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農曆三月中,大致在國曆的4月19到21日之間,正當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唯一將物候、時令與稼穡農事緊密對應的一個節氣。
因為適時的雨水對於農作物而言相當重要,所謂「雨生百穀」,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已結束,極利於農作物中穀類作物的生長。有意思的是,此時中國江南地區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恰好此時的雨水也較多,每年的第一場大雨一般就出現於此時,對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的苗期生長有利。
至於這個名稱的由來,基本上都是歸因於中國的古書《淮南子》,《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民間對此的解釋是倉頡造字不要上天的獎勵,只求老天讓人民五穀豐登,故天雨穀粒,給人間下了一場穀子雨。這一天就叫作穀雨節。
穀雨有個俗諺:雷打穀雨前,無水種大田;雷打穀雨後,高山種水稻。前表示天旱有旱災,後表示雨多成澇。穀雨穀雨,就要有雨,舊時人依穀雨前後有雷無雷,有雨無雨,在月頭月中月尾等而預測預知天氣。
昨天(4月22日)晚上高屏山區開始密集打雷。

如此應該算是穀雨後打雷,今年雨水多,得小心水災。





從清晨4:41記錄到5:19
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