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相關的文章如下
Part1-世界獅王爭霸前夜:初訪雲頂高原
Part2-世界獅王爭霸-初賽紀實X拍攝器材取捨
Part3-世界獅王爭霸-決賽 X 閉幕及頒獎
這次受NIKON尼康-台灣總代理-國祥之邀前往採訪即將代表台灣參加-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 (Genting World Lion Dance Championship )的三支台灣隊伍,在多次的訪談過程中,對這個運動藝術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很特別的運動吧…
一. 何謂高椿舞獅?
-
- 一般舞獅:
- 一般於平坦地面上進行。
- 著重於獅子的神態、步法、表情變化以及與觀眾的互動。雖然也有技巧展現。
- 相較於高椿舞獅,其危險性較低,更偏向傳統節慶,開工展演的熱鬧氛圍。
- 高椿舞獅:
- 你曾看過黃飛鴻的電影在梅花椿上跳來跳去的舞獅嗎?就是這個,現場觀賞時非常震撼。
- 舞者需在架設於高空、高低不一的高椿(現為金屬)上表演。這些高椿模擬著高山峻嶺,舞者在上面跳躍、飛撲、平衡甚至懸掛,展現獅子的矯健與威猛。
- 由於在高椿上表演,獅頭與獅尾的協調性要求更高,其動作更具特技性與競技性,對舞者的膽識、體能、默契和技術要求極高,觀賞性十足。
- 一般舞獅:

二. 台灣高椿舞的發展歷史
- 台灣的高椿舞獅源於中國南方,特別是廣東地區的「南獅」。隨著早期移民的遷徙,舞獅文化也一同傳入台灣,並在各地落地生根。最初,舞獅多半與廟會、節慶、酬神等民俗活動結合,是社區團結與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 隨著時代變遷,台灣的高椿舞獅逐漸發展出專業化與競技化的趨勢。許多武館和體育會投入高椿舞獅的訓練與推廣,不僅提升了技藝難度,也讓表演更具觀賞性與藝術性。台灣的舞獅隊伍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同時,也積極創新,融入更多元的動作與編排,使其在國際舞台上獨樹一幟。

三. 高椿舞獅團成員介紹
一個完整的高椿舞獅團,仰賴各個環節的緊密配合與各個不同成員組成:
1. 獅頭與獅尾:
-
-
-
- 整隻獅子的靈魂:獅頭他必須精準掌控獅頭的表情變化、眼神流轉,並引導獅子的動作方向。獅頭舞者不僅需要卓越的平衡感與爆發力,更要具備強大的表演張力,將獅子的喜、怒、哀、樂透過獅頭傳達出來。
- 通常身形相較於獅尾來的略小,腰間帶供獅尾舞者附掛,有時會由獅尾舉起或站立於其上。
- 負責舞動獅身與獅尾,與獅頭舞者緊密配合。獅尾舞者需要極佳的柔軟度與爆發力,並能準確配合獅頭的動作節奏,使整隻獅子看起來活靈活現。
- 獅尾通常由較為壯碩者擔任,獅尾很難觀看到完整的視線,與獅頭的協調性非常重要。
- 通常年紀小時擔任過獅頭,待成長至較為壯碩時轉任獅尾會是更好的人選,因為獅頭的經驗讓其擔任獅尾時能更容易上手。
- 養成訓練時間:一般來說少則三年。
-
-

2. 音樂(伴奏):
-
-
-
- 純現場樂器:國際比賽的現場沒有任何背景音樂,純由現場樂器伴奏。
- 入門者必學:初入團時,通常由樂器伴奏開始學習。
- 主要樂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組成。
- 舞獅的靈魂:鼓師它掌控了全場的節奏,甚至在舞獅失誤(或快過慢)時負責調整其回到正軌。
- 透過不同的節奏和音量,引導著獅子的情緒、動作快慢與起伏,營造出或莊嚴、或活潑、或緊張的氛圍,是舞獅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

3. 場景:
-
-
-
- 高椿:舞獅的場地需要搭建一系列高矮不一的木椿(金屬),這些木椿的高度、間距、材質都需要精確計算與設計,以確保舞者表演時的安全與流暢。
- 佈景:除了樁陣,有時也會搭配背景佈置,例如瀑布、山林或岩石等,強化表演的故事情節和視覺效果。
-
-

