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來自Nikon Rumors訊息:RED訴Nikon專利訴訟被駁回。Nikon Z8衝吧!

2023-04-28 6:43 發佈
太好啦
從最近的大動作看來, 說不定背後的故事真的是這樣呢.
RED這種爛公司,隨便聲請專利

然後就在亂告人獲取利益

就好比世界上第一位發明籃球鞋的人申請某項專利

以後製鞋者與使用者
只要你穿鞋在路上走,就要付錢這樣垃圾專利

專利法本來用意是保護發明者,現代人太聰明鑽漏洞,反而失去當初的意義。
hcpine76 wrote:
來自Nikon Rumors訊息:RED 訴尼康專利訴訟被駁回


這次是joint motion, 正確來說是雙方同意撤回訴訟並各自承擔費用, 不是單方RED被駁回
看起來RED應該跟Nikon達成共識, 是否為和解授權或者是認定訴訟利益太小等等所以停戰
Z8晚推出跟此案應無關, 例如Z9是搭載N-raw的唯一機種, 在訴訟期間也未停售或下架韌體

個人感覺Z8推出時間主要應該是跟感光元件和機體規格有關
感光元件的話, Nikon 首次在Z9採用堆疊式感光元件, 很多潛力待挖
可以看到即便推出1年之後, 去年底推出的韌體3.0都還是有大幅度的改進
所以挖掘完潛力後而且性能穩定後, 才把這塊CMOS套用在Z8 = mini Z9身上

機體的話Z8大小和D850相近, 在沒有主動散熱下卻要和Z9一樣能錄製8K60P
從Z9韌體2.0開始才支援60P來看就知道這點不容易, 連旗艦機種都沒辦法一次到位
加上這次Z8也採用部分碳纖設計來輕量化, 勢必內部機體散熱機構要重新調整
加上前面的CMOS潛力挖掘後才能對機體散熱能力定調, 半年完成設計推出, 已經很快了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Z8也採用部分碳纖設計

Z8有採用部分碳纖設計嗎?
天空一片雲 wrote:
RED這種爛公司,隨便聲請專利


老實說, 專利戰爭本就是商業常態, 阻礙進步是一回事, 保護發明人(或者提出者)是另一回事
連蘋果, SONY或者DJI這種世界級的公司都打不贏RED的專利戰, 可想見其立足點穩若泰山
蘋果還甚至打算申請讓RED專利無效化但一樣失敗, 因為從技術層面來看實在無從反駁

但法律訴訟有趣的是論點和證據不同, 結果可能就會翻盤
這次Nikon採取的論點和前面幾家不同, 不從技術層面去對打, 而是從時序去對打

Nikon宣稱的方式是RED早在專利申請前就展示他們的設備有壓縮內錄RAW的能力
該技術在推出當時並無人申請專利, 基於該專利是在技術展示後推出, 基本上屬於無效
RED再辯稱:這個專利是基於更早先的專利的延伸
Nikon再回擊: 先前專利就沒有提到這部分
.....

最後就是今天看到的雙方同意取消訴訟案, 但爭議內容應該會持續保密吧
^^A 請多多指教~
vul3j9

應該是Nikon退一步,讓RED持續保有專利壁壘,不然鬧下去RED這專利就會無效,以長遠來看對雙方都不好

2024-01-30 22:42
Eggsman wrote:
Z8有採用部分碳纖設計嗎?


傳聞是部分採用, 如同D780一樣, 但這也可能只是mock up 的設計, 沒法確定
如果要使用8K60P的話, 個人覺得機體要具備一定的吸熱能力, 全鋁鎂合金相對可能好一點
但也可能要考慮熱對手碰觸位置的溫度衝擊, 所以或許這些地方採用別的材料也不一定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壓縮內錄RAW


我是沒了解很多,但是光內錄RAW可以申請專利通過就...........,審核的人我覺得有問題
這個只能說是方式,不能說是發明,除非還牽涉到其他技術
MUS wrote:
傳聞是部分採用, 如同D780一樣, 但這也可能只是mock up 的設計, 沒法確定
如果要使用8K60P的話, 個人覺得機體要具備一定的吸熱能力, 全鋁鎂合金相對可能好一點
但也可能要考慮熱對手碰觸位置的溫度衝擊, 所以或許這些地方採用別的材料也不一定
散熱是大問題,不然Z9也不需要那麼大的體積。職業攝影的朋友說,Z9方塊機的缺點在於難以裝上一般的穩定器,而少了把手的Z8,相對就比Z9有些優勢。

或許是散熱問題的難以解決,才是Z8晚發表的主要原因。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