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的規劃和營銷總經理Fumiyuki Wakao在提到當時發展中的Z9時說明,他們在為Z9尋找一種真正的混合方法。
因為:
“視頻和靜態圖像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
Nikon考慮自行設計晶片<<<Nikon 已成功開發層疊式 CMOS 感光元件>>>,當時發布訊息時似乎並沒有獲得相機愛好者很大的關注,畢竟是1吋晶片。
但Nikon官網顯示的資訊:Nikon 總部於日前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發表全新研發技術:1784 萬有效畫素之 1 吋 CMOS 感光元件,將實現 1000 fps、110 dB HDR、4K 高解析度影像拍攝。
這似乎可以看出Nikon晶片不再找SONY,應該不只是許多想像的SONY暗藏好貨,真正原因應該是Nikon的晶片設計工程師想整合影像與照相。
2021年3月11日攝影傳媒-專題雜誌報導"Nikon Z9 開發進行中 堆疊式感光元件+次世代圖像處理器"。
7天前,Nikon發表了Z9的8K 30P的80分鐘錄影,顯示了該整合式晶片的驚人表現。
Z9的散熱能這麼強,及長時間大容量資訊的處理,可能在發展Z9前晶片的考慮上,SONY沒有辦法提供這樣的晶片,或不想提供給Nikon,或Nikon不想把太多機密洩漏給對手。
視頻在現在的網路分享平台上越來越重要,因為視頻非常吸引眼球。(注意它都留一朵花不吸)
照片只能單張取樣

難得見到的透翅天蛾交配,以照片拍下來,無法清楚過程不到一秒鐘。



錄影可以清楚拍下過程,如2隻黑翅鳶的爪抓爪嘻戲。
但視頻單張單張的畫質表現差距照片是非常大的

需要特寫好畫質,還是得耐著性子一張一張(連拍亦是)拍。


當影像提高到8K之後,影像與照片間畫質差異會更縮小,這在生態攝影上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在生態攝影上常是拍了一些照片後,再以錄影拍攝動態畫面。若主體停留夠久,照片與錄影皆能取得需要的畫面。但許多情況下常只能擇一,除非是有攝影團隊,大家各司其職。
以前大家都是習慣先拍照片,但視頻當道的今天,或許有部分人會選擇先拍影片。
此時若主體忽然離開了,8K所截取單張影像,或邊錄邊按快門時的單張取樣,就可解沒單純拍到照片的遺憾,但若是先拍照後才錄影,遇此情況,只能把連拍照片串成影片了,在效果上差影片很多。
目前已落至第三甚至更後面的Nikon,在面對前兩大強Canon和SONY時,能兼顧視頻與靜態圖像的晶片研發,可能才是相對在許多方面落後或甚至沒有(如錄影機)的現實情況下,他們所希望達到能與之競爭的機會。
以後在生態攝影上,只要記憶卡容量夠,電池充飽電,就放心讓它錄影到底吧!
對消費者而言,工具越來越好用,就是個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