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Hongda〕LAOWA老蛙 65mm f/2.8 2x macro Z6 二部曲 - 人像攝影



HongdaTW PHOTOGRAPHY

那天路過公園,聽到一對夫妻的老婆在抱怨,他說老公都用拍螞蟻的來拍我,差點嚇的我摔下手中的65mm f2.8微距鏡頭。

在以前底片時代攝影師在拍攝人像追求的是柔化效果,數位時代之後攝影師開始追求著照片的銳利度,在照片銳利度上那顆鏡頭可以比得過微距鏡?

今天我們就來用微距鏡頭拍人像,看會不會被妹子罵死?

如果有興趣看這顆鏡頭拍首部曲生態介紹,可以點選以下連結唷!

〔Hongda〕LAOWA老蛙 65mm f/2.8 2x macro A7R3 首部曲 - 生態攝影

以下設備使用 Nikon Z6 + FE to Z轉接環 + LAOWA 65mm f/2.8 2x macro 開啟APSC模式,2000像素有所剪裁。

接下來我們用四場不同組題的 人像拍攝主題:東區漫步、富錦青春、櫻花活力、古典漢服

PS:以下圖超多,請小心服用,照片皆有使用LR+PS後製處理。

1.東區漫步
我們帶了一位金髮妹子散步在東區街頭,遇見了盛開的九重格,我很喜歡九重格的花朵,非常有層次感,再配合綠葉的深色,可以很有效的凸顯人像照片的層次。









因為等效FF 100mm的長焦的關係,透過前後景的搭配,可以很輕鬆拍出壓縮的層次感,而陽光就是最美的提味品。




透過金髮碧眼的MD,搭配白背景,與前後景的綠色去堆疊畫面,可以讓人一目瞭然。









讓小姊姊拿起 X100F 再配合背景白底文字,滿滿的文青感就出現了。






這時候,我們再換個方向,讓髮絲出現耀眼的逆光感。






















2.富錦青春

拍攝當天也是陽光普照的一天,冬日的陽光,總是暖洋洋的讓人感覺到舒服。
透過竹林的前後景及光影,讓照片的畫面層次多樣化。




一個看來無光的樹蔭下,透過周邊環境的折射,可以有效的當作反光板使用。



行人步道旁的紅葉,暗紅與深紅的交叉,可以讓背景更有畫面。





老蛙系列的鏡頭,每一顆耀光,都很有特色,我喜歡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享受這種耀光感。
這時候,我刻意使用FF模式,留下成像圈,讓耀光灑滿整個成像圈,這種感覺讓我很喜歡。









既然是等效100mm長焦了,拿來拍攝壓縮感,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移除掉成像圈之後,人像逆光就呈現出不一樣感受。







3.櫻花活力

把握住今年櫻花的尾聲,留下最後的陽光,拍下了這組青春活力的櫻花照。








既然背景是圈圈,那我們就保留住周邊的成像圈,讓黑圈也變成一種搭配。





·






4.古典漢服

很幸運四次地拍攝,每次都是陽光普照的日子,可以很輕鬆地拍出好照片。
這次我們挑選在林安泰古厝拍攝漢服,這是北部有名的古厝之一。





長焦鏡頭下,很輕鬆可以透過前後景的穿透,讓畫面更有層次感。





這時候的我請MD拿高扇子,也是當作一種反光板使用,可以很輕鬆對臉部補光。







光線越強,會讓照片光比越大,這時候我選擇讓人臉保持在正常亮度下作為前提,讓透光呈現最好的畫面。



接下來我請MD站入樹林中,讓光線透過樹林灑下來,讓畫面樹林的明與暗層次出現,可以出現MD白皮膚。






















這次用了四種不同系列的人像照片,來呈現 老蛙這顆微距的表現,就算是Z6 開啟了 APSC模式拍攝,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也是拍出讓我很滿意的照片,要說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這顆能做到光圈1.8的話,幾乎就是人像生態通吃的鏡頭了,但我相信這樣子鏡頭只會變得更大顆了Orz…

這次分別使用生態攝影、人像攝影作兩篇文章讓大家作為參考唷!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給我唷。

Youtube
FB
IG
2020-05-21 13:44 發佈
濃郁色調、過度自然、散景又很柔美....
然後麻豆都好正~~~
佳作...五分奉上!!
波蘭小姐姐拍得真好,有文藝復興油畫的質感跟色調,沒想到小小的微距鏡也能拍出這樣的人像作品,真是一支可以投資的好鏡頭
支持HONDA 老師,文章、照片都很棒,獲利良多。
wolfted.blogspot.tw
大大每次的照片都好有質感,又有逆光照,麻豆又正!
滿分奉上!真的是太讚啦。
原來切apsc可以這樣拍,學到了
東區漫步! 富錦青春! 櫻花活力!古典漢服!
都太好看了 ~原來這支微距能這樣拍人像
我這個人很簡單,只要有Honda老師就是一定要來按讚!

可以許願嗎??
想看老蛙的15 F2
ztn wrote:
在以前底片時代攝影師在拍攝人像追求的是柔化效果,數位時代之後攝影師開始追求著照片的銳利度,在照片銳利度上那顆鏡頭可以比得過微距鏡?
好像畫作,讚!

"在以前底片時代攝影師在拍攝人像追求的是柔化效果,數位時代之後攝影師開始追求著照片的銳利度,在照片銳利度上那顆鏡頭可以比得過微距鏡?"

確實是這樣,以前還有準焦後,輕點一下對焦環,稍微失焦,以求得柔化的小技巧。

時代真是不同了,數位影像進展快速。
好讚! 很有趣的鏡頭 很詳細的評測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