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章中所呈現的無人機,可以清楚了解其操作過程之簡單。程式化後,無人機可以在灑完肥料或農藥後,自動返回。然後再完成補料後,繼續執行任務。
無人機除了可以減少人力的付出,這在務農人口持續減少下,仍可維持正常的農業活動。
而最重要的是能減少農業的職業傷害,特別是農藥。
在農村常能聽到某農夫因噴灑農藥不慎,長期吸入下早往生的故事。
若使用無人機則可以減少甚至可完全隔絕誤吸入農藥的情形,因為操作者可以坐在控制的環境內下指令給無人機,如緊閉窗戶的車子內。
這是農用型無人機,由其外部管線配置,清楚了解該款農用無人機主管施肥與噴灑農藥。

3月16日參觀2023臺灣國際蘭展後

沒想到在蘭展附近農地第一次看到農用型無人機
順帶提2018年上市的Z6使用的Exceed 6影像處理引擎在追焦上常迷焦,無法確實鎖定。

真是難得的經驗,看到農用無人機實際操作情形。



農用無人機可以事先導入指令,其餘它就可以自動完成所需要執行的工作。



工作完畢直接返回基地台




真是輕鬆如意

無人機及其它無人機械正在改變農業的樣貌


這將會是未來農村常見的景象

分享文章開頭2023臺灣國際蘭展得大獎的蘭花
















以上所拍都是以Z 70-200mm F2.8所拍

真是非常棒的鏡頭,以此紀錄今年的春耕。










和專業秧苗區






















當然了這支鏡頭拍人像最棒了



藉此分享小琉球









記錄南州運動公園的花旗木及吉貝木棉











70-200mm F2.8充當微距則顯得比較勉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