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北台灣活動的話,因應變化多端的天候,一機三鏡出動往往需要內建雨衣的包。像我常用的Lowepro 4AW就具備很好的防水性,可以陪我在機車上遠征100公里而毫不在乎。
其他廠牌也有相對應的類似布局的包包。比如說Mekko這款:

基本布局跟4AW是差不多的東西,大小重量都差不多。這種型態大到三機四鏡好幾閃的都有,算很成熟的產品。
不過,若要論超低調書包型背包,低調到根本就是書包的款,大概就非筆者今天要介紹的這款莫屬了。

它是Mekko CO-918。 比它大一點的型號是同系列的917,比它小一點的型號是919。
先來看看今天筆者想裝進去的東西有哪些好了。
一支Tokina 124,一支是Nikkor 70-210/4-5.6推拉鏡。

這台店家借用的骨董Nikon D100只是代用品,要裝進Mekko CO-918是S5 Pro這種D200機身的大小。

皮包也是外拍會隨身攜帶的重要物品。

筆者的包包是要在大型營建工地用的,相機拍現場,還要在現場對圖,因此要能裝一本書這麼厚的功能可不能少。

OK!所以全部的東西就是以下這些囉:

來看看Mekko CO-918的身材。它有個26公分高的身子

卻是僅有11公分寬的瘦子

跟鏡頭排排站比較一下厚度。恩....幾乎將將好的厚度呢!!

第二顆鏡頭晃過來:"我也要住進去"

D100也來了,還帶了個50/1.8

皮包兄也來了

阿....還有一本叫做禮物的書,會不會撐爆啊@@

首先打開Mekko CO-918的外袋,這裡可以放筆、簡單的幾張紙也可以,或是隨身的行程表。

掀開外袋折到後面,裡面有至少三層空間

書可以這樣放

也可以這樣放

把書完整放進去

可以很順利地拉上拉鍊

外層也可以夾筆,或是放一些吸油面紙、地圖等東西。

首先,把背帶從主袋取出

背帶的質感一整個根本就是高中的書包嘛XD

主袋清空了,開始來放鏡頭。首先是70-210中長鏡

放入貌

Tokina124也住進去

放入貌

兩鏡躺在包包裡的姿態

再來是....硬要住進去的D100+50/1.8

放入

挖勒居然完整住好好

真是太神奇了傑克,而且很明顯離袋口還有一段高度,拉鍊拉上後,還有一截高度(約4~5公分)

再把減壓背帶折收

開始關閉拉鍊層

works so well!

趕快來看看裝滿裝備的正面

側面

蓋上蓋子後,一點也不胖

蓋上蓋子後的正面。 阿哩..旁邊那隻是甚麼?? 喔原來皮包忘記放進去了

皮包可以住在最外層,不過呢,包包就難免鼓鼓的啦

先把書(資料)取出來看看

外層的魔鬼氈順利黏上囉,包包一點也不胖

趕快來看看取出資料並裝進皮包的側面會不會胖胖

恩....相當不錯唷! 有請美女先來個側背

斜背(需要把背帶稍微調長一點)

斜背時包包調整在屁屁的位置,走路就不會卡卡的

by the way..其實這個包包,是真的一個書包,只要把內層取出,帶著上課的書、資料都可以

取出的內層跟包包排排站

相機躺下去的樣子

鏡頭放置在兩側的樣子

如何?是不是很低調的一個包包呢^^
不過這個包包也不是沒有缺點。首先,書包型包包頂上設計拉鍊的款,相機在放入取出的時候要格外小心,雖然拉鍊都經過特殊設計來防刮了,不過取放還是難免會刮到硬的拉鍊。第二是這個包包很明顯沒有甚麼特別的防水設計,聽說在台中市賣到翻掉,不過我在新竹Nova翻了兩層,外加台北博愛街,連看都沒看過,很顯然不受北部DSLR用家青睞。
此外,今天按著一機三鏡一本書外加一個皮包這樣,滿載步行了差不多15分鐘去搭車,肩膀明顯感到不適,原因出在這個包包沒有設計減壓背帶,必須要另外購買魔鬼氈的減壓套才行。而且,背帶跟包包本身連接處的處理實在有點令人擔心如此一機三鏡一本書外加一個皮包的重量,它能不能長期承受,因為沒有看到連接處的車工加強等處理。因此,雖然它有外表看不出來的過人容納量,不過建議背著它出遊還是一機二鏡左右比較好,以免提前毀壞背帶。筆者自己是S5 Pro+18-55kit鏡在工地用而已,因此這個包包的乘載應該是剛剛好。
最後就是,北部各店幾乎沒有此包包的蹤跡,如果看了很喜歡它也未必能在店面找到,要的話都要下訂。還有,這個包包有淡灰跟草綠色兩種色,據說淡灰都賣光光了,通路上只剩下草綠色而已。假使看過本文喜歡上這個包包的朋友們,做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