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OM-D 錄影對焦的問題?




友站使用OMD錄影時的畫面,可以發現才短短幾秒鐘,
產生蠻多次對焦蠻不順暢的畫面,還有瞬間曝光值好像拉不回來的感覺...
之前發現GX1、Nex7錄影也都有這種問題。




Nikon新發表的D800...


看到OMD的價格確實有心動了一下,
可是D800錄影效果可以達到這種境界,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

http://www.wretch.cc/blog/greedsloth/7529492
2012-02-09 5:29 發佈

keroking wrote:
友站使用OMD錄影時...(恕刪)


Hey, please give us a break.

You know EM5's video is only a test and D800's video is a professional product.

We must not do the comparison.

Can EM5 make the same video as D800 did?

Maybe yes or even better while you go outdoor (sailing or rock climbing) in the rain!



我的天啊....現在的消費者怎麼那麼難斥候啊?
手機都有人用來拍電影了,要不要買手機就好了?

這類影片的參考價值近乎於零
我想你應該也不會看了一場賽車
就以為只要去購買同款的市售車
就可以下場當賽車手了吧?

先不論比賽車與市售車的性能有無差距
一般駕駛也不會跳上了駕駛座就立刻變成職業級.....

XX比XX,真的讓我見識到了....

ching43202 wrote:
Hey, pleas...(恕刪)


小弟對你的一段話有疑問,

你說OMD的影片是拍「測試」用的,D800是「專業拍攝」的成果,

那,

OMD如果比D800還早上市的話,這代表什麼意思呢?

我的話就說到這裡,不要說的太明。

http://www.wretch.cc/blog/greedsloth/7529492

keroking wrote:
我的話就說到這裡,不要說的太明


施主果然見解犀利

O粉們只能活在自已小小的世界裡

老衲神功護體,專用嘴巴拍照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我的天啊....現在的消費者怎麼那麼難斥候啊?
手機都有人用來拍電影了,要不要買手機就好了?

這類影片的參考價值近乎於零
我想你應該也不會看了一場賽車
就以為只要去購買同款的市售車
就可以下場當賽車手了吧?

先不論比賽車與市售車的性能有無差距
一般駕駛也不會跳上了駕駛座就立刻變成職業級.....

XX比XX,真的讓我見識到了....



拿手機比單眼才是你口中的懶叫比雞腿,
其實不用怕不好意思說出來,大家都是明理人,沒有什麼好害臊的,
你口中所謂「見識」到的東西,其實也是你從自己口袋拿出來的罷了。

你說「這類影片參考價值近乎於零」,我認為你的話語中盡是諷刺,
而且帶有相當大的偏見,

怎麼可能會是零?
一個人的邏輯不好,你說能把照片拍的多好,我不太相信。

你說看了一場賽車,看完就以為自己是賽車手的比喻也是大錯特錯,

看了一場賽車你竟然會認為「就要成為一位賽車手」的理論還真是強人所難,

「看了一場賽車」、「擁有那台賽車並駕駛」、「學習賽車」,

你能分辨其中的不同嗎?

如果能的話,為什麼分辨不出來,

「看了用D800拍攝的影片」、「擁有D800」、「學習用D800拍攝影片」呢??

還要強詞奪理來幫我寫劇本嗎?

如果你是Olympus家的愛好者,只能用這種論調來擁護自己所愛,
那也未免太強詞奪理了,

如果今天是拿兩台車來比,其中一台車的售價是另一台的兩倍,
再套上你的理調,不是變的很好笑嗎?


我在01的資歷不深,

如果說話有什麼地方得罪,

那就請見諒了。

http://www.wretch.cc/blog/greedsloth/7529492
目前都只是發表而已

並非是最終的完成版本

直接看目前錄影的影片根本還不具有正確的參考價值

畢竟廠商有可能趕著發表產品

所以一切還是等上市版本再說吧
比較是在所難免,但應在同一場景的同參數控制下才比較有參考價值
我的意思很單純
以E-M5的定位,若期望錄影能有拍電影的能耐
真的是雞蛋裡挑骨頭挑過頭了

要錄影請去買錄影專用的器材
沒有一種產品是十項全能的
縱使製造出來,售價是不是又被被你再鞭一次?

光靠一台D800就能有傑出表現嗎?
改裝成電影用器材的成本又是多少?(如下圖)
製作團隊的又是如何的陣仗?(這不用花錢?)



我只能說,樓主用兩個成本極為懸殊、定位又完全不同的案例放在一起比太扯了
若你是拿D800站在現場一起拍,或是類似的素人D800生活錄影出來比
再來說兩者的錄影性能差距來差不多

不過,我想錄影一直以來都不是O家的重點,也不是專長
很在乎錄影性能的話應該去選同盟的GH系列

或是你所謂的D800

認真來說,我一直不認為錄影應該要是一台相機的重點評價項目
能多一個功能給消費者當然是好的,但要過度期望我想是不用了
不然市面上的家用錄影機市要賣誰的?SONY/PANASONIC/CANON另闢的商用電影器材又是為了?
背大傢伙的新聞記者都傻了?為何不用DSLR採訪就好了?

把問題拉近一點,P家的GH系列又是要賣誰的?各有所長不就是這道理嗎?

錄影器材與相機的規格與設計理念差那麼多
怎可能輕易的讓你跨界去取代對方?

好比當時一堆喊著SONY A33錄影過熱等等問題
還針對此問題不斷的擴大去解讀
我很好奇到底有誰買A33回來專用於錄影的?
好好的當做一台相機不是很稱職嗎?

若要常用錄影功能,家用錄影機、NEX-VG系列不是更好用?

我自己也有一台SONY家用錄影機,它也有所謂的拍照功能
但也僅是堪用而已,它的專長並不會是靜態攝影
所以我也要對它的靜態攝影性能說三道四囉?
keroking wrote:
友站使用OMD錄影時...(恕刪)


專業攝影,連epl-1都可以拍成這樣

http://vimeo.com/20834329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重點拍攝的手法,D800的影片測光,對焦應該都是手動透過測光儀器,還有大量的環境捕光等等的,基本上應該是個團隊

em-5只有一個人對model,進行自動測光,自動對焦等等的,才會有上面的LP對機腿的說法
http://demo.allad.com.tw/nsfju/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