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虛心請教各位前輩~鏡頭的選購一問 1454二代跟1260

前輩們大家好 小弟向來是傻瓜機的使用者~對於單眼機完完全全是個新新新新手~
只懂得光圈.快門.ISO是要幹嘛的~但卻非常非常的不熟~ 可是小的很有興趣開始研究單眼 甚至想成為終身的興趣 成為業餘的玩家 (我知道這是個無底洞...)
所以打算購入一台新機 想買E-5這台(請各前輩不要勸我先買低階機.二手機.類單機先學起 因為我不想花兩次錢)我知道新新新手要駕御這種專業機種是難上加難~但是小弟本身是自由業~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去磨練.探索跟求師. 重點來了(不好意思先前廢話太多)就是我看相機行BODY單機+1454二代組合價賣40K BODY機賣30K~ 但是我查了一下光是1454二代就賣27K了~感覺上省了17K耶...覺得有點誇張 是不是有問題呢? 加上我的預算最高到70K 所以一直在1454二代跟1260這兩個鏡頭在周璇~ 前輩們覺得買40K的組合價比較好還是BODY機+1260(67K)比較好呢?當然如果兩個鏡頭拍出的效果差不遠而能夠省預算的話這樣更好(主要拍人相跟物品.而物品大約50~100公分距離拍)大約差了28K~但如果兩個相比真的有差很多的話~我認為那28K也沒必要省~ 所以想請前輩們替小的解答~ 小弟新新新手~如果有什麼寫不好的地方請前輩們見諒~非常感恩..寫很長...
2013-07-10 18:49 發佈
ryan881024 wrote:
前輩們大家好 小弟向...(恕刪)


沒用過單眼的話,除非說非常需要E-SYSTEM在防塵防滴上的可靠性
否則"個人建議"不要直接踏進4/3系統

弄顆sigma剛要出貨的,22900一根的18-35mm F1.8,再隨便(對,隨便XD)挑一台N/C/S出的aps-c機器
就真的很夠玩了:~

40000-22900=17100
這個預算別說撿2手APS-C機器,連全新的都買得到啦.
E-5 + 12-60吧,焦段廣、對焦快和成像銳利。學攝影4/3是很好的選擇,可以免去一些器材上的煩惱。

注1:解像力 ZD 12-60 > D 14-50(沒防塵滴) > ZD 14-54II
注2:九月可能會有新機發佈

補充:買了E-5 + 12-60 之後就可以考慮50-200和9-18,25/1.4(只能買二手)和微距鏡也是值得考慮。
那喵大大 E5還是能入手吧?雖然出了要3年了~但是新機種又會貴好多..

ryan881024 wrote:
那喵大大 E5還是能...(恕刪)

我自己還在用更舊的E-30嘞,超羨慕用E-5的人
而且E-7是不是純種DSLR還不確定。

所以只要喜歡就不用想太多,當然先比價一下。
真好奇還有人想進入43...
沒人會建議新手買的

40000元 C/N也有更好的選擇
除非你有覺悟, 這台用到爛


現在是謠傳43頂多再一台吧 但誰曉得...

ryan881024 wrote:
我看相機行BODY單機+1454二代組合價賣40K BODY機賣30K~ 但是我查了一下光是1454二代就賣27K了~感覺上省了17K耶...(恕刪)


首推 E-5 + 12-60mm
後續再加碼 50-200mm SWD

但既然沒玩過單眼, 何必執著再 4/3 E-system? 怪!
我比較想好奇你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會想去接觸4/3的E系統?

O家的相機跟鏡頭要說便宜,新品價格硬的跟石頭一樣,2手價格又讓賣家傷心難過。

所以....E5+1454是店家給你的資訊,還是朋友推薦,又或是被許多網路毒照給毒到?

想當初,我也是在E-1大跳水時開始攝影。

當時,各家主力都已經是千萬畫素了,但,漢口街一家老闆,正好是我同學的大哥,直接建議我買510萬畫素的E-1。他可不是為賺錢或出清存貨喔~

他給我的理由,一直到我換E-3又玩幾年的今天,自己深刻體會,確實所言不虛。我大致分享如後,您參考參考。
第一,用別家二流、三流機子的價格,買Olympus的旗艦機身(一個知名廠牌的技術大成)。
第二,O家的顏色非常漂亮,有人稱之為日本的萊卡。但發色是主觀的 (富士的色彩就很吸引我,哈),建議多看看網路上的美照去感覺一下 (傷眼的請跳過別看)。
第三,旗艦機的功能完整、操控直覺,是可以練技術、進階深入的好機司
第四,最強悍的超音波除塵 (可放心換鏡頭,不必擔心ccd入塵),還有貼心的去壞點「像素映射」
第五,非常可靠的品質,且防雨防塵。(陰雨天其實很適合拍照,O家旗艦能讓你放心拿出來用)
第六,跳水組合,連同中階鏡、閃燈,比零買省很大、很大!!! (O家中階鏡的水準,一點不輸C家L鏡,值不值得,似乎挺明顯的)

