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也同時有 12-60mm SWD, 但出門往往都還是拿這隻 11-22mm. 雖然沒有SWD, 沒有恆定光圈, 也不是超廣角, zoom 的距離又很短, 但偏偏11-22拍出來的照片都有種魔力.光是這顆鏡頭, 就夠理由讓我不會去胡思亂想想換系統.分享一些生活照:
imlin1 wrote:針對上面這句話不知是否有更多的描述,倒底是何種魔力...(恕刪) 廣角端 11mm (等效 22mm) 有完美的廣角桶狀變形抑制, 而且不難駕馭.好到手上有 14-35mm, 也不捨得把 11-22mm 出掉.除了 Olympus 舊鏡頭都有的紫邊老症頭, 沒有第二個缺點.
Mooncat wrote:廣角端 11mm (...(恕刪) 潛水很久的嫩咖也分享一下感想:)11-22對很多人而言(包括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不上不下的尷尬焦段,當時會買這顆純粹是想要比14-54更廣的廣角、但是又沒有能力負擔7-14(雖然這顆最近也買了......),使用過後才知道11-22的好用,簡單來說,就是夠廣、又不會太廣而難以駕馭,11端的視角可以呈現出14端難以表現的透視感,而且這樣的視角差異比想像中的還要大了不少,很多時候14拍不進的景、11剛好都可以包下。22端則是很接近標準焦段(25),隨拍也很適合,搭配不錯的近拍距離與放大倍率,小弟認為甚至比Panasonic LEICA 25mm/f1.4 ASPH還實用(這顆的近拍、放大倍率有點囧,不過也許因此而造就了特殊透視感的吸引力)。如果沒有特別需要14-54的微距拍攝能力,11-22應該是最佳的選擇,小弟在出外拍攝時最常用的就是11-22,因此雖然有了7-14、14-54、25/f1.4還是沒有清掉它(最想清的反而是14-54......),畢竟這顆全焦段物超所值的出色表現實在令人愛不釋手。附上一些照片(均是搭配E-3拍攝的)~
同意這位大大的說法以及其他網友隊這棵鏡頭的看法 雖然這棵鏡頭要廣沒有多廣要標準也沒多標準 常被12-60 9-18夾殺. 但這棵鏡頭的發色 還有表現出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有些可能是舊圖希望個位不要見怪因為很久沒趣拍照了e-330以及e-3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