4. 劇情:
-
-
-
- 高椿舞獅的表演通常會融入故事情節,模仿獅子採青(吃菜)、尋寶、過山、涉水等情境。透過一系列的動作編排,展現獅子的各種姿態與情緒,如探險的謹慎、獲得寶物的喜悅、克服困難的勇敢等。
- 這些劇情讓觀眾不僅欣賞到高難度的技巧,更能沉浸在獅子的故事世界中。
-
-

四. 高椿舞獅的養成及訓練:高樁舞獅是一項結合了武術、體操、藝術和音樂表演的精湛技藝。其養成與訓練過程相當嚴謹,不僅需要舞者的體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默契與藝術表現力。
-
- 養成與訓練:
- 紮實的體能基礎:高樁舞獅對舞者的體能要求極高,因為他們需要在高低不一(70-250公分)的梅花樁上進行各種高難度動作。因此,訓練內容會涵蓋-下盤功夫/核心肌群訓練/肌耐力與爆發力/柔軟度與協調性/肺活量訓練(為了兩年一次的雲頂高原1800公尺,會特別進行肺活量訓練。
- 養成與訓練:

-
-
- 基本功與技巧訓練:高樁舞獅的技巧訓練是循序漸進的,通常會從地面基本功開始,再逐步進階到高樁動作,其舞法包含-基本舞法/南獅步法及地面特技。
- 高樁技巧: 在以上訓練完成後,最後就是在高樁上的高難度動作練習,例如:飛躍/長距離跳躍/掛踏,而為了劇情需要會有獅子-飲水/採青補捉獵物的動作。
- 溝通與感應: 舞者需要透過肢體、重心、甚至呼吸來感知對方的動作,即便在鑼鼓喧天中無法言語,也能保持同步。
- 角色扮演:不僅是完成動作,更要將自己想像成一隻真正的獅子,透過肢體動作、眼神(獅頭)、以及獅尾的配合,抽象地表現出獅子的各種情緒和神態。
- 訓練場地:以我親身前往採訪拍攝的培德來說,他們借用鶯歌國中的場地做為訓練使用,由於原場地平常要做為其它用途,僅能於借用日的下午四點後由學生幫忙開始架設場地,整個大約需花費一小時,練習完成後要將場地還原(約40分鐘)。
-



2. 文化層面:
-
-
- 鑼鼓樂的配合: 舞獅的每個動作都與鑼、鼓、鈸的節奏和聲音緊密結合,鑼鼓聲是獅子的表情,也是引導舞者動作的關鍵。舞者需要學會聽鼓點,並將其融入動作中。
- 故事性與情節: 許多舞獅套路都蘊含著故事(通常是中華文化相關歷史故事),舞者透過獅子的動作來「講故事」,展現獅子的性格與遭遇。。
-
4. 經費來源:在國中小學的社團僅收取社團費,其它經費從展演(開工/慶典/表演)等中獲得,出國比賽費用從平日展演的基金及團長自掏腰包(例如今年雲頂比賽所需經費至少30萬) 註: 為何經常看到平地舞獅,但幾乎沒有看過高椿舞獅的表演?因為高椿舞獅表演時所需的高椿載運(需大卡車)及架設因難(架設費時與場地平坦需求),以致於我們顯少有機會能觀賞這樣的表演。


五. 台灣三支高椿舞獅團介紹:
1.鶯歌國中培德體育會:
-
-
- 團長:陳勁甫先生
- 訓練場地:新北市鶯歌國中
- 這支隊伍以其嚴謹的訓練聞名,成員多為長期接受武術與體能訓練的選手。他們的訓練強調力量、平衡與默契,經常在高樁上模擬極端情境以提升膽識與技術穩定性。
- 培德體育會的表演風格融合傳統南獅的氣勢與現代競技的精準性,動作編排通常以高難度翻騰與跳躍為特色,展現「獅王」的霸氣。據悉,他們的教練團隊會針對每場國際賽事設計專屬的表演劇本,確保故事性與技術性兼具。
- 近期戰績:
- 中華盃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國中組:鶯歌國中(培德龍獅團)在南獅傳統套路組取得優異成績,多次名列前
- 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第13屆(2018年7月):榮獲 “亞軍”,採青主題為「踏雪尋竹」 。
- 全國聖母盃舞龍舞獅錦標賽:曾獲 傳統南獅項目冠軍 和 南獅高樁第四名(113 學年度)
- 2025龍潭水上高樁獅王爭霸賽:第三名
-




2. 桃園新藝群獅團:
-
-
- 團長:林佳緯
- 訓練場地:桃園龍潭
- 新毅群獅團以年輕化與創新為特色,隊員多為20-30歲的年輕人,充滿活力與創意。他們的訓練除了傳統武術基礎外,還會融入現代舞蹈元素與流行文化,讓表演更具時代感。例如,他們可能在表演中加入流行音樂節奏或現代化的道具設計,吸引年輕觀眾。他們的教練團也注重心理建設,幫助隊員在高壓的國際賽場上保持穩定發揮。
- 近期參與及展演資訊:
- 在2024年水上高樁獅王爭霸賽中:他們獲得了第三名的佳績。這個賽事是全國唯一的水上高樁獅王爭霸賽,在龍潭大池舉行,競爭激烈,能在此獲獎代表其高超的技藝水平。
- 2025 免稅店昇恆昌藝術季:在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舉辦的「逗陣・藝起藝術季」活動中,新毅群龍獅團應邀表演舞龍舞獅與三太子陣頭,演出吸引大量旅客駐足拍照留念,
-

3.台北市立大學獅團:
-
-
- 運動藝術學系(動藝系)
- 負責人:念裕祥副教授(系主任)
- 訓練場地:台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
- 這支隊伍的優勢在於隊員的學術背景與科學化訓練。他們的訓練計畫常結合運動科學,例如利用體能分析儀器來優化動作效率,或透過心理學訓練提升比賽專注力。
- 他們的表演風格偏向精緻化,動作編排注重細節與流暢性,經常在表演中融入文化元素(如台灣原住民圖騰或在地節慶故事),展現台灣文化的多樣性。
- 培德與新毅群的現任團長在就讀於台北市立大學期間有參加國際賽事並獲獎,是國內舞獅學術界的搖籃。
- 參賽及獲獎
- 2016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中華台北龍獅運動總會 A 隊,其中有台北市立大學成員參與,獲得季軍 。
- 傳統南獅全國競賽方面,多次奪得大專組及全國賽第一名,並在「中華盃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國術錦標賽」、「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等賽事中拿下南獅組冠軍。
-

六. Coming Soom: 2025馬來西亞雲頂高原的獅王爭霸比賽
-
- 2年舉辨一次,目前為第15 屆(疫情期間停辨一次)
- 對高椿舞獅比賽來說,這是國際賽中最高殿堂的奧運等級比賽。
- 高椿陣型變換: 每四屆變換一次(8年)
- 台灣參賽選拔時間及結果:今年三月時,中華台北龍獅總會有進行雲頂高原選拔賽,除"培德"為雲頂官方指定參賽隊,此選拔賽前兩名為"台北市立大學"與"桃園新毅群"獅團,這三隊將會參加七月底於馬來西亞雲頂高原舉辨的2025年獅王爭霸賽。
- 比賽日期:
- 預賽7/25-7/26 上午9點(每天20隊)
- 決賽:7/27 中午12點開始(10隊)
- 參賽國家及隊伍:
- 預計將有來自全球(中國、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 、加拿大、美國 、澳洲 、英國、瑞士),約 40支頂尖舞獅隊伍
「」每一個團員都是舞獅這項藝術的共同創造者,他們將各自的光芒匯聚,才成就了一隻完整、生動的獅子。孩子們和老師們心中的那份光,最終在國際舞台上得到驗證和釋放。Nikon不僅僅是記錄下這份集體創造的工具,它更是夢想的見證者和光芒的捕捉者,將他們為夢想而戰的勇氣與榮耀,永遠定格。

八. 關於照片拍攝:
所有照片都使用NIKONZ8或Z6III拍攝,許多照片是夜晚舞獅隊練習時側拍的,為了不影響其練習,不僅是禁用閃燈,甚至是用靜音模式拍攝,靜音快門是全電子式快門(前後簾皆電子快門,這相當考驗CMOS的讀出速度,尤其會展現在在高速移動的物體上的拍攝(果凍效應),好在Z6III的partial stack CMOS能提供16ms的讀取速度(一般IMX410 CMOS的讀出速度為50ms)能勝任, 而Z8(4ms)自然不在話下,只要是夜晚照片,幾乎都是ISO6400拍攝的(配上1/500-1/800S快門),自動白平衡(還滿準的,大多數色溫都正確),開啟機內的人像膚色設定(RAW 拍攝),高ISO照片有經LR 50%降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