之後的優點,同學大哥也有提到一些,但主要還是自己後來的了解、體會~
第7,除了廣角,高iso噪訊、糖水照,4/3片幅帶來的幾乎都是優點!! 4/3有直入光的設計,光學品質優良且均衡(邊緣畫質比別家都好),幾乎所有zd鏡頭都是光圈全開就有高品質成像。大光圈也能有足夠景深。另外,同光圈焦段的鏡頭,硬是比別家輕巧不少。
第8,打鳥利器!! 2倍焦長,可以讓200mm變400mm鏡頭,而且,還是大光圈!!
第9、微距利器!! 不必縮到f16、f22,就有很深的景深,不但可開較大光圈,也避免鏡頭繞射的光學品質下降!!
第10,因為鏡後距短,幾乎是北港香爐,可以讓你玩遍老鏡,限制極少。
第11,強悍的5級機身防震。接任何鏡頭都能有高效的防手震!!
第12,若有預算限制,連入門的標準鏡都有相當品質。
第13,不易撞機 ^^~
第14,4/3鏡二手價低。O家近年全力發展m4/3,使4/3鏡二手價崩… 個人覺得,是天大的好事。我用極低價格,撿了 ZD50/f2、ZD12-60… 這些"中階"鏡的品質,配那種二手價,cp可能是別家的3倍。我只恨口袋不夠深,不然,我會買齊中階、銀環!!! 舉例,當初買50-200時價約30k,後來出二代近50k (二者畫質一樣,只差swd馬達,但我接在e-3上對焦也不慢了),可是,一代鏡的二手價竟然落在15k~18k…這顆幹掉L鏡的傢伙,100-400/f2.8-3.5的大光圈望遠鏡,才不到18k… 見鬼了!!! zd50、12-60也是做掉L鏡的畫質,只配個賤價!! (我這樣講可能會有人來噴口水,但你可以在網路上查一下這幾顆鏡頭的評價、評測、pk)

當然,O家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廣角。O家2倍焦長優點很多,相對代價就是廣角不易。當然,O家也有很好的超廣角鏡,但價格較高 (9-18近2萬,7-14是銀環魔鏡,就不提了)。
二、噪訊高於APS-C片幅以上的機種。這是片幅較小的先天缺點。不過,E-5應該是比E-3好多了。若介意,不妨多看看網路實拍。
三、糖水照… 在片幅影響下,同焦段的焦外虛化弱了二級。愛糖水照的人,要用技術或距離來彌補。

另外,O家畢竟相對小眾,鏡頭交流相對不易。不過,幾顆中階鏡 (你可以想像成C的L鏡) ,加上難以數計的老鏡,夠玩了~

樓上有網友提到O家新品價格硬,這是事實,但你現在考慮的是「跳水組合」,價格反而成了優點!!

綜上,片幅的限制是必然的,但也帶來很多優點,如何取捨見人見智了,我個人是認為4/3的優點遠勝過缺點。至於有些人直接片幅至上的論調,有心攝影的人就會多想想了。

E-5的畫質比E-3有大幅躍進,但我只有E-3,放一些照片給你參考: (提醒一下,玩數位攝影一定要有好螢幕,建議是ips面板,至少真實8bit以上色彩的…不然,再好的照片也要大打折扣)

ZD50-200一代,在雨中拍木綿花。焦段已到360mm了,還能手持拍攝,且光圈達3.4,可維持高速快門


ZD50/f2,這張光圈f5.6,拍時天色已昏暗又有微風,在光圈(景深)與快門(速度)間拔河。若是全幅,同樣光圈只會有少部份清楚,其餘全糊掉 (有人會說全幅可以拉高iso…也是啦,但全幅的100/f2 macro,其價格、大小…想想就好~)


ZD14-54一代 (2張)



ZD12-60 (2張)



最後放一張老鏡拍的,忘了是 OM28/f2 還是 OM50/f1.4。(從景深來看,感覺比較像28mm拍的…) 可以看出準焦時的銳利度!!!


14-54、12-60,我會比較推12-60,因為後者有"機械對焦"連動,就算沒電也能對焦(省電),而且對焦的手感明確,勝過馬達驅動的14-54 (二代有沒有機械對焦我不確定)。另外,近拍更近,也更銳利。廣角更廣、望遠更遠… 唯一缺點,光圈掉得很快!! 還有,O家的魔人O大說,12-60的發色接近150/f2那顆人類光學遺產的魔鏡!!
HG 到 SHG 也是一條漫長的路,給你一個列表吧:
BODY: E-5 E-7(將來)

LENS:
8/3.5 FISHEYE
25/1.4
50/2 MACRO
9-18/4-5.6
12-60/2.8-4 SWD
50-200/2.8-3.5 SWD
70-300/4-5.6
這樣已經玩很久了

然後就是升級:
7-14/4
14-35/2 SWD
35-100/2
舊的不用賣掉,絕對有價值。

其餘的
FLASH:
FL-600R
FL-50R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