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自己上網去找,發現這篇好文章:view camera movement, why tilt and shift而且是以 N 家目前廣角當家PC鏡示範,與大家分享。
簡而言之,小弟的邏輯如下:
1.風景照通常希望由前景至背景全部清楚(全在景深範圍內)(當然有例外)
2.目前大家都使用小光圈上腳架拍,以求得上述景深。
3.在這種狀況常見1sec~2sec的快門時間(請參考風景寫真)
4.就算拍照者有變形金剛的體格加巴黎鐵塔級的腳架,有時還是會糊掉,原因是風會讓植物葉片搖動。
5.有沒有可能大光圈,高速快門,但是全景深(或幾近全景深)?這樣風的問題會小很多。
答案是:
使用鏡頭 tilt 功能使感光平面與被拍物(通常可以地平面為準)角度趨近平行,可以大幅增加景深。
在有蛇腹的時代,這種功能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現在要靠特殊鏡頭。有了這個鏡頭加上 D3,拍風景免帶腳架啦!(拍流水例外)
以下圖片引用自上述連結(link from Kanrockwell.com, thanks!)
第一張圖片的風景是正常 (non tilt)狀況,最近端與最遠端的花朵模糊。據作者說,最前面的花離鏡頭不過幾吋。本鏡的最近對焦距離從鏡頭照片來看應該只有25cm。

第二張圖片是模糊的花朵百分之百裁切。裁切的花朵在右下角(位置是我自己猜的)

第三張圖片的風景是已經有 tilt 狀況。最近端與最遠端的花朵清楚。這就是小弟想求的圖。

第四張圖片是清楚的花朵百分之百裁切。裁切的花朵在右下角(位置是我自己猜的)

對照組是風景寫真竹內敏信的這張春之花風景-1

雖然流口水,可是錢已經拿去買D3了,






延伸閱讀
冷門鏡頭PC-E Nikkor 24mm f/3.5D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