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hoxen wrote:未來服務於最尖端科研單位、在最惡劣與未知環境下使用的機身,重視的仍是人機介面、實體按鍵,而且還是方塊機,過去Z9推出階段不斷唱衰、講方塊機落伍只有老司機才用的論者何以自處 身為Nikon粉絲要有忍受批評的雅量,單就晶片來自SONY,就可以把NIkon貶得很低很低。Nikon做什麼都不對,Z9只是發表而已,竟然可以直接論斷其120fps只是第一張準焦(?),真不知道是如何由照片判斷的,863PF只是"記錄"等級?拍照就是選自己喜歡的系統去拍,不喜歡就換而已。時代在進步,攝影越來越接近天花板,拍照技術跟不上,AI卻已在幫拍照者克服技術上難度,同一塊晶片應用的巧思各自不同,單看自己的研發團隊能推出什麼菜,鎖定什麼消費族群。據說Z9因應奧運的運動版,可能稱為Z9H吧(?),因為可能也是用上SONY A9III相同晶片,所以有可能也能全域快門,及1/80000高速快門。若依之前某些看法,直接建議買A9III就好了。但Nikon就是有100-400mm,180-600mm,445 S,428 TC,663PF,640TC,863PF,甚至可能奧運前推出1000mmPF。以長焦族群而言,Nikon反而是最齊全的,反而更適合運動及生態攝影。相機廠不管其基礎元件來自何方,他們自有其銷售策略與市場的觀察,然後有其研發的思維與方向。相機廠都是要迎合我們的需求,我們只要享受即可。
carl3104 wrote:要上太空的鏡頭用塑膠...(恕刪) 都要上太空了,要換個金屬接環有很難嗎???nikon在上太空的機器是這樣的,會對太空中的使用狀態進行機器調整..例如以前機械快門的大D,快門組潤滑油會換成太空中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