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一年的回顧,我還是對Olympus有信心~

哈,看了一年的筆戰,看膩了器材討論,我想攝影不需要斤斤計較到景深有多淺、ISO值要爆錶的高、對焦要多到處裡器根本不知道要選那個對焦點><,老實說這些討論對真正攝影這件事情來說根本是可笑到極點了~ 我預測也建議O家未來的對戰策略


1. 淺景深 - 可由處裡器控制,O家數位濾鏡領先群雄,要用軟體製造出自然的淺景深控制應該指日可待
2. ISO值 - O家一像努力處理精進低ISO的畫質,再慢慢向更高ISO直推進,目前E-5在ISO 1600的畫質似乎領先群雄,接下來大概要處裡ISO 3200的畫質並不跟大家一起追逐那個還是高雜訊的破萬ISO(不久後它牌應該有那種破百萬的堪用ISO值吧,但是So What~哈哈)~這個大家所謂的相對較小CCD的物理限制遲早會被運算給突破
3. 對焦點 - 不在於多在於智慧,它牌多也無法在複雜環境猜到我要啥~Olympus可以領先定義對焦的智慧
4. 更多藝術濾鏡 - 甚至有線上濾鏡商店
5. 更多防水的機身與鏡頭
6. 鏡頭的發色跟銳利度一直做的很好~沒有什麼好建議的,除了多點定焦鏡外~

........

就像Apple大戰PC一樣,JOBS走對了,不講究CPU速度的,在軟體效能以及美好的使用經驗上大大打敗PC,成為極高獲利的小眾市場,相信O家也能利用注重攝影經驗去跟拼效能的大廠走不一樣的路,希望大家也加入建議O家的行列~ FF之類的建議就免了,能夠用更輕更小的4/3可以達到的攝影經驗為何還要往更重更貴的方向走,軟體以及處理器還有處理的方式是關鍵~


2010-12-31 11:34 發佈
weione wrote:
哈,看了一年的筆戰,看膩了器材討論,我想攝影不需要斤斤計較到景深有多淺、ISO值要爆錶的高、對焦要多到處裡器根本不知道要選那個對焦點><,老實說這些討論對真正攝影這件事情來說根本是可笑到極點了~
...(恕刪)


weione wrote:
我預測也建議O家未來的對戰策略:
1. 淺景深 - 可由處裡器控制,O家數位濾鏡領先群雄,要用軟體製造出自然的淺景深控制應該指日可待
2. ISO值 - O家一像努力處理精進低ISO的畫質,再慢慢向更高ISO直推進,目前E-5在ISO 1600的畫質似乎領先群雄,接下來大概要處裡ISO 3200的畫質並不跟大家一起追逐那個還是高雜訊的破萬ISO(不久後它牌應該有那種破百萬的堪用ISO值吧,但是So What~哈哈)~這個大家所謂的相對較小CCD的物理限制遲早會被運算給突破
3. 對焦點 - 不在於多在於智慧,它牌多也無法在複雜環境猜到我要啥~Olympus可以領先定義對焦的智慧
...(恕刪)

weione wrote:
哈,看了一年的筆戰,...(恕刪)


幸好這一篇是貼在自家版上...要是那兩句紅色的~被n或c看到...可能就開始蓋大樓

買雞排珍奶等待...

一句指日可待~真是說到心坎兒裡去

離不開o家只有三個原因!

逍魂的除塵

黯然的焦倍

第三點參考"頭洗一半無法不洗下去"那篇發表! 呵呵
哈~就是不想要避免不太有養分的筆戰,所以才貼O家~ :p 其實用O家的專業攝影師大有人在,FF的"功效"基本上是被哄抬的~它牌的相機我還是看好APS的市場~

miuppaa wrote:
幸好這一篇是貼在自家...(恕刪)
淺景深 高iso純淨度 影像細膩度 大概是olympus比較缺乏的 也是小片幅的先天缺勢

個人是覺得景深還好 因為拍小靜物 小商品 可以輕易獲得足夠的景深 拍人也還ok 只要大光圈鏡就好

主要是olympus 平價大光圈太少 而且4/3片幅還有個特色 就是最大光圈往往就堪用 不用縮一級


高iso純淨 這我也可以接受 因為我是追求銳利的人 那些噪點我可以乎略

(反正別的機子只是把噪點抹掉 細節也看不到了) 只是e-620 常常高iso和低iso都分不清楚 ...


對我來說致命傷是影像細膩度 這可能是真的片幅差異 這也是讓我最想跳的原因

不過遲遲還無法決定 照片看來看去 總覺得還是只有olympus的色彩可以感動我

其它家 喔 很漂亮 很細緻 沒了

還有操作感吧 點測+AEL 簡直就是王道測光法 要EV ISO IS 對焦點 隨手一按就手到擒來 實在太好用了

其它家還要看觀景窗調老半天 我早就測好光了 你咧?


用翻轉螢幕拍夜景的優雅 平常都說沒差 遇到了才能體會

腳架架在地上 LCD拉出來liveview 構圖好就坐在地上吃爆米花等色溫

看旁邊一堆人擺出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式不知道在忙什麼

用過的機器越多,越是覺得
器材好不好是別人說的,數據票不要亮是別人說的,規格高不高是廠商說的

自己用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與其追逐規格,還是追逐自己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要真的體驗過才有這種感受...)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如果真對 Olympus 有信心,又何必對 Olympus 的下一步發展耿耿於懷呢?

獨孤九劍練到最後,梅枝都可以當利劍,又何必在意用的是什麼劍?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細膩度,E-5有進步,雖然我本身目前還無法證實,得等到明年底購入的時候才知道了~


Ayoomi wrote:
淺景深 高iso純淨...(恕刪)
有時後發展也是會有盲點,多點建議不是壞事,尤其對4/3不了解的人何其多,算是進點綿薄之力,讓有興趣卻不敢進來的人一點參考~


odyseuss wrote: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恕刪)

odyseuss wrote:
獨孤九劍練到最後,梅枝都可以當利劍,又何必在意用的是什麼劍?...(恕刪)


寡人悟到了 劍法最高境界就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 那便是不殺 便是兼愛非攻

所以最高境界是出清全部相機 手中無相機 心中也無相機 就是不拍 我的心就是一扇快門

這樣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