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902 wrote:完全出乎意料,坦白說,非常難以接受。
鏡尾接環是塑膠?
hcpine76 wrote:
輕量化來自於塑膠接環,但以差不多18張小朋友的價格來說,實在應該使用金屬接環才是。
對於一支非S-line而且是輕量化的鏡頭來說, 金屬接環並不是必要.
另外放上一些官網spec, 其實您也可以看看競品SEL18135或者EFM18150等等, 就可以知道這顆鏡頭其實是很超值的
其他廠鏡頭參數也是取自官網
315g (S:325g; C:300g)
鏡片組:13 組 17 片 ( 2 ED+2 非球面) (S:2 ED/ 1非球面; C:1UD+1GMo+1PMo非球面)
5級防手震 (S:OSS沒標示級數; C:4級)
廣角端0.2m/望遠端0.4m 最短對焦距離(S:0.45m; C:0.25m, 這兩家都只標示單一端數字)
望遠端具備0.33 倍最大放大率 (S:029倍; C:0.31倍)
防塵防滴設計(S:沒提到; C:不支援)
STM+電磁光圈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謝謝MUS大大提供的資訊,確實是該鏡頭的定位,屬輕量化及非S-line,Nikon在產品的定位劃分非常清楚。
對於一支非S-line而且是輕量化的鏡頭來說, 金屬接環並不是必要.
另外放上一些官網spec, 其實您也可以看看競品SEL18135或者EFM18150等等, 就可以知道這顆鏡頭其實是很超值的
其他廠鏡頭參數也是取自官網
315g (S:325g; C:300g)
鏡片組:13 組 17 片 ( 2 ED+2 非球面) (S:2 ED/ 1非球面; C:1UD+1GMo+1PMo非球面)
5級防手震 (S:OSS沒標示級數; C:4級)
廣角端0.2m/望遠端0.4m 最短對焦距離(S:0.45m; C:0.25m, 這兩家都只標示單一端數字)
望遠端具備0.33 倍最大放大率 (S:029倍; C:0.31倍)
防塵防滴設計(S:沒提到; C:不支援)
STM+電磁光圈
個人認為不錯的視頻
該鏡頭在焦外虛化效果相對較弱,建議可以帶一顆35mm F1.8,或50mm F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