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Nikon Z8謠傳規格:6千萬畫素且可以合成為2億4千萬畫素,6K影像。

最近有非常多相當於單反D850地位的無反Nikon Z8訊息
Nikon Z8謠傳規格:6千萬畫素且可以合成為2億4千萬畫素,6K影像。

可惜的是Nikon版上沒人討論
Nikon Z8謠傳規格:6千萬畫素且可以合成為2億4千萬畫素,6K影像。

或許是因為據說Nikon商品現在非常難買到且忽然就漲了,所以討論也沒有什麼用。
Nikon Z8謠傳規格:6千萬畫素且可以合成為2億4千萬畫素,6K影像。

Nikon Z8幾乎是確定今年會推出,主要的產品特點為6000萬畫素,6K影像,及可以利用合成技術達到2億4千萬畫素。

這是中文版的Nikon Z8預測的介紹


粵語版,請注意影片開始的前9秒是定格且沒有聲音,不要誤會是斷訊,或影片卡頓。


英文版


爆炸頭版


據說今年4月Nikon註冊了2個相機,代號為N2120及N2121。

幾乎確定其中一個是Nikon Z8,希望另一個是許多人期待相當於單反D500的Z系列APSC。

但因為據說另一款新相機是Z4,所以肯定會讓不少期待Z系列推出APSC旗艦機的Nikon粉只好繼續期待了。
2022-05-25 19:42 發佈
如此規格說明Nikon Z8的務實面:

1、6千萬畫素與對手相當。

2、合成技術讓畫素達到2億四千萬,或許不需要上中片福。

3、6K較符合這幾年需求,而不是8K,若真要8K,Z9的8K60P已足夠因應。8K60P沒有想像中簡單,記憶卡的讀寫讀出速度須達到一定要求,目前只有幾種卡才有能力應付如此高流量的傳輸。

最重要的是Nikon Z8不是方塊機,沒有如Z9的電池手把,比較輕便。
由拍攝影片規格上的比較:

Z9:4570萬畫素,8K。
Z8:6000萬畫素,6K。

可以大致了解Nikon當初選擇方塊機為Z9的可能原因之一,就是散熱。

因為Canon的R5C是以加了風扇改善散熱問題。

Nikon在以“視頻和靜態圖像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為將來產品開發的核心觀念下,所推出的Z9有必要在視頻和靜態圖像取得最大的平衡。

Nikon Z9其實最被看重的地方在於其視頻的表現,加上夠出色的靜態圖像(或許追焦仍比不上A1,但已夠得上達到一個高度。),兩者結合,目前市面上確實沒有如此全面的相機。

Z9需要在視頻上表現出色,必要解決的難題就是散熱,個人認為或許這是為什麼Z9的外型選擇是方塊機。因為若就市場需求與經濟性而言,沒有電池手把的Z9應該會更賣座,因為若需要電池手把,額外加裝就好了。但方塊機的Z9,卻是無法為了輕便,暫時不要電池手把。

因此整個看起來,Z9選擇方塊機造型,主要考量可能就是散熱。

而Z8據說是D850的無反接班者,當然不可能選擇方塊機造型。成本考量、市場主要需求、8K實際的市場接受度(主要是播放設備的價格和普及問題),與Z9的區隔等。可能是這些的考量,Z8選擇做到6K,且如此散熱的要求也不會那麼高。

補充:新發表Davinci Resolve18版

Davinci Resolve18版剪輯Nikon Z9的8K影像
6000萬像素就是不走速度機方向了
低像素堆疊也比高像素值錢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flody wrote:
6000萬像素就是不走速度機方向了
低像素堆疊也比高像素值錢
從2019年,應該說是2018年下半年開始,當市場一直傳出Nikon旗艦機消息時,Z8這名稱一直常出現,甚至認為Nikon的旗艦機有可能就是Z8。

很多傳言不是空穴來風,可能有些是不經意,或某些不小心,或某些專利申請引起的猜想,現在看來當年謠傳Z8可能是6千萬畫素,還真有其事。

至於原本預測旗艦機的Z9,變成Z8,最後出線的旗艦機是Z9,大概可以試著回想推估,有可能是Nikon確實沒有準備好。感光晶片的來源,韌體的演算法等這些問題,可能是C家推出R5,S家推出A1後,市場明顯2強居大,老三變成似乎可以略過不討論的尷尬局面時,Nikon仍默不作聲,任由媒體謾罵,甚至據說是日本媒體界看Nikon如此不長進,刻意發文激將他們,要他們不如考慮退出相機界好了。

但有趣與值得細論的是,當批評、謾罵鋪天蓋地而來,把Nikon當成市場笑話對象的時候,忽然跑出來Z fc,還有50mm及105mm的MC鏡頭。以實際行動告知,Nikon還是默默在努力。

現在看起來先推出Z9真是策略上的成功,把照相專業+攝影專業(C家和S家兩領域是分工的)集於一身,研發的Know-How在下放後,將來各個新機型的推出都是精品。

高畫素容易受微震影響,這也是多年來Nikon和Canon的旗艦機都是2千萬畫素,SONY總算進入生態攝影領域,準備帶200-600mm及640出場的旗艦機就是2千萬畫素的A9。

說說A9的好,A9讓生態攝影提高到一個更容易操作與精準的境界,以此當基準後的生態攝影更容易走入人群,因為更好拍了。對喜歡生態攝影者來說,非常高興有A9這樣強大功能相機的推出。

隨著防抖科技及AI人工智慧的校正,現在旗艦已直上4千萬畫素了,A1甚至已到了5050萬畫素。

更高畫素有更高畫素的需求,主要是在商攝及風光攝影領域,許多拍攝都是較好控制的場景,如棚拍,或加腳架後較長時間的曝光。

Z8走6千萬超高畫素,既然是瞄準商攝及風光攝影,就不必要如Z9般像機關槍般的掃攝,且可以更加區隔Z9。

若Z8的追焦還行,肯定有不少生態攝影者會選擇Z8,而不一定是Z9。畢竟Z8較輕便,超高畫素更耐裁切。

具備Z9性能的APSC肯定會推出,生態攝影的領域需要一款APSC的加入,以應對對手的競爭,並加寬產品線的布局。
hcpine76 wrote:
具備Z9性能的APSC肯定會推出,生態攝影的領域需要一款APSC的加入,以應對對手的競爭,並加寬產品線的布局。
不過,因為據傳另一機型是Z4,定價在1000~1700美元之間,應該是比Z5更輕巧的入門全幅機。

如此Nikon今年無反相機可能推出的兩款新機型都是全幅機,對許多期待如D500性能的無反APSC推出的尼康粉來說難免有些失望。

Nikon目前似乎較傾向利潤的性價比,全幅鏡頭的推出非常積極,適用Z50及Z fc的DX鏡頭相對少非常多,好像只是應付一下,DX18-140mm的推出竟然延遲了這麼久。
視頻中提到Z8的6千萬畫素以"搖搖樂"方式提高到2億4千萬畫素,畫素整個提高4倍。

猜想所謂的"搖搖樂",可能是利用無反可以把布滿整個感光晶片的對焦點,利用錯移方式,連拍4張,然後以內建軟體把4張合併成一張,以如此方式擴張畫素。

或許像這樣,如此原有畫素剛好提高4倍。
....● ●
.
....● ●
....● ●
.
....● ●
....● ●
.
....● ●

若是如此,擴增成2億4千萬畫素是有限定拍攝條件的,或許不能使用來拍攝移動中物體。
hcpine76 wrote:
幾乎確定其中一個是Nikon Z8,希望另一個是許多人期待相當於單反D500的Z系列APSC。

但因為據說另一款新相機是Z4,所以肯定會讓不少期待Z系列推出APSC旗艦機的Nikon粉只好繼續期待了。
換個角度想,若Z8的對焦及追焦能力有達到一個要求,把Z8的全幅FX格式更改為DX格式,如此變樣成APSC(當然了,僅是類似APSC,不是專業APSC。),且因為Z8是6千萬畫素,如此內部的裁切成APSC格式後的畫素仍很高。

不過,畢竟Z8是高階全幅機,售價不低,以此方式變成APSC,並不是許多Nikon粉希望的權宜之計。

還是期待Nikon推出APSC的旗艦機種,或在對焦及追焦上的APSC強悍機種。
flody wrote:
低像素堆疊也比高像素值錢
如此方式可解決小晶片(比較全畫幅與中畫幅的大小,全畫幅就算小晶片了。)在密集堆滿感光元件(全畫幅塞進2億4千萬畫素)的互相干擾產生的雜訊問題。

若成像良好媲美中畫幅,這將帶來非常可觀的直接利益,除了不必要另推出中畫幅相機外,現有的鏡頭都可以使用,只要把研發重心放在解析度更好的全畫幅鏡頭即可。
如果真的推出Z8我會買,因為我很需要一台Z9的備機,當然APSC旗艦也行,就看誰先推出了。
我猜測推出APSC旗艦跟輕便小巧入門全畫幅的可能性較高,畢竟C家的R7、R10已經亮相了,Nikon也該有些動作,且Z6跟Z7也該出三代了,Z8跟Z7兩者的定位也有點尷尬,不如直接推出Z6跟Z7三代就好了。
但如果真的出了Z8,我對於6000萬畫素CMOS的追焦性能以及高感能力,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應該跟A7R4一樣比較適合靜態風光題材吧,若是如此,我的購買意願會比較偏向購買APSC旗艦,而不是Z8。

無論如何,Nikon的產能目前是個很大的問題⋯⋯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