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18-105VR 換成 SIGMA 18-50/2.8 MACRO 好嗎?

這兩支鏡頭對比的話,哪個更好?
1. 對焦速度
2. 銳利程度
3. 變形程度
4. 紫邊情況

另外,聽說SIGMA的鏡頭是掉漆大王,這一點,是否很嚴重很影響爽度?
而傳言的SIGMA發色偏黃,是否屬實,嚴重嗎?
2009-03-13 7:33 發佈
白菜中的白菜 wrote:
這兩支鏡頭對比的話,...(恕刪)


發色偏黃是老鏡才會這樣,這幾年來sigma新出的鏡頭已大幅改善這個問題了
且你想換的話,除了你列的四點,我覺得成相及發色,也是可以很重要的問題
這四個問題可以直接在PHOTOZNE站上比較http://www.photozone.de/
至於SIGMA的發色"偏黃"的傳言?會不會是前個世代的事?我覺得調準機身白平衡才是關鍵!
沒有調準白平衡時,nikon、TAMRON也照常偏黃偏藍(D80自動白平衡不準啊)
目前也用這支,個人因偏好它有一點MACRO
白菜中的白菜 wrote:
這兩支鏡頭對比的話,...(恕刪)


我沒用過18-105VR但以下是用過18-50後主觀的回答。
是不是如此請多爬一下鏡頭測試以及見仁見智這樣。

1.搶拍會有點困難。
2.在光圈全開的時候有一點點軟,但個人是覺得很夠銳。
3.廣角端有變形但不太嚴重。
4.沒什麼紫邊。(可忽略的程度)

我帶它出門頂多就塞到包包裡,沒有特別在用相機包保護相機orz
用了八個月左右還沒掉一塊漆過…不知道是時候未到還是其實也沒那麼容易掉。
發色偏黃的話…個人覺得真的有一點點,但這點還是見仁見智…
螢幕顯色、白平衡等都會影響,如果是有後製習慣的話這應該不是問題吧。
S18-50 macro跟A16都用過一年多
A16中央比較銳利,S18-50整體比較平均
手感來講,S比較好一些
兩隻光圈全開都只有輕微的紫邊
但是現在兩隻都不再身邊了,換成N17-35
沒辦法,因為我要用在底片機上面,只好挑有光圈環的

如果要比較的話,說實在的比較懷念S18-50 macro這隻
這隻二手區常常看得到,建議樓主可以買隻品相好的二手鏡即可
使用的期間沒遇到掉漆的問題
可以搜尋一下站上的文章,掉漆這個問題
大部分都發生在早期的S30/1.4上面
其他的鏡頭倒是很少有聽到災情
最近的幾乎沒聽說過還有掉漆了
S18-50前幾天入手

現在手上有S18-50 S30 1.4

S18-50的皮已經跟以前改善很多 不易脫皮 (除了遮光罩)

已經不是S30 1.4的那種皮質了!
我的部落格 : http://www.wretch.cc/blog/dhl0618
十分的失望中,剛才去那個德國的網站查看了一下測試,其銳度的表現也太差了吧。



再看我現在手上的這支18-105VR的,銳度的表現好很多。
作為副廠鏡頭,我可以接受銳度小差,但是這個差異,讓我的心都涼了

您查到的是沒有macro的舊鏡頭Sigma AF 18-50mm f/2.8 EX DC Aspherical IF ,而且還是在CANON機上測試的,查查NIKON的吧Sigma AF 18-50mm f/2.8 DC EX macro。

先了解手上鏡頭的特性,然後看您缺的是什麼再補什麼吧,不要為了換鏡頭而換吧,不然好鏡也會哭泣的。
德國網站上的評比怎麼和我的印象相差很多啊?
有板友評測過兩顆鏡頭,在邊角的銳利度上Tamron A16是遠不及Sigma 18-50的
Sigma 18-50mm MACRO對決Tamron 17-50mm XR Di D-II

可是網站上的評比卻正好相反



板友的評測中可以很明顯看到廣角端邊緣Sigma的表現遠勝A16
但網站上的評比卻顯示A16的廣角端邊緣銳利度大勝,是我對於這個評比有什麼樣的誤解嗎?

yangming0618 wrote:
S18-50前幾天入手

現在手上有S18-50 S30 1.4

S18-50的皮已經跟以前改善很多 不易脫皮 (除了遮光罩)

已經不是S30 1.4的那種皮質了!


恩恩!分享一下
S18-50的確看起來不像是S30/1.4那種材料皮
我的S30/1.4都快脫光衣服了

BUT
18-105焦段不大一樣
少了後面的50-105
有時候真的不大方便
但是
還是要看樓主拍怎樣的題材才是關鍵
18-50真的還算是頗常用
個人是用17-50/2.8
很滿意他的銳利度
先前借用過18-50/2.8玩了幾個月
我深深覺得17-50/2.8比較輕巧,比較銳利耶!
有時候就覺得@@50MM還是很短
BUT 18-50/2.8有微距真的狠方便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