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n年前買了我第二台數位相機H1後,由於他的長焦段,使我到郊外時,不由自主的拿來打鳥,當時覺得的能照到鳥就很高興了,後來還買了增距鏡,讓鳥能更好打。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發現我打的鳥畫質怎麼那麼糟,層次不清,沒有細節,在看到網上打鳥人所拍的相片,真是天差地遠。才發現要拍出那樣的東西,除了技術,還要花許多許多的錢。想一想,還是用手上的撐一撐,隨便照爽就好。
但是由於太常出入01,忍不住小惡魔的誘惑,開始敗許多東西,終於還是敗入了dslr,買了一台D90,同時另外也買了一個SIGMA 18~200MM的旅遊鏡。想說就這樣先玩一陣子吧,錢也沒了。但是到郊外去,還是會忍不住,拿來拍拍鳥。可是我的鳥怎麼那麼小阿,別誤會!是拍的鳥小,裁切放大後畫質還是慘不忍睹。想說真的沒有錢了,還是忍耐吧。
說來也合該有事,那天窮極無聊,跑去廣興拍鳥,想說看看能拍到什麼,看到一位老兄拿著全幅相機+大砲雲台,登時覺得自己氣餒了。想想也無所謂,自己想辦法離鳥近一點,也許會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吧!可是很抱歉,要近也近不了,就算好不容易近個幾步,鳥也立刻嚇飛。當時真不知自己來幹麻,來給鳥看嗎?老天也是懲罰我,偏偏就有幾隻魚鷹以及老鷹出來抓魚吃,我用我可憐的200MM追焦抓焦,意思是到了,但是就是看到小小的一隻鳥,抓了隻類似魚的東西,不清楚,也沒有細節。雖然看的出是老鷹抓魚,但想像空間很大。
回來就研究研究,什麼樣的長焦段鏡頭便宜又好用,當然一分錢一分貨啦,我是只能買的起便宜,再加上我習慣手持,能夠不太重,又能讓我有足夠拍鳥的好焦段,最後就敗入這款,Sigma 120~400mm。這款買的人很少,參考照片跟資料也不多,買150~500MM的人比較多,不知這二隻成相到底有沒有差,還是其實一樣。考慮比較輕,還有也相對便宜6000左右,選了400。
看圖先!

盒子放在床上,在床上開箱。

側面

打開來看,裡面是一個鏡頭袋,上面還寫EX,可惜鏡頭不是EX。

露出屁屁了。

本尊出現。

上寫的很清楚,自己看吧。

77mm大眼睛。

側面一張

跟貓貓合照
其實三天前就買了這鏡頭,當時測發現有移焦的問題。買了立刻送回SIGMA調焦,今天才拿到。再測一次,好像還是沒準焦,往前移了0.5~1CM的感覺。想說不管他,等了那麼多天,在調也不見的會更好,拿回家在說,而且移焦,真的影響那麼大嗎?我也不知道!還是自己技術有問題,我也懷疑另一個旅遊鏡有移焦。小小移焦0.5~1CM對實際照相真的有影響嗎,希望有人能告訴我。
接下來要帶他出去拍鳥看看拉,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今天拿去華江橋下試拍,挑了幾張給大家參考。全部手持(以下部分有裁切,皆有縮圖及些微銳化。)















結論是,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D90 高ISO可用有很大幫助。這樣的重量,我手持邊走邊拍,還可以承受,風很大,在長焦段快門最好在800以上,大晴天外拍是OK拉,畢竟這樣的價格,你還能要求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