非常滿意的一台相機,畫質、體積、重量、快門聲、手感、操作流暢度、反應速度…各方面都滿意。在購入E-M1前,其實也有看Sony A7,但是 A7的快門聲跟手感,個人真的覺得不如E-M1好。而且兼具恆定大光圈、畫質的變焦鏡頭,也只有M43 系統才縮小的了體積及重量。
--------------------------------------------------------------------------
以下都是 E-M1 + 75F1.8拍的,證明 M43也能拍出非常淺景深、高畫質的塘水人像。



















以下兩張是福倫達25mm f0.95 @F1.4拍的


福倫達散景很強大呀、銳利度又高




------------------------------------------------------
最後要說的是~~~這位素人Model 非常漂亮(超像林依晨)、親和力高、為人客氣、又很用功努力的想服裝跟pose。有想跟她合作看看的,我可以幫忙洽談,人在台中歡迎PM。


這兩張一樣是用E-M1 +75 F1.8
Model 是第一次外拍,就有驚人的表現


2014-09-24 21: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E-M1 人像大樓
版主拍得真好,
可以請問設定嗎?
拍的很棒+1
請教設定+1


vincent_kung wrote:
版主拍得真好,可以請...(恕刪)

人像拍得很棒耶



oddballodd wrote:
想當年,剛踏入單眼時因學長的推薦...(恕刪)
真拍的很漂亮,M43的系統我也有興趣,但總是沒辦法說服我自己接受高ISO不佳的問題,另一個是色調,因為現在用的是X-E2,還真是難下定決心,但論機器的使用上M43的硬體功力較強,我到是不知道X-T1是否也是,但X-E2對焦時總是那麼不乾脆.......都要前後確認才對焦,而不是一次到位....

另一個是鏡頭問題,要微單總是希望輕便些,但Fujifilm的鏡頭卻越來越大隻了,和一般單眼有的比,價位也越來越貴了,我在想新的16-50mm F2.8應該會破35K,一顆 XF18-135mm 就要27000了,而且很重,反之 NIKON18-140mm只要8800.......16-50mm F2.8會不貴才有鬼.....反而ED 12-40mm F2.8公司貨才27000左右.......而且有副廠的TAMRON 14-150mm F/3.5-5.8的旅遊鏡可以買......18000左右還3年保,Fujifilm的鏡頭都只有一年保.....
l0527 wrote:
真拍的很漂亮,M43...(恕刪)

這很簡單,只要瞭解或接受富士ISO灌水的事實,就不會那麼難下決定了。GOOGLE站內搜尋指證歷歷啊...
呵呵,再怎麼灌水,用同光圈的鏡頭下,單位時間內收集到的光子還是M43的1.6倍啊
galaxyh0 wrote:呵呵,再怎麼灌水,用同光圈的鏡頭下,單位...(恕刪)

1.6倍肯定是C家,FSN都是1.5倍,原來M43的光圈都是灌水的,買了這麼多顆現在才知道

galaxyh0 wrote:
呵呵,再怎麼灌水,用...(恕刪)

看不懂,有沒有高手解釋一下!!
很愛M4/3輕巧的機身和多樣的鏡頭可選擇,這二張照片是出遊幫朋友拍的,第一次PO圖,傷眼還請見諒